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警察学院(Sichuan Police College),简称“四川警院”,坐落在四川省泸州市,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省公安厅按职责分工共同管理的一所全日制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高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全国省属公安院校中第六所升本、第一所开展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第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是川南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始建于1950年的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公安厅公安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四川警察学院;2011年10月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4月,四川警察学院有泸州、成都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分别为452亩、238亩,有固定资产总值5.8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2.73亿元,图书馆藏书104.85万册。开设10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本专科生4821人,硕士研究生165人;在编教职工520人,专任教师286人。截至2025年6月,学院下设11个院系。
截至2025年4月,学院开设10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截至2025年6月,学院下设11个院系。
院系 | 专业 |
---|---|
四川警察学院侦查系 | 侦查学(A+) |
四川警察学院治安系 | 治安学(B+)、消防指挥 |
四川警察学院刑事技术系 | 刑事科学技术(A) |
四川警察学院道路交通管理系 | 交通管理工程(A+) |
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 | 公安管理学(A+) |
四川警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网络安全与执法 |
四川警察学院法学系 | 法学、禁毒学(B+) |
四川警察学院警务基本技能教学部 | - |
四川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 - |
四川警察学院基础教学部 | - |
四川警察学院成人教育部 | - |
注:括号内为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 |
截至2025年4月,四川警察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入选四川省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贡嘎计划3个。
警务 | 电子信息 |
截至2025年4月,学院有教职工520人,其中专任教师286人,正高职称32人,副高职称74人,博士10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1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2人。
类别 | 名单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审问学教学团队 |
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涉藏警务教师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 | 应用心理学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治安学教学团队 |
全国优秀教师 | 李晓莲 |
教育部公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 | 周长明 |
全国公安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 陈真、李华文、刘黎明、代勇、金光明 |
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 李华文、金光明 |
全国公安系统模范教师 | 陈真 |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 | 陈真 |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 伊良忠、陈真 |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赖方忠 |
四川省优秀教师 | 欧居尚 |
四川省等学校教学名师 | 陈真 |
四川省公安机关优秀教官 | 陈真 |
四川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 李华文、蒋和平、张颖 |
四川省公安系统先进个人 | 田显俊 |
泸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 周长明、李华文 |
泸州市拔尖人才 | 任湘云、赖方忠 |
泸州市知名教师 | 李晓莲 |
备注:由于学校未统计具体称号人数,上述教师名单可能不全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2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应用型品牌专业1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5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2门、应用型品牌课程3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1个;与全省公安机关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2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四川警察学院警务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公安管理学 |
公安部重点专业培育点 | 公安技术 |
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网络安全与执法、法学 |
四川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 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治安学 |
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 | 侦查学、治安学 |
四川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四川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四川警察学院警务实验教学中心 |
四川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四川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 | 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侦查学 |
四川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 交通管理工程、刑事科学技术 |
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立项基地 | 四川警察学院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
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安局 |
层次 | 名称 | 批准机关 | 建设时间 | 负责人 |
---|---|---|---|---|
省级 | 基于成果导向的公安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4年3月 | 陈真 |
公安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刘玉增 | ||
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安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樊家林 | ||
依托“三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达成思政课“政治育警”培养 | 四川省教育厅 | 周长明 | ||
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四川省教育厅 | 吴海荣 | ||
优化公安教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蒋和平 | ||
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4年7月 | 欧居尚 | |
四川警察学院英语语言文化通识课程建设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 | 郑洁 |
层次 | 名称 | 批准机关 | 建设时间 | 负责人 |
---|---|---|---|---|
省级 | 我国藏区社会稳定警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于实践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6年 | 陈真 |
侦查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 | 2006年 | 王国民 | ||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师行为研究 | 2006年 | 李晓莲 | ||
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 | 2009年 | 陈云华 | ||
警务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 2009年 | 陈真 | ||
