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简称信大,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普通公办军事类高等院校,隶属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信大为正军级编制,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军队唯一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全军测绘导航人才培养主阵地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于1949年建校,由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先后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1年的军委无线电训练班、1932年红军学校测绘训练班、1931年红军总司令部机要训练班和1938年的军委日文训练班。信大于1950年9月开始本科教育,1981年1月成为中国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获得国家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信大率先开办中国第一个信息安全专业。
截至2023年6月,信大拥有各类实验室和教学训练场馆400余个,建有多个游泳馆、体育馆、地下射击场、汽车驾驶场、登封训练基地等训练场所。截至2024年2月,信大共有5个学院,开设29个本科专业,其测绘科学与技术是全军7个A+学科之一、中国一流学科。截至2023年9月,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4个博士后流动站。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2012年,学校率先设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构建起院士领衔、名师和青年拔尖人才为中坚的高层次人才方阵。
截至2024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建有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的学科专业体系,共有5个学院,开设29个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设置 |
信息系统工程学院(8个) | 网电指挥与工程、人工智能、水声工程、侦测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预警预测、侦测情报 |
地理空间信息学院(7个) | 地理科学、作战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导航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军事地理信息工程 |
密码工程学院(7个) | 保密管理、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密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3个) | 密码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据与目标工程学院(4个) | 无人系统工程、大数据工程、目标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
以上数据截止2024年2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现有2000余名教学科研人员,拥有博士生导师190余人、硕士生导师370余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相关专家7人,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5人。
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教师3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何梁何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和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12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9人、学科拔尖人才19人,4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4人被评为“全军资深翻译家”,2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3人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
类别 | 名称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高俊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家耀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军事地图制图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 |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 季新生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季新生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 钟智翔、张永生、祝跃飞、李智等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军队重点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测绘科学与技术荣获A+,是全军7个A+学科之一,是河南省唯一的A+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国家A级学科,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个学科也达到A级水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是全军最早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截至2023年9月,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4个博士后流动站。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学科 | 密码学、军事密码学、地图制图学和地理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等 |
军队(省级)重点学科 | 军事情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测绘科学与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等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军队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地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战场环境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数学、地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军兵种作战学、军事指挥学、军兵种作战指挥、战场环境、军事情报、军事密码、军事智能、军事装备学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军兵种作战指挥、作战指挥保障、军事训练与管理、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 |
教学建设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是兵种专业类、指技融合型高等教育院校,担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首批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军队唯一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军测绘导航人才培养主阵地、军队密码和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基地。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6月,毕业于信大的两院院士有15位,其中毕业于该校的中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两院院士约占该领域的三分之一。
学生类型 | 荣誉 | 获得人数/人次/人数/篇数 |
在校学生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6篇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 5篇 | |
全军(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69篇 | |
军队(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202篇 | |
“钟家庆”数学奖 | 1人 | |
国家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 3人 |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教社杯” | 1人 |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A-ST赛道冠军 | 1人 | |
全军军事建模竞赛特等奖 | 28次 | |
“兆易创新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 | 6次 | |
“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 | 3次 | |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 3人 | |
入围DEFCON Final世界总决赛 | 2次 | |
中国网安竞赛全满贯 | 2次 | |
TCTF、XCTF等国际网安联赛冠军 | 多次 | |
国际、中国各类学科竞赛一等奖以上 | 720余人次 | |
毕业学生 | 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 2人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 15位 | |
将军和省部级领导干部 | 超过100人 | |
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6月 |
质量工程
信大是解放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解放军唯一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全军测绘导航人才培养主阵地等。截至2023年6月,信大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测绘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为国内顶尖一流学科。还拥有5个以上国家特色专业、8门以上国家精品课程、3门以上军队优质课程。
截至2022年6月,大学的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 战略支援部队教学能力比武竞赛一等奖2项、 二等奖1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学科类型 | 专业 |
---|---|
国家特色专业 | 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密码与信息安全、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等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教学中心、军事测绘实验教学中心 |
中国顶尖一流学科 | 测绘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 时空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 |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工程中心 |
国家级创新中心 | 网络空间安全发展创新中心 |
军队重点实验室 | 军事测绘导航工程实验室、作战环境工程实验室、导航工程实验室等 |
省实验室 | 嵩山实验室 |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 网络空间态势感知实验室、网络密码技术实验室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军队重点科研项目3000多项,在巨型高速计算机研制、“中国天眼”FAST超级射电望远镜建设、载人航天、探月计划、量子信息、北斗导航、国家高速信息示范网等重大专项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大批成果在奥运及“两会”安保、国庆阅兵、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海外护航、联合军演、抗击疫情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国家自然科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5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0余项。
学术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建有全军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馆舍3万余平方米,内设战争影视厅、特色军事信息主题馆、红色VR体验区等,有馆藏图书35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3个,数字文献资源325TB。
学术期刊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是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公开发行,双月刊,128页,为全军军事学核心期刊。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源自1982年创刊的《教学与科研》,1991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该期刊报道和反映信息通信、密码、网络空间安全、电子对抗、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指挥管理等专业领域最新教学、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国家、军队网络信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网络信息事业发展服务。
合作交流
2015年,学校成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并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就深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签订协议,这一军民测绘深度合作将使新地图绘制周期缩减大半。
校友情况
姓名 | 备注 |
---|---|
陈左宁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孟祥斌 |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
王家耀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高俊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钱曾波 |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吴胜利 | 海军上将、海军司令员 |
沈荣骏 |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副总指挥、中国工程院士 |
于志坚 | “神舟五号”飞船地面测控系统总师 |
注:排名不分先后(截至2024年5月) |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 获奖名称 |
---|---|
2019年 | 军队重点建设院校 |
2017年 | 一流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示范项目 |
(截至2024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