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定向培养士官的试点院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和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南京海运学校和1956年成立的南京航运学校,200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有江宁、秦淮和板桥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629亩;构建六大专业群,共41个专业,有11院1部;全日制在校生13500人,有教职员工744人,其中专任教师626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6大专业集群,建有11院1部,开设41个专业。
院系 | 专业 | 学制 |
---|---|---|
航海技术学院 | 航海技术 | 3年 |
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 | 3年 | |
轮机电气与智能工程学院 | 轮机工程技术 | 3年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 | 3年 |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 3年 |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 3年 |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 3年 | |
机电一体化专业 | 3年 | |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 | 3年 | |
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专业 | 3年 | |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 船舶工程技术 | 3年 |
海洋工程技术 | 3年 | |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 | 3年 | |
船舶检验 | 3年 | |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 3年 |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3年 | |
工程测量技术 | 3年 | |
经济管理学院 | 集装箱运输管理 | 3年 |
物流管理 | 3年 | |
港口与航运管理 | 3年 | |
报关与国际货运 | 3年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年 | |
电子商务 | 3年 | |
商务英语 | 3年 | |
会计 | 3年 |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年 |
软件技术 | 3年 | |
信息安全与管理 | 3年 |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3年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3年 |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3年 | |
移动通信技术 | 3年 | |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3年 | |
人文艺术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 | 3年 |
旅游管理 | 3年 | |
艺术设计 | 3年 |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 3年 |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3年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 学校共有教职员工744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561人,拥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57人,其中专任教师626人,博士学历学位教师62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达80.8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7.16%。学校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333高层次人才”13人、“青蓝工程”人才55人、江苏工匠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江苏“科技副总”18人、万名旅游英才计划3人,参与索马里海域护航2人,参与极地考察4人,拥有江苏省“五一”劳动模范1人、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南京市劳动模范1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1人、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奖及提名奖3人。学校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8个。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江苏省、南京市以及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6个,航海类教师持高级船员适任证书近107人,其中远洋船长、轮机长42名。
类别 | 名单 |
---|---|
全国技术能手 | 张强勇 |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 | 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 | 周涛、谢荣、刘桂香 |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 | 张强勇 |
(名单不全)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7个,央财支持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3个,交通运输部示范专业点3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骨干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3个,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个。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
类别 | 名称 |
---|---|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方向) |
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方向)、软件技术 |
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 | 船舶制造技术专业群、通信与软件专业群、航海技术专业群、港口与航运业务专业群 |
江苏省品牌重点建设专业 | 航海技术 |
江苏省级特色专业 | 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航海技术 |
江苏省级实训基地 | 轮机专业技能实训中心、船舶智能化机舱综合训练基地 |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 船舶工程实训基地、船舶电气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航海技术专业技能训练评估基地 |
江苏省级精品课程 | 船舶辅机、船舶管理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9项,交通运输部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技术导向·项目驱动·平台支撑——船舶与海工类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3+1+N”公铁水游学: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基于TQM理念、对接企业需求,国际化航海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项目引领,平台支撑,科教融合——培养船舶与海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基于TQM理念、对接企业需求,国际化航海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等 |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荷兰海事大学、马来西亚海事学院、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33所国(境)外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办50余项合作和交流项目;与巴拿马、孟加拉国、缅甸等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巴拿马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体系和巴拿马船员培训基地,与孟加拉国人力与资源培训局共建中孟海事人才教育合作平台,培训非学历外籍船员和航海类整班制学历留学生。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丹麦马士基成立了首家马士基(中国)培训中心;成立“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和“一带一路”海员培养与发展国际协作组并定期举办海员培养与发展国际论坛;创建“几内亚江苏海院韦立船员学院”和“江苏海院-泰华(缅甸)船员学院”2所海外分校;中缅“中文+航海职业技能”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入选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第四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承接交通部“中非友谊”项目,成立援外培训中心。学校建有长三角现代航运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是国家海事局船员考试评估培训基地,中远海运集团、招商集团、江苏港口集团等企业职工培训基地,各类社会培训项目达128项,年培训规模超过4万人次,培训收入超过3千万元。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联合调查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水路运输企业安全考评中心、港口码头企业安全考评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众创空间等一批科技协同创新与服务平台。
类别 | 名称 |
---|---|
国家海事局实验室 | 国家海事局海事联合调查实验室 |
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 | 江苏省海洋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江苏省科协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队 | 现代造船技术专家团队 |
校企共建研究所 | 江苏海院·尔顺文思技术研发中心、江苏海院·江苏域海船舶设计研发中心、江苏海事学院立森东方数字装备研究中心、江苏海事学院·龙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所、江苏海院·厚承设计研发中心、江苏海院南京燃动数字仿真研发中心、江苏海院·丹书科技校企合作软件研发中心、江苏海院上海腾韵自动化设备研发中心、江苏海院·中信安环海事安全研发中心、江苏海院·上海展为海事工程软件研发中心 |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56篇,完成纵向课题189项,专利授权达824项。学校依托15个校企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各类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服务394项,技术服务到账经费累计超过2000万元。
类别 | 名称 |
---|---|
科研课题立项 | 海洋强国背景下航海高职院海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现代航运服务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国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与发展研究等 |
国家发明专利 | 基于马达驱动式全站仪的固定胎架划线方法及应用、一种加湿器的控制系统,加湿器的控制系统、一种能多方位调节的可移动式柔性胎架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0万册,期刊1000余种、数字图书资源约10T,电子图书约50万种。重点收藏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制造与维修、国际航运管理、海洋旅游、港口管理等学科文献资料;开放30多种电子资源库,主要有学术期刊全文资源、博硕论文、海事学院电子图书、国际专利、科技成果、就业数字图书馆、创业数字图书馆、考试考证题库、教学视频等,并自建海员文库、海院毕业论文、海院校友成果等特色数据库。
学术期刊
《航海职业教育》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学报期刊,属于综合性学术期刊,常设栏目有:高职教育、航海纵横、科学技术、教学探索、人文社科、课题研究。
校区情况
江宁校区
该校区位于景色秀丽的方山脚下,地处江宁大学城核心区域。
秦淮校区
该校区位于南京市繁华商业街区,园区集教育、科研、技术转移转化与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
板桥校区
该校区位于长江之滨,拥有全国唯一的海事停泊实习船“育新”轮。同时,校内设有长三角现代航运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加快建设5.4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科技园。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 |
---|---|
2021年7月 | “长三角现代航海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
2021年9月30日 | 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