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Chongq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始建于1965年,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1965年川南工业管理学校创建,2001年更名为重庆职业技术学院;1977年重庆无线电技工学校创建,1986年重庆电子工业学校创建,2001年重庆电子工业学校、西南航天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东院,原重庆电子工业学校部分)分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07年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南区)、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北区)合并组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教育部批准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置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截至2024年11月,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现有大学城校区、北碚校区、永川校区与两江校区,校园占地3066.18亩,校舍92.99万平方米,总资产26.4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41亿元;馆藏图书257.96万册(含电子图书);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办高职专业65个,职业本科专业6个;有全日制在校生22526人,专任教师1227人;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8个。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2个院部,开设6个本科专业,65个高职专业。
试点本科学校 | 前三年专科段专业名称 | 后两年本科段专业名称 |
---|---|---|
重庆理工大学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技术 | 软件工程 | |
重庆科技大学 | 物联网工程技术 | 物联网工程 |
电子商务 | 市场营销 | |
重庆文理学院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机器人工程 |
二级学院 | 专科专业名称 |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密码技术应用、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电子与物联网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互联网络技术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 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通信软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飞行器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设备技术、汽车智能技术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建筑与材料学院 | 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智能建造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财经管理学院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技术、智能物流技术、现代物流管理、金融科技应用、市场营销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数字媒体学院 | 广告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影视动画、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智慧健康学院 | 智能机器人技术、嵌入式技术应用、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健康管理、智能医疗装备技术、旅游管理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通识教育与国际学院 | -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体育与国防教学部 | -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心 | -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 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 |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电子与物联网学院 | 物联网工程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 |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 大数据工程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 |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 现代通信技术 | |
参考资料: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官网、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招生信息网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27人,其中博士142人,正高级职称125人。引进院士等国家高端领军人才3名,自主培养国家级名师3名、全国技术能手19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名以及省部级拔尖人才100余名;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教师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重庆最美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等省部级及以上称号40余人次。
级 别 | 团队名称 | 批准年度 | 带头人 |
---|---|---|---|
国家级 |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团队 | 2010 | 龚小勇 |
省级 | 通信技术教学团队 | 2008 | 谭中华 |
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团队 | 2009 | 彭克发 | |
嵌入式与机器人技术创新教学团队 | 2011 | 陈卫 | |
机电一体化创新教学团队 | 2012 | 谢光辉 | |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2012 | 范珍 |
姓名 | 荣誉称号 | 授予单位 | 授予年份 |
---|---|---|---|
刘良华 | 重庆市优秀教师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2014 |
谢光辉 | 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 | 重庆中华职业教育社 | 2014.6 |
陈良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 教育部办公厅 | 2013.11 |
重庆市杰出技能人才 |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 2012.3 | |
政府特殊津贴教授 |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2013 | |
孙卫平 | 政府特殊津贴教授 |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2013 |
龚小勇 | 重庆市名师 | 重庆市人民政府 | 2012.9 |
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 | 2009.9 | |
聂强 | 首届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师 |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 2009.6 |
李雪松 | 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2008.8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立项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建成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8个、国家级课程22门、国家级实训基地13个。
级别 | 重点(特色)专业名称 | |
---|---|---|
国家级 | 国家示范院校项目建设专业(3个) | 微电子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 |
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专业(3个) | 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 |
国家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 | 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
国家教改试点专业(1个) | 电子声像技术 | |
省级 | 示范专业(4个) | 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物流管理 |
特色专业(2个) | 会计电算化、国际经济与贸易 | |
教改试点专业(4个) | 数控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营销与策划 | |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业(2个) | 数控技术、图形图像制作 |
级别 | 课程名称 | 所属单位 | 获批年份 |
---|---|---|---|
国家级 | TD-SCDMA基站系统开局与维护 | 通信工程系 | 2010 |
GSM基站系统运行与维护 | 通信工程系 | 2010 | |
数据备份与恢复 | 计算机应用系 | 2010 | |
网络安全运行与维护 | 计算机应用系 | 2010 | |
省级 | 交换设备运行与维护 | 通信工程系 | 2011 |
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 | 通信工程系 | 2010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在近四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92部。
教学成果 | 奖项级别 | 获奖年份 |
---|---|---|
“面向西部,实施全程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四环相扣’教学模式改革” |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9年 |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双平台、双核心、双情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4年 |
