安徽工程大学(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缩写为“AHPU”),简称安工程,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由安徽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始于1935年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1955年,更名芜湖电力学校;1972年,更名为芜湖机械学校;1978年,升格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安徽机电学院;2001年,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2014年,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首批理事单位;2015年,获批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2年,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截至2025年3月,安徽工程大学分两个校区办学,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75.7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9.34亿元;设有19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00余人,在校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600余人。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
学院 | 本科专业 |
---|---|
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交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 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 |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
安徽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 |
安徽工程大学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动画、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工艺美术 |
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数理与金融学院 | 统计学、金融工程、区块链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 电子商务及法律、行政管理、法学 |
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 | 表演(体育表演) |
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 |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安徽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安徽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机械工程、化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建设计划。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学科为ESI全球前1%学科。
硕士点名称 | 级别 | 备注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数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化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系统科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机械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电气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软件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生物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美术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设计学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产业经济学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应用力学与工程结构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金融工程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创意产业与社会管理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中外设计文化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应用力学与工程结构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学术学位 |
人工智能 | 交叉学科 | 学术学位 |
智能制造工程 | 交叉学科 | 学术学位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交叉学科 | 学术学位 |
金融 | - | 专业学位 |
社会工作 | - | 专业学位 |
体育 | - | 专业学位 |
翻译 | - | 专业学位 |
电子信息 | - | 专业学位 |
机械 | - | 专业学位 |
材料与化工 | - | 专业学位 |
生物与医药 | - | 专业学位 |
公共管理 | - | 专业学位 |
艺术 | - | 专业学位 |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
立项学科 | 学科所在学院 | 立项类别 |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 优势学科 | 优势学科 |
机械工程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
生物工程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纺织服装学院 | 特色学科 | |
系统科学 | 数理与金融学院 | ||
化学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设计学 | 设计学院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原学科 |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
数学 | 数理与金融学院 | ||
艺术学 | 设计学院 | ||
应用经济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 培育学科 | |
公共管理 | 人文学院 | ||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学院 | ||
体育学 | 体育学院 | ||
土木工程 | 建筑工程学院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人工智能学院 |
截止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600余人。学校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13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367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
类别 | 姓名 |
---|---|
中科院院士(外聘) | 邹志刚、严加安等 |
工程院院士(外聘) | 李培根、王焕庭等 |
安徽省教坛新秀 | 李茜、瞿成明、储长流、董金权、桂云苗、朱琦 、魏利胜、王凤莲、刘峰、张云丰 |
安徽省教学名师 | 周鸣争、干洪、费为银、陈跃东、刘军、唐铃凤、杨会成、汪张林、周晓宏 |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国家级、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6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6个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100余门次;获批国家级、省级卓越及拔尖人才培养相关项目41项,国家级、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8项;现有国家级、省级、校级产业学院18个,其中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为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汽车现代产业学院为全省首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艺术设计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自动化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安徽省特色专业 | 纺织工程 |
艺术设计 | |
应用化学 | |
环境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英语 | |
行政管理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轻化工程 | |
工业设计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自动化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应用化学 | |
艺术设计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行政管理 | |
电子信息工程 | |
工商管理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生物工程 | |
英语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环境设计 | |
环境工程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 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
生物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 |
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基地 | |
安徽工程大学—奇瑞迪凯重科安徽工业车辆有限公司管理学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 |
安徽工程大学达内软件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 | |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 |
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 化工与环境类专业教学实习中心 |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实习和实训基地 | |
机械基础实验室 | |
机械与材料工程实习实训基地 | |
工程训练中心 | |
纺织工程专业实训实习中心 | |
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创新与实践实训中心 | |
汽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
纺织技术实验中心 | |
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生物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安徽省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 | 软件工程 |
土木工程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金融工程 | |
机械工程 | |
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
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
安徽省精品课程 | 电路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大学体育,展示设计,材料学科学基础,数控机床,纺纱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纺织材料学,社会心理学,有机化学,控制理论,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机械原理与设计,工科高等数学系列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工程图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
省级教学团队 | 工科化学课程建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力学系列课程建设、自动化专业、行政管理专业 |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3月,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18项。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奖项 |
“四业统筹”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 结构调整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特等奖 |
产教融合虚实结合,智能制造时代, 机械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 系构建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高等数学“两个意识、两个结合”的 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下化学工 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新工科背景下“赛学融合”的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层级切分+多维互动+四轮并驱:混合 式教学理念下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学 创新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金字塔 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 学改革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
