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Chengdu Agricultural College)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共建,是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四川省建设类优质学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文化和旅游部四川培训基地教学基地,入选四川省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发轫于1937年由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代办的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2002年升格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05年成都畜牧兽医学校和成都市机电工程学校并入学院。
据2024年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柳城校区和海科校区两个校区,校园面积447亩;设有10个二级学院,有招生专业43个;有教职工672人,在校生13000余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有招生专业43个,试办四个职教本科专业。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农业园艺学院 |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园艺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 |
休闲旅游学院 | 花卉生产与花艺、旅游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食品贮运与营销 |
风景园林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林业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 |
畜牧兽医学院 | 宠物养护与驯导、宠物医疗技术、畜牧兽医、动物医学、水产养殖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 |
经济贸易学院 | 农村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 |
城乡建设学院 |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 |
机电信息学院(海科校区)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软件技术、数控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 |
师资力量
据2024年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教职工672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43人,取得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职称的218人;有“花艺大师工作室”等5个企业(大师)工作室。
类别 | 名单 |
---|---|
全国优秀教师 | 周大薇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韦昔奇 |
全国商务系统先进工作者 | 韦昔奇 |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示范团队 | 黄兴、王振华、胡凯、唐丽江、罗丹丹、刘海燕、郭蓉、赵静 |
农业农村部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 | 张彭良、鲁志平 |
中国烹饪大师 | 韦昔奇 |
四川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园艺教学团队 |
四川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作物生产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省级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 动物医学 |
成都市高水平创新团队 | 特种玉米育种创新团队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名师 | 彭素琼、徐君、邓继辉、马济民、万群 |
北京市优秀人才 | 马伟 |
四川省“青年千人”计划 | 马伟 |
“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农业大师 | 鲁志平 |
重庆市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陈文俊 |
四川省教学名师 | 彭素琼 |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汪源、房春林、鲁志平、严吉明 |
四川省科技厅县(市、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 | 万群、潘小梅、杨琼 |
四川省“10+3”现代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 | 郝艳玲 |
四川省“10+3”现代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 | 王慧、杨定勇、练华山、万群、鲁志平、吴庆丽、杨林、李建臻、王竹、照丙全、欧使、韦献雅、袁志祥 |
四川省技术能手 | 蒋跃军、岳进、王彪、胡道容 |
湖北省技术能手 | 曾莉 |
四川茶艺大师 | 李慧 |
川菜烹饪名师 | 范泽怀、刘向阳 |
遂宁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鲁志平 |
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 陈淼 |
成都市教坛新秀 | 杨铱、李慧 |
成都市优秀支教教师 | 罗孝全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4年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国家骨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1+X证书试点专业22个。
截至2020年7月,学院1个专业群入选双高计划,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3个、省示范专业3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省级校内实践基地13个、市重点和特色专业5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市级校内实践基地2个,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2个、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
专业群名称 | 包含专业 | 级别 |
---|---|---|
休闲农业专业群 | 园艺技术、休闲农业、园林工程技术、旅游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 国家级 |
畜牧兽医专业群 | 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宠物医疗技术 | 省级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群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农业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 | 省级 |
类别 | 名称 |
---|---|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 | 饲料与动物营养、作物生产技术 |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职业经理人方向) |
国家级校内实践基地(名单不全)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园林园艺实训基地 |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 | 畜牧兽医生产性实训基地 |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 | 园艺技术、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 |
省示范专业 | 畜牧兽医、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 |
省重点专业 | 畜牧兽医、园林技术、作物生产技术 |
市重点和特色专业 | 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会计、软件技术 |
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园林工程技术、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水产养殖技术 |
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水产养殖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物 业管理、宠物养护与训导 |
市级重点教学实验(实训)室 |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繁育中心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农业气象 |
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 | 养禽与禽病防治 |
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养禽与禽病防治 |
省部级精品课程 | 农业气象、动物药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农业气象省级、园艺植物保护、动物微生物、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及生理学、植物保护、SQL Server 2000应用技术、动物解剖生理、盆景与插花艺术 |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植物化学保护、茶艺实务、养禽与禽病防治、乡土文化、园林历史与文化 |
市级精品课程 | 动物繁殖与改良技术、园林工程定额与预算、动物营养与饲料、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技术、中兽医防治、Flash动画制作、园林植物保护、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遗传与作物育种、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 |