“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 |
“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 |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 |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 |
学生成绩
根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生省部级及以上竞赛获奖675项(国家级569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8项。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共计18人次,在教育部统计“获得一等奖数量最多高职学校”中位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在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评选中,该校杨成兴同学喜获十大“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奖,成为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学子同获此殊荣的唯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校学生会还当选第二十六届全国学联主席团单位,成为历届唯一入选全国学联主席团单位的高职院校。
学校荣誉
时间 | 名称 |
---|---|
--- | 重庆市高等教育管理先进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大中专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国家信息产业部先进学校, [8]“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院校,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承担“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任务的院校,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产业部授予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信息产业部授予的“全国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双示范院校 |
2020年4月 | 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
时间 | 名称 |
---|---|
2020年11月 | 入选“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
2020年12月25日 | “无偿献血促进奖” |
2021年7月 | “集成电路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
2022年4月 | 2022年“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名单 |
2022年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入选第一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名单 |
2023年7月 | 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沈昌祥网络空间安全院士专家工作站”“硅光子千人专家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中心”“重庆高技能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和“重电e家”国家级众创空间,联合重庆大学共建“大数据智能与隐私计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与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共建“大数据与最优化研究所”,建有2个教育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有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成6个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
类别 | 名称 | |
---|---|---|
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 | 机器人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 | --- |
市级研发平台/团队5个 | 城市建筑智慧运维管理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重庆精密加工及在线检测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科普基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技术与服务团队 | --- |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 传媒技术开发与研究中心 | 电子应用技术研究所 |
财务管理与证券投资研究所 | 经济管理咨询与研究中心 | |
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 |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用技术研究所 | |
工程机械设备研究所 | 机电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 | |
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 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 | |
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 | ---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大数据与最优化研究所”研发出中国国内第一个具备隐私计算的数联网节点接入设备,“硅光子千人专家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大光敏面APD芯片获中国激光“金耀奖”铜奖等多项国家级创新奖。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417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3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11项,获重庆市专利奖优秀奖1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获奖级别 | 排名 |
---|---|---|---|
1 | 基于物联网的跨平台智慧小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第二 |
2 | 自动生成虚拟化网络切片关键技术及应用 |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第一 |
3 | 民用建筑物理环境综合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第二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级别 | 立项年度 |
---|---|---|---|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 孙卫平 | 国家级 | 2011年 |
西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 郭心毅 | 国家级 | 2013年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122余万册,报纸360余种、各类刊物1120余种;有电子文献100余万册、CNKI、万方、维普等期刊论文数据库,软件通计算机自助学习视频库、超星名师讲坛、随书光盘数据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KOCD)、维普在考试系统等数字资源 38.4TB,数字图书馆拥有各种高性能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8台、虚拟机服务器10余台,形成了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学校办学特色、满足读者需求的以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专业门类为主的文献资源系统。
学术期刊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ISSN:1674-5787CN:50-1196/Z)创刊于2002年,于2009年1月正式更为现名,为双月刊,已陆续出版91期,每期发行和赠阅量达到1000份。刊物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主办,是中国国内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刊物。该刊以刊登教育教学领域的信息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方面的理论方法、现代教学应用等为主。
合作交流
对外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与中国国外部分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学生500余人;面向14个国家招收来华学历留学生200人;为南非、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培训4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共建“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国际创新中心”;牵头成立中非(重庆)职业教育联盟;牵头发起的《坦桑尼亚信息技术工程师NAT—7级》等2项职业标准与配套专业教学标准正式纳入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校企合作
学校牵头组建了“重庆电子信息职教集团”“长江经济带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对接专业群建有“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重庆电子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重庆通信行业校企联盟”“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教育与培训专委会”“重庆市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重庆职业教育学会传媒艺术专业委员会”6个校企联盟以及“重电-华为ICT学院”“重电-海尔智能电子学院”“重电-长安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重电-新大陆物联网学院”“重电-启明星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重电-新迈尔数字媒体学院”“重电-上海培越航空学院”“重电-百度云人工智能学院”“重电-新华三云计算与大数据学院”“重电-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重电-曼恒数字学院”11个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