警务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 2009年 | 伊良忠 | ||
侦查办案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09年 | 王国民 | ||
构建高校思政课大课堂,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2009年 | 周长明 | ||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 2009年 | 张毅 |
层次 | 名称 | 批准机关 | 建设时间 | 负责人 |
---|---|---|---|---|
国家级 | 审讯学 审讯学(专科) | 教育部 | 2004年 | 陈真 |
审讯学 审讯学(本科) | 教育部 | 2008年 | 陈真 | |
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 | 教育部 | 2010年 | 罗亮齐 | |
公安群众工作方法 | 教育部 | 2009年 | 王剑冰 | |
省级 | 审讯学(专科)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4年 | 陈真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4年 | 刘玉增 | |
现场勘查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6年 | 王国民 | |
查缉战术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6年 | 梁国明 | |
形势与政策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7年 | 陈立川 | |
审讯学(本科) | 四川省教育厅 | 2007年 | 陈真 | |
公安群众 工作方法 | 公安部 | 2009年 | 王剑冰 | |
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 | 公安部 | 2009年 | 罗亮齐 | |
道路交通事故学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0年 | 刘玉增 | |
警务现场照相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0年 | 王渝霞 | |
消防管理学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0年 | 陈合权 |
项目 | 层次 | 名称 | 批准机关 | 建设时间 | 负责人 |
---|---|---|---|---|---|
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 国家级 | 国家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安全与急救》 | 教育部 | 2016年 | 代勇 |
项目 | 层次 | 名称 | 批准机关 | 建设时间 | 负责人 |
---|---|---|---|---|---|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省级 | 《消防管理学》 | 四川省教育厅 | 2013年 | 陈合权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院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5项。
名称 | 批准机关 | 建设时间 | 负责人 |
---|---|---|---|
公安院校“警察意识”培养模式研究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05年 | 陈云华,陈真,金光明,孙敏,李诚 |
中国警察教育科学化 | 2005年 | 陈真 |
名称 | 批准机关 | 建设时间 | 负责人 |
---|---|---|---|
审讯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等奖 | 2010年 | 陈真、寿海 、谢改娜、马李芬、朱林兵 |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三等奖 | 2010年 | 陈立川、周长明、刘文芳、周 红、马中全 |
名称 | 获奖情况 | 建设时间 | 负责人 |
---|---|---|---|
警察健康人格教育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 | 三等奖 | 2013年 | 陈真、罗勇、吴海荣、郑友军、李欧 |
公安高校网络警察培养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三等奖 | 李进、缪红、李艳、钟华、徐红 | |
消防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三等奖 | 陈合权、李克建、胡志刚、邓波、黄燕 | |
侦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建构与实践 | 三等奖 | 樊家林、程兵、马李芬、张洪、谢改娜 |
截至2025年4月,学院与国内外数十所高校和警察教育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重庆警察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山西警察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展警务人才培养,圆满承办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泊尔、塞尔维亚等多期外警培训任务。
截至2025年4月,学院建有国家毒品实验室四川分中心、智能警务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智慧警务与国家安全风险治理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个,省属高校科研平台5个,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7个。
类别 | 名称 |
---|---|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刑事检验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 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 | 四川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四川警察执法研究中心、四川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
四川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 四川反恐怖主义研究中心 |
截至2017年6月,学院科研课题累计立项405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24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546篇,其中核心期刊350篇,被SCI、EI、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登载、人大复印资料收录转载22篇;出版专著44部;获批5个全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运用心理测试技术和物证鉴定技术,先后为全省公安机关测试办案30余起,受理各类鉴定1700余份。参与《反分裂国家法》《反恐怖主义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和《四川公安发展“十三五”规划》、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等一批项目研究。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6月,四川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以公安、法律类文献为主要特色。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00.7万册(含过刊25539册),生均图书180余册;每年订购中外文电子图书总计100多万(种)册,建设50个中外文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9个。
学术期刊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前身为1988年12月创办的《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暑批准,四川警察学院主办的以警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该刊主要栏目有:警察公共关系、法学论坛、社会学研究、刑事侦查、治安管理、刑事技术、犯罪研究、警察教育与训练、警务实践、警察管理等。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时间 | 荣誉 |
---|---|
2022年 | 获评全省202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四川省普法先进单位” |
2019年 | 获评”2018年度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
2018年 | 被评为“全省公安系统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先进单位”;被表扬为“2017年度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
2017年 | 获“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图书馆”荣誉称号;被认定为“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
- | 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公安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新时代·新青年”2021年四川省大学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艺术展演舞台艺术表演类-“红歌嘹亮"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