省级精品课程共享课 | 动物解剖生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园艺植物保护 |
市级精品课程共享课 | 蔬菜生产技术 |
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名单不全) | 动物解剖生理、创办园艺企业 |
教学成果
据2024年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先后获全国农业职教成果一等奖、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四川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项目名称 | 获奖级别 |
---|---|
农业创客“113”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引园筑院、推院助园、链式融通:高职学校产教融合“成都模式”建构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涉农高职创新创业人才“1133”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少数民族地区情趣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农业职业经理人“半农半读、模块教学”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点面相济 三级联动赛孵贯通——涉农高职双创实践基地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文化引领 课赛融通对接“红旅”——涉农高职双创育人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面对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校企共育现代养猪人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四结合 三循环 三指导:高职水产养殖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三元联动巧拓资源精准培养现代农机工匠的创新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大师工作室集群的植物造型类乡村非遗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职畜牧兽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创新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职《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混合式+双向互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创新研究 | 省级高等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
农业高职学院创新教育体系研究 | 省级高等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高职英语教学分层推进的探索研究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高职园艺类专业“三位一体,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科教兴农,服务育人”研究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职园林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四段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MOOCs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我国民族地区涉农行业“定向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甘孜州为例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四型”教育模式 |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0年12月28日 |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为“第二届四川省文明校园”。 |
2021年4月22日 | 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
2021年7月 | 该校“畜牧兽医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49]”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
2022年5月4日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团委荣获“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建成10个科技创新平台。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综合试验站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 |
四川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成都市重点实验室 |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 |
成都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成都市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据2024年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近年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选育黑甜玉米、海棠红杏、大麦等一批农业新品种,取得四川山地乌骨鸡综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生猪健康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等技术成果,并转化大球盖菇、中兽药组合物等多项科研成果,科研到账经费1036万余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四川道地药材高产栽培、高山马铃薯脱毒快繁等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
据2021年7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官网显示,选育成功海棠红杏、啤酒大麦、黑甜玉米、苦瓜等一批农业新品种,产生经济效益近20亿元;近两年,学校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截至2023年2月,学校的各项专业基地与实践平台先后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遂宁市科技进步奖2项,选育玉米、苦瓜、大麦等新品种17个并获国家、省市审定(认定)证书,主持或参与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团体标准等8项。
年份 | 项目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
2018年 | 猪用中兽药新产品研发及应用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19年 | 猪用新型产乳酸芽孢杆菌合生元饲料添加剂开发与应用 |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20年 | 肉猪阶段性无抗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
2021年 | 四川山地乌骨鸡综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畜禽用抗菌中药复方和单体的筛选研究与应用 | ||
牛羊脑多头蚴病病原学及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 ||
2021年 | 四川省建设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研究 | 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成都市属高校发展情况报告 | 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
2022年 | 山地乌骨鸡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推广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
饲料大麦新品种优质高效绿色生产创新应用 | ||
2023年 | 阻断口岸主要动物疫病输入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近85万册,其中印刷体50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开通了计算机软件视频学习系统、银符在线考试系统、汇雅电子图书、超星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知识库、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三农致富经视频、国家农业数据共享中心、万方数据、万方视频资源、超星汇雅电子图书、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知网(CNKI)、畅想之星电子书等电子资源。
合作交流
据2024年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与中国500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希望现代牧业产业学院”“通威产业学院”;与蒲江天府农创园、成都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共建天府农创园特色水果产业学院、金堂食用菌产业学院;与南亚、东盟农业领域合作,开展老挝、缅甸、尼泊尔等国农业官员、农技人员、基层教师培训500余人,开发成都农技培训标准,努力实现“中国标准,澜湄适用”。学校与老挝北部农林学院共建老挝琅勃拉邦海外产业学院。与新希望六和、通威股份等“走出去”中资企业联合培养本土化人才40余名,在老挝进行四川水稻新品种试种和工厂化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截至2023年2月,学校牵头成立国际休闲农业丝路联盟,加入“国际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等。与英、法、美、日、丹麦、以色列等国院校开展交流合作,招收50余名东盟、中亚各国国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