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音乐学院(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缩写为“WHCM”)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由湖北省教育厅管理,是中国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之一,也是中国中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学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中俄音乐联盟成员,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的建校起点是1953年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音乐部分组建而成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上述三校之音乐部分的各自前身:中南文艺学院的前身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及其在1949年接管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和在1950年并入的湖南大学文艺学院;组成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的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和香港中华音乐院;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前身广西省立艺术师资培训班等。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湖北艺术学院(1972-1978年用“湖北艺术专科学校”名)。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改建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学校曾获省直单位定点帮扶考核“好”等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奖;全省共青团工作“竞进提质奖”。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滨江校区、解放路校区和司门口校区,校园面积117869.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7630.61万元,图书总量484921册,电子图书4734654册;开设10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职工652人,其中专任教师443人,全日制在校生4964人。截至2025年6月,设有13个教学机构。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机构。截至2025年6月,学校开设10个本科专业。
所在系院 | 专业名称 | 专业方向 |
---|---|---|
作曲系 | 音乐表演 | 音乐表演专业指挥方向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作曲方向 | |
录音艺术(B+) | 录音艺术专业音乐音响导演方向 | |
声乐系 | 音乐表演(A) | 音乐表演专业演唱方向 |
演艺学院 | 音乐表演专业通俗声乐演唱与编导方向 | |
音乐表演专业通俗乐器演奏与编导方向 | ||
音乐表演专业键盘乐器演奏与编导方向 | ||
音乐学(A) | 音乐学专业钢琴调律方向 | |
流行音乐(B+) | 流行音乐 | |
录音艺术(B+) | 录音艺术专业音乐编辑与制作方向 | |
中国器乐系 | 音乐表演专业中国乐器演奏方向 | |
管弦系 | 音乐表演专业西洋管弦(打击)乐器演奏方向 | |
钢琴系 | 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演奏方向 | |
音乐学系 | 音乐学 | 音乐学专业音乐学理论方向 |
音乐学专业音乐管理方向 | ||
音乐学专业戏曲音乐方向 | ||
舞蹈系 | 舞蹈表演(B+) | 舞蹈表演专业舞蹈表演方向 |
舞蹈学 | 舞蹈学专业舞蹈学方向 | |
舞蹈编导(B+) | 舞蹈编导专业舞蹈编导方向 | |
音乐教育学院 | 音乐治疗(A+) | 音乐治疗专业音乐治疗方向 |
音乐教育(B+) | 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方向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研究生部 | - | - |
公共基础课部 | - | - |
数据截至2024年5月,括号内为2024软科专业排名 |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教职工总数 652 人(含非编人员及高校全职外聘专任教师),其中专任教师 443 人(含非编及高校全职外聘专任教师),生师比10.60。高级职称185人,占比41.7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8人,占比92.10%;外校学缘教师300人,占比67.72%。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5人,新时代声乐领军人才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楚天英才计划“楚天学者”1 人,楚天学子4人,湖北省舞台表演艺术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2人,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程人选 11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湖北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人。
职级职称 | 名单 |
---|---|
楚天学者 | 贺磊明 |
彭家鹏 | |
向文 |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湖北省首批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艺术学(全日制) | 艺术学 | 作曲理论 |
音乐学 | ||
艺术理论 | ||
音乐教育学 | ||
舞蹈学 | ||
法学(全日制)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艺术学(全日制) | 音乐 | 视唱练耳 |
作曲 | ||
艺术与科技 | ||
音乐表演艺术 | ||
音乐教育 | ||
音乐治疗 | ||
舞蹈 | 舞蹈编导 | |
舞蹈表演 | ||
舞蹈治疗 | ||
艺术学(非全日制) | 音乐 | 视唱练耳 |
作曲 | ||
艺术与科技 | ||
音乐表演艺术 | ||
音乐教育 | ||
音乐治疗 | ||
舞蹈 | 舞蹈编导 | |
舞蹈表演 | ||
舞蹈治疗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武汉音乐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有25个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与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类型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录音艺术 |
音乐学理论 | |
音乐表演 | |
省级品牌专业 | 录音艺术 |
音乐学理论 | |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计算机音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音乐表演 |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音乐学(2012) |
演艺音乐表演(2014) | |
省级精品课程 | 民族音乐概论 |
中国音乐史 | |
计算机音乐 | |
编钟古乐演奏 | |
管弦乐合奏 |
截至2024年12月,武汉音乐学院举办第七届“长江之韵”世界知名音乐院校交流展演季,邀请英国皇家苏格兰音乐学院、德国法兰克福交响乐团等8个国家、22所国外院校、知名乐团参加,举办16场高水平音乐会、49场大师公开课、学术讲座和音乐工作坊。与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韩国汉阳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开展学习交流项目;同时,还与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法国巴黎爵士高等音乐学院正式签署了校级合作协议。2023年3月,武汉音乐学院加入武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音乐创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级别 | 平台 |
---|---|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
校级研究所 | 武汉音乐学院研究所 |
截至2024年9月,武汉音乐学院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如编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部分条目;完成《聂耳全集》和《冼星海全集》部分作品定谱录音的工作,编写《全国中、小学生音乐欣赏曲库》音带32盒及《曲库欣赏指南》2册等;在计算机与作曲、演奏的结合,多媒体音、像、谱的自动生成、转换,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作曲技术理论学术数据库、民族音乐文化与宗教音乐的研究方向已出版专著12部,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武汉音乐学院图书总量484921册,电子图书4734654册,电子期刊种类12438册,学位论文164130册,音视频15664小时。
学术期刊
《黄钟》是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音乐学术季刊,创刊于1987年,主要栏目有作曲技术理论研究、音乐基础理论研究、音乐形态学研究、音乐作品研究、计算机与音乐、音乐史学研究、音乐美学研究、音乐民族学研究、宗教音乐学研究、楚音乐文化研究等等。《黄钟》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之一,被全球权威音乐学文献资料库《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简称RILM)收录。
姓名 | 简介 |
---|---|
葛平 | 中国动画片配音演员、演员 |
朱桦 | 女歌手,中国资深音乐人 |
汤灿 | 中国民歌歌唱家 |
华晨宇 | 中国新生代男歌手,2013年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 |
DL组合 | (刘丹丹、王姿霖):2011年《快乐女声》全国第11名 |
黄鹤翔 | 新生代流行歌手代表,一级演员,中国煤矿文工团歌舞团副团长 |
杨臣刚 | 歌手,2014年获得“金丹若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电影音乐奖 |
MG男团 | (陈俊宇,郭畅,夏恒,梅梓林):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华中第一名,联合创办乐风艺社并为旗下明星组合 |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校友 |
时间 | 荣誉 |
---|---|
2022年 | 获2021年度省直单位定点帮扶考核“好”等次;获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
2024年 | 获2023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竞进提质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