校企地合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服务支撑“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不断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与14个市级、区级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全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按照“学校布点,学院设点,团队蹲点”思路,推进“一学院一中心”建设,目前共建中心(研究院/实验室)近20个。市校共建教育部安徽高等研究院芜湖分院,深化校政企合作。率先实行“科技副总”选派机制,加快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连续两年实现赋权作价入股,成立或入股芜湖云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创新公司5家。与无为市成立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奇瑞控股集团共建奇瑞学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芜湖长信科技、海螺创业、天马微电子、纬湃电子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4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企业名称 | 合作时间 |
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 | 2023年5月16日 |
安徽耀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3年4月18日 |
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3年3月22日 |
美的集团芜湖美智公司 | 2022年10月11日 |
安徽晶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年1月10日 |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020年9月2日 |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
学校合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美、英、法、德、意、韩、日、泰、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的4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序号 | 学校(英文) | 学校(中文) | 地区 |
---|---|---|---|
1 | Shih Chien University | 实践大学 | 台湾 |
2 |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云林科技大学 | 台湾 |
3 |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朝阳科技大学 | 台湾 |
序号 | 学校(英文) | 学校(中文) | 地区 |
---|---|---|---|
1 | University of Detroit Mercy | 底特律大学 | 美国 |
2 | University of Bridgeport | 布里奇波特大学 | 美国 |
3 |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 美国 |
4 | Springfield College | 春田学院 | 美国 |
5 | Sacred Heart University | 圣心大学 | 美国 |
6 | University of New Haven | 纽黑文大学 | 美国 |
7 |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 利物浦大学 | 英国 |
8 | University of Derby | 德比大学 | 英国 |
9 | University of Wolver Hampton | 伍尔弗汉普顿大学 | 英国 |
10 | Dublin City University | 都柏林城市大学 | 爱尔兰 |
11 | Brescia University | 布雷西亚大学 | 意大利 |
12 | Chuvash State University | 楚瓦什州立大学 | 俄罗斯 |
13 | Myongji University | 明知大学 | 韩国 |
14 | Anyang University | 安养大学 | 韩国 |
15 | Shinshu University | 信州大学 | 日本 |
16 | SEGi University | 世纪大学 | 马来西亚 |
17 |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 宋卡王子大学 | 泰国 |
18 | National Aviation University | 国立航空大学 | 乌克兰 |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有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计艺术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41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序号 | 平台名称 | 主管部门 | 平台类别 | 建设时间 |
---|---|---|---|---|
1 | 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重点实验室 | 2019 |
2 | 纺织面料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省重点实验室 | 2004 |
3 | 电气传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省重点实验室 | 2005 |
4 | 国家级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 | 国家发改委 | 创新服务中心 | 2006 |
5 | 安徽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科技厅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6 |
6 | 安徽工程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 | 2006 |
7 | 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省重点实验室(培育) | 2007 |
8 | 安徽省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7 |
9 | 检测技术与节能装置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 | 省重点实验室 | 2008 |
10 | 安徽高性能有色金属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 | 省重点实验室 | 2008 |
11 | 安徽省纺织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 省科技厅 | 省级公共服务平台 | 2008 |
12 | 安徽省生物制品与食品检测检验及其标准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 省科技厅 | 省级公共服务平台 | 2008 |
13 | 安徽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 省科技厅 | 省级技术转移机构 | 2010 |
14 | 安徽省汽车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0 |
15 | 皖江高端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1省协同创新中心 | 2013 |
16 | 安徽省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 省科技厅 | 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 2017 |
17 | 安徽省洁净催化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省工程实验室 | 2019 |
18 | 功能配合物材料化学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 | 省重点实验室 | 2019 |
19 | 洁净能源材料与资源物质转化化学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19 |
20 | 能源互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9 |
21 | 安徽省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省工程实验室 | 2020 |
22 | 安徽省高端装备智能控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省科技厅 | 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 2020 |
23 |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 国家知识产权监督局 |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 2020 |
24 | 安徽省先进纤维工程研究中心 | 省发改委 | 省工程研究中心 | 2021 |
25 | 安徽省生态纺织印染制造业创新中心 | 省经信厅 |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 2021 |
26 | 安徽省车载显示集成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省发改委 | 省工程研究中心 | 2022 |
27 | 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 | 2022 |
28 | 智能技术与设计文化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2022 |
29 | 触控显示材料与器件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2023.4 |
30 | 智能纯电动环卫车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2023.4 |
31 | 智能装备质量与可靠性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2023 |
32 | 中小型重油航空发动机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2023 |
33 | 全自动胶轮轨道交通关键技术与装备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2023 |
34 | 增材制造(3D打印)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2023 |
35 | 营养健康坚果智能制造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2023 |
36 | 新能源高比容高方阻薄膜电容器及材料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2023 |
37 | 高端装备密封件及材料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 | 2023 |
38 | 智能汽车线控底盘系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科技厅 | 省工程研究中心 | 2023.4 |
39 | 安徽省电子陶瓷工程研究中心 | 省发改委 | 省工程研究中心 | 2023.11 |
40 | 安徽省绿色建筑与数字建造工程研究中心 | 省发改委 | 省工程研究中心 | 2023.11 |
(不全) |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9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0余项,连续五年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连续四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科类)1项;连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前20强。
荣获奖项 | 名称 |
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面向复杂加工过程的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020年) |
高品质染色筒子纱的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与应用(2021年) |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煅烧粘土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高效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材料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高度非线性时滞随机系统的稳定性理论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基于MOF靶向纳米载药体系构建与诊疗一体化应用研究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 数字集成芯片容错设计理论与方法 |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0月,安徽工程大学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166.6万册,纸质期刊1195种。拥有中外文数据库50个,电子图书117.4万册,电子期刊96.2万册。
学术期刊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创刊于1986年,是以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纺织工程、生物工程为主,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政治与哲学、法律与社会、语言与文学、经济与管理、艺术与文化、体育与教育,兼顾经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报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俄罗斯的《文摘杂志》、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公司CEPS数据库等收录。
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15年 | 安徽工程大学获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
2017年 | 在2017年度被评为中国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优秀调查站点 |
2017年6月20日 | 获得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
2018年8月 |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
2021年12月 | 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
2022年2月 | 安徽工程大学被评选为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
2023年8月 | 2023年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教育部A类)总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