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学校集金融人才培养、金融行业培训、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一体,是吉林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服务基地和金融服务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
1960年,学校由财贸部主导建立,名为吉林省财政金融学校,1969年停止招生。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基础上恢复建立吉林省银行学校,1979年更名为吉林银行学校。1983年在校内创办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职工大学,1984年升格为长春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共管的金融院校,2021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莲花山新校区。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36个高职专业;有在校学生近11000人,教职工440余人。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440余人,专任教师370余人,其中教授、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人,博士、在读博士3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超过80%。
类别 | 名称 |
---|---|
全国优秀教师 | 张晓晖 |
吉林省级教学名师 | 张晓晖 |
吉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团队(2015年,陈廷勇)、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张晓晖)、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教学团队(2013年,张晓晖)、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2012年,高同彪)、会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13年,韩国薇) |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36个高职专业。
院系 | 专业 |
---|---|
金融学院 | 五个招生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金融科技应用、国际金融、财富管理、证券实务 |
会计学院 | 四个招生专业: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 | 七个招生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空中乘 务(校企合作)、融媒体技术与运营(校企合作)、影视多媒体技术(校企合作) 五个贯通专业:电子商务(中职- 高职“3+2”)、空中乘务(中职-高职“3+2”)、现代物流管理(中职-高职“3+2”)、融媒体技术与运营(高职-本科“3+2”)、市场营销(高职-本科“3+2”) 两个高职扩招专业:电子商务、社区管理与服务 |
信息技术学院 | 七个招生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 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国际教育学院 | 两个招生专业:(中美)国际金融、(中马)大数据与会计两个合作办学专业 |
创业教育学院 | ——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5个、特色高水平专业2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与企业合作共建了6个产业学院、32个现代学徒制班、23个专业的“1+X”试点、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2个校内实训实验平台和73家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技术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金融管理、会计、市场营销 |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创新型物流高技能人才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
教育部教学改革示范专业 | 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技术 |
教育部、吉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会计、金融管理、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
吉林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投资与理财 |
吉林省级特色专业(群) | 会计专业(群)、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群)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 智慧金融专业群、数智财务专业群、数字营销专业群、投资理财专业群、大数据应用专业群 |
吉林省品牌专业群 |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群、会计专业群、市场营销 |
吉林省高水平专业A类建设计划 |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群)、会计专业群、市场营销专业群、物流管理 |
吉林省高水平专业B类建设计划 | 互联网金融 |
吉林省级精品课程 | 财务会计、金融基础、国际结算与业务、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应用技术、西方经济学 |
吉林省级优秀课程 | 国际金融、金融基础、国际结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理论与实务、保险原理与实务、金融企业会计实务、基础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审计原理与实务、西方经济学、经济法、国际贸易、税法、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应用技术、C语言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基础、VisualFoxpro、公共基础英语、经济应用数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教学成果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学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47项,其中,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奖13项,夺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团体一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2项,团体三等奖14项;参加省级比赛获奖20项,夺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团体一等奖9项,团体二等奖8项,团体三等奖8项。
截至2023年4月,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金融高职院校复合技能型人才“P+M”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校企融合协同培养22高职物流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2017年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金融高职院校复合技能型人才“P+M”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8年吉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18年吉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中金融文化育人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 2018年吉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教学公司”在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建立与实施 | 2018年吉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建有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东北亚金融博物馆等9个省级科研平台。
类别 | 名称 |
---|---|
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 |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 | 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基地 |
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 | 吉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地、吉林省智慧金融教育研究基地 |
科研成果
2017年9月-2018年8月,学校获得各级各类项目立项75项,其中获得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1项。2018年,学校获得纵向科研经费到款26.7万元,较2017年增加了7.8万元,增幅30%。2018年,学校获得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其中论文类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咨询报告类三等奖一项。同时,获得第八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其中论文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咨询报告类三等奖一项。
截至2023年10月,近五年来被采纳报告200余篇,有10余项获省级以上领导批示。学校教师获省部级科研立项4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及SCI收录90余篇。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财政资金金融化运作研究—以吉林省财政支农资金为例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新一轮东北振兴视角下的哈长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
吉林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策略研究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三等奖 |
金融发展对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检验 | 第八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产业集聚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八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设立的栏目有:金融论丛、金融文化研究、经济纵横、教学研究、人文天地等。学报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学报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馆藏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43万余册。电子图书63万余册,报纸21份,期刊246份。过刊 9100 册。另外藏有1872--1949年的《申报》影印本400册;已购买使用的电子资源有中国知网、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超星移动图书馆、百链云图书馆、国研网教育版数据库、国研网经济管理案例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森图大学生就业创业数据库、重庆维普VERS考试系统数据库、外研社外语自主学习资料库、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锐思港股数据库、锐思国际经济金融数据库、锐思理财产品数据库、EPS数据平台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与中国银行、吉林银行等单位共建一批优质就业实习基地,与中国银行、吉林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吉林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博创教育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57家校外实训基地,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探讨共建混合所有制学院,与九台农商行、德邦物流、光大银行、鼎邦集团、吉林邮政等1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2010年,学院开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分别与马来西亚王子国际学院合作办学会计专业,以及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办学国际金融专业,同时与多所中国国(境)外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