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办,并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4年被教育部、建设部确认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2010年被列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入选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1994年,经原浙江省教委批准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学校之一;1999年,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与浙江育才职工大学合并,筹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月,学校正式成立。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杭州萧山、学院路和绍兴上虞三个校区,共占地10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6500余万元,各类纸质图书99万余册、电子图书96万余册;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28个高职专业,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2800余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28个高职专业,3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 | 开设专业 |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中高职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业化设计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业化设计与管理)(中高职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
工程管理学院 | 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管理(中高职一体化 )、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高职一体化)、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建设会计与审计)、建设工程监理、房地产智能检测与估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数智运维) |
建筑设备学院 | 给排水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中高职一体化)、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中高职一体化)、市政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中高职一体化)、绿色低碳技术、环境工程技术(中高职一体化) |
军士教育学院 |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定向培养军士生)、给排水工程技术(定向培养军士生)、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定向培养军士生)、建筑工程技术(定向培养军士生) |
建筑艺术学院 | 建筑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城乡规划、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中高职一体化)、园林工程技术 |
管理与信息学院 | 智慧城市管理技术、现代文秘(工程档案智慧管理)、现代文秘(建筑文秘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融媒体技术与运营 |
贝茨建筑工程师学院 | 建筑设计(中外合作办学)、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530余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348人,高级职称教师143人,博士20人。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5名教师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称号、2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学名师称号、2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坛新秀称号、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15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8名教师成为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15名教师列入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建成“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教学团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土建类BIM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入选“国家级双师培养培训基地”,108名教师取得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国家级注册师执业资格。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现有双师型教师437人,硕、博546人。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优秀教师称号、4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学名师称号、2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坛新秀称号、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15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8名教师入选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15名教师列入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08名教师取得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国家级注册执业资格。
类别 | 名单 |
---|---|
浙江省优秀教师 | 项建国、夏玲涛 |
浙江省教学名师 | 何辉、张志成 |
浙江省教坛新秀(不全) | 刘兵、来丽芳、李强 |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 马小杰 |
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 | 马福军、李颖、沙玲、吴坚、来丽芳、吴卓珈、张玲、项建国、夏玲涛、徐哲民、龚一红、梁晓丹 |
省级教学团队 |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丁夏君,2008年获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李海波,2009年获批)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类)1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专业4个,国家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高校校园文化品牌3个,编写出版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及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等110余本;建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5个浙江省“十三五”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0余个中外合作实训基地、各类实验实训室108个;建有各类校外实习基地763家,其中省级示范性校外基地52家,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128家。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骨干建设专业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 |
浙江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 |
浙江省“十二五”高职高专优势专业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 |
浙江省高职高专特色专业 | 工程监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园林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市政工程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 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
浙江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 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招投标模拟实训基地、建筑装饰技术实训基地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立项年度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
1 | 建筑力学 | 刘俊龙 | 2013年 |
2 |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 | 何辉 | 2013年 |
3 | 园林建筑设计 | 徐哲民 | 2013年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
1 | 建筑力学 | 杜时贵 | 2007年 |
2 | 园林建筑设计 | 丁夏君 | 2009年 |
3 |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 | 何辉 | 2010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
1 | 建筑力学 | 李海波 | 2006年 |
2 | 园林建筑设计 | 丁夏君 | 2007年 |
3 | 建筑施工技术 | 陈杭旭 | 2007年 |
4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 项建国 | 2007年 |
5 | 建筑结构 | 丁天庭 | 2007年 |
6 | 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 | 何辉 | 2008年 |
7 | 建筑设备 | 郭卫琳 | 2008年 |
8 | 施工图识读实务模拟 | 夏玲涛 | 2008年 |
9 | 建筑工程计价 | 何向彤 | 2009年 |
10 | 园林树木花卉学 | 周劲松 | 2009年 |
11 | 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 | 张廷瑞 | 2009年 |
12 | 工程测量 | 来丽芳 | 2010年 |
13 | 建筑施工图设计 | 徐哲民 | 2010年 |
14 | 住宅建设与专用建筑中通信系统计划与实施 | 刘兵 | 2010年 |
15 | 城镇规划管理实务 | 李伟国 | 2010年 |
教学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教材奖1项,“鲁班文化”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项目 | 获奖时间 | 负责人 |
---|---|---|
建设类高职“334”校企联合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 2014.09 | 丁夏君、徐哲民、刘俊龙、周云、吴卓珈 |
建设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2014.09 | 徐公芳、张志成、李强、汤宗礼、胡颖 |
土建类专业核心能力-识图能力培养与考评系统开发应用 | 2014.09 | 夏玲涛、何辉、沙玲、刘世美、王进勇 |
学生成绩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学生舞蹈作品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大艺展”一等奖、学生科技作品连续两届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挑战杯”竞赛特等奖;拥有创业孵化项目19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达270余项。
合作交流
2014至2015学年,在校生中国国(境)外交流学习人员达42人,主要赴台湾铭传大学、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及树德科技大学等台湾高等院校研修,学习台湾高校的优秀课程。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贝茨技术学院合作成立贝茨工程师学院,与加拿大罗耶斯特文理学院合作举办建筑工程技术(国际工程方向)等共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菲律宾八打雁州立大学合作设立菲律宾首个丝路学院,与菲律宾唐•博斯科大学、菲律宾浙江总商会、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签约共建建筑职业教育联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成立校企研发中心27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6家,市级研发中心7家,拥有2支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双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
类别 | 名称 |
---|---|
省级研发中心 | 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浙江天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浙江伟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建) |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节能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5月,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共获得各级、各类课题立项总数达677项,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9项,厅级课题413项。发表论文1313篇,出版专著29部。申请专利304项,授权专利18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115项、外观专利49项,实现专利转让4项。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1项,包括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建设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浙江省社科联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2014至2015学年,学院横向技术服务经费到款751.32 万元。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4项、厅级科研项目536项,获授权专利430项,出版专著38部;师生参与编写工法60余部,其中国家级工法2部、省级工法18部。学校还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建设科技一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25项。
类别 | 名称 |
---|---|
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 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杜时贵等13人,2007年)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各类纸质图书99万余册、电子图书96万余册。
学术期刊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2003年,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刊号为浙内准字第0164号,开设有高职教育和骨干校建设研究、建筑技术应用与开发、中外建筑文化研究、人文视野、新农村建设等栏目。
获得荣誉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17年12月 | 入选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选的“第六批浙江省文明单位”候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
2021年7月 | 该校“智慧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
2021年8月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
2022年2月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楼宇管理员、电工、钢筋工,入选首批浙江省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及开展职业(工种)名单 [10] |
2022年3月 | 共青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入选2020-2021年度浙江省青年文明号拟命名名单 |
2023年7月 | 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