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Nanj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属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所在地在南京市,是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中学,1950年,更名为南京市立财经学校。2002年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成建制由铁道部划转江苏省地方管理。2012年,苏州校区并入苏州大学。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2023年12月15日,牵头成立全国智能轨道交通自动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浦口和建宁路2个校区,占地面积1146亩,总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10337人,教职工604人,开办专业36个;截至2021年8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和4个教学部门。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和4个教学部门,开设36个专科专业。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
运输管理学院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旅游管理 |
通信信号学院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
机车车辆学院 |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车辆技术、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 |
供电与工程学院 | 铁道供电技术、供用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 |
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财税大数据应用、现代物流管理、铁路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 |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风景园林设计 |
智能工程学院 | 智能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 |
国际教育学院 |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604人,其中专任教师451人,具有“双师素质”人员比例为81.82%;有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1人、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培养对象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
类别 | 名称 |
---|---|
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 | 杨晓慧 |
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培养对象 | 杨晓慧 |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杨晓慧、段俊毅 |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1+X”证书试点专业1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个、省骨干专业5个、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双师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7门。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1个。
类别 | 名称 |
---|---|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重点专业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动车组检修技术 |
国家骨干专业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现代通信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会计 |
国家级实训基地 |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综合实训基地、高速铁路安全综合实训基地 |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动车组检修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实训平台 |
国家级双师培训基地 | 机车车辆专业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
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 | 《列车调度指挥》 |
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现代通信技术 |
江苏省品牌专业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机车车辆(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 |
江苏省特色专业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现代通信技术 |
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 |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群 |
江苏省骨干专业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江苏省省级实训基地 | 轨道运输综合实训基地、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实训基地 |
江苏省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 《列车调度指挥》、《列车调度指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会计原理与技能》《税费核算与申报》《市场营销》《铁路线路与车站》《客户端应用程序开发》《区间闭塞设备维护》《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维护》《动车组运用与管理》《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系统》《城市景观设计》 |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8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9项,全国行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集成共建、多岗联动——高速铁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从“订单班”到“地铁学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获奖级别 | 获奖时间 |
---|---|---|---|
与中国铁路同行一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王虹、钱闻明、徐令、何万一、杨盛钦 | 一等奖 | 2013年 |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开发与资源库建设一教育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 都国雄、陆建平、王顺林、徐冽、王涛 | ||
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 刘盛娘、徐国庆、李从峰、宋奇吼、薄宜勇 | 二等奖 | |
依托铁路行业的高职会计特色专业建设与研究 | 何华芬、李从峰、钱玉明、王晓梅、朱丽洁 |
合作交流
牵头搭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等4大国际合作平台,覆盖“一带一路”,订单招收培养沿线国家留学生,在埃及、老挝挂牌成立铁路海外培训基地,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承担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列车调度员岗位培训;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同承担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共同开展蒙内铁路职业岗位人员培训、合作编写全英文培训教材,服务中国铁路走出去。
截至2021年8月,学校与南京地铁联合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等江苏省内5家地铁公司共同签署了《城市轨道交通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实施“2+1”定向培养高职生教学计划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牵头成立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指导委员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单位,与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携手共建“和利时轨道交通产业学院”。
截至2021年8月,学校牵头筹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依托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高铁“出海”,向马来西亚输出中国高铁职业教育标准;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亚历山大一世皇帝交通大学合作开展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中俄合作办学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建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个,市厅级创新平台4个,市厅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 高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省部级创新平台 | 江苏省国铁轨道交通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厅级创新平台 | 南京国铁轨道交通电气工程中心、上海铁路局科研所南京工作站 |
注:表单不全 |
研究成果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完成纵向课题179项,其中,市厅级以上自然科学项目数量35项、哲社课题95项,承接企业横向课题196项,“四技服务”到账经费4358.3万元,拥有授权专利1541件(含发明专利78件);科技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7项,其中,上海铁路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高校哲学社会学类三等奖1项。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成果形式 | 项目类别 |
---|---|---|---|
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和机制研究 | 王虹 | 研究报告 系列论文 | 专题项目 |
天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 | 关明 | 系列论文 | 资助项目 |
江苏跨境电子商务系统评价一基子物流、结算及信用的多维视角研究 | 于正尉 | 系列论文 | 资助项目 |
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郭振桥 | 系列论文 | 指导项目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职完校"留守经历“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 | 魏冉 | 系列论文 | 指导项目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3.23万册、电子期刊9984类。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官网讯,浦口和建宁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46亩,总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
浦口主校区
该校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珍珠南路65号。
建宁路校区
该校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宁路65号,设有大学生创业园、南铁院金川科技园,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和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奖项 |
---|---|
2012年 | 2012年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
2016年 | 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
2016年 | 省级文明单位 |
2017年 | 江苏省高职院校后勤行业先进单位 |
2020年 | 2019年度无偿献血先进集体 |
2022年 | 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