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乐学院(TianjinConservatoryOfMusic)是由天津市政府举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培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教育学府,学校为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全国首批有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前身是1950年创办于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1959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留津部分)改称天津音乐学院。1973年,改称天津艺术学院。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天津音乐学院,分出美术部分另立天津美术学院。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占地148.71亩(99138.15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价值12244万元;设有13个教学系,开设11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在职专任教师263人,全日制在校学生共3189人。其中,本科生2722人,研究生408人,留学生7人。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系、基础课部、思政教学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开设11个本科专业。
院系 | 专业(方向) |
---|---|
音乐学系 | 音乐学(音乐学理论) |
音乐教育系 | 音乐学(音乐教育) |
艺术管理系 | 音乐学(音乐商务与音乐传媒)、音乐学(音乐批评) |
作曲系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作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指挥)、艺术与科技(电子音乐)、艺术与科技(音乐录音) |
钢琴系 | 艺术与科技(钢琴调律与修复) |
声乐系 | 音乐表演(美声) |
民族声乐系 | 音乐表演(民族声乐) |
民乐系 | 音乐表演(笛子)、音乐表演(笙)、音乐表演(唢呐)、音乐表演(二胡)、音乐表演(板胡)、音乐表演(民乐大提琴)、音乐表演(民乐低音提琴)、音乐表演(琵琶)、音乐表演(三弦)、音乐表演(扬琴)、音乐表演(古筝)、音乐表演(古琴)、音乐表演(阮)、音乐表演(柳琴)、音乐表演(民族打击乐)、音乐表演(管子) |
管弦系 | 音乐表演(小提琴)、音乐表演(中提琴)、音乐表演(管弦大提琴)、音乐表演(管弦低音提琴)、音乐表演(竖琴)、音乐表演(长笛)、音乐表演(单簧管)、音乐表演(双簧管)、音乐表演(大管)、音乐表演(小号)、音乐表演(长号)、音乐表演(圆号)、音乐表演(大号)、音乐表演(西洋打击乐)、音乐表演(管弦萨克斯管) |
钢琴系 | 音乐表演(钢琴) |
手风琴键盘系 | 音乐表演(手风琴)、音乐表演(双排键电子琴) |
现代音乐系 | 音乐表演(流行演唱)、音乐表演(爵士鼓)、音乐表演(古典吉他)、音乐表演(电吉他)、音乐表演(电贝司)、音乐表演(现代键盘)、音乐表演(电子手风琴)、音乐表演(现代萨克斯管)、音乐表演(爵士小号)、音乐表演(爵士长号) |
戏剧影视系 | 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舞蹈系 | 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 |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在职专任教师263人,返聘、外聘教师112人。在职和返聘教师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人,天津市特聘教授2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10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人,“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9人,“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人、第二层次人才16人;其他人才称号52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云仙、管文宁、陆金山等
天津市特聘教授:方建军、马梅
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张蓓荔、宋国生、赵振岭、陈锐、王建欣、周小静、刘文林、方建军、王建欣、杨海燕等
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李乐
天津市“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于萍丽、荀亮等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方建军、王红艺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于萍丽等
天津市级教学团队:艺术管理教学团队(2020年)、钢琴教学团队(2020年)、自弹自唱教学团队(2019年)、声乐教学与歌剧实践团队(2017年)、管弦教学团队(2015年)、手风琴教学团队(2013年)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3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天津市级精品课程6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音乐学、音乐表演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天津市品牌专业: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文化产业管理、舞蹈编导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舞蹈表演、表演、艺术与科技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舞蹈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中国音乐史、声乐演唱(美声) |
天津市级精品课程 | 西方音乐通史、西方音乐名作、中国音乐史、手风琴演奏、二胡演奏、小提琴演奏 |
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 中国传统音乐 |
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表演、手风琴合奏、弦乐室内乐 |
教学成果
2019-2020学年,学校各专业学生参加国际国内专业比赛共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157项,参与创作、表演的代表性作品15人次;入选天津市本科优秀毕业论文1篇,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
2019-2020学年,学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1132人。其中,包括参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2项、市级立项4项,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参赛项目29项。
2019-2020学年,学校教师编撰完成《音乐考古学通论》《津沽乐缘寻踪-天津近现代音乐史料研究》《广东音乐高胡曲选-余其伟演奏谱》《欧洲二重唱艺术歌曲选》《天津地区民间舞蹈探究》教材5部,7个项目获批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2021年,学校2个项目获批2021年天津市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手风琴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声乐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原创歌剧<岳飞> | 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创新型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项目实践的艺术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音乐专业公共基础课“视唱练耳”分级制本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音乐艺术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第六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音乐学写作课程分段式教学改革 | 第六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天津市级重点学科2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MFA)
天津市级重点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天津市级创新团队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所1个,设有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
省部共建实验室:田野考察试听数据实验室
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艺术创作与表演研究中心
天津市级创新团队:音乐创作与研究创新团队(明言)
校级研究所:天津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2019-2020学年,学校教师发表论文46篇,出版专著、译著15部,承担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重大项目,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重大问题研究》的子课题《中国歌剧批评研究》,完成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8月,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的乐谱、图书、视听资料及期刊等各种实体文献总量为341794册(盘),包含纸质图书278654册,其中,中文及英、俄、德、日、法等外文乐谱共68099册,中外文专业理论及普通图书210555册,唱片50532张,录音带12608盘,中外文期刊247种;有天津高校共享中外文数据库24个、使用数据库26个、引进数据库9个、自建数据库22个。
艺术期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设有名家讲坛、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传统音乐、音乐批评、音乐美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理论、戏剧理论、学术资讯等主要栏目,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含扩展版)收录。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美国摩海德大学、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奥地利安东布鲁克纳艺术大学、佩鲁贾音乐学院签署校际交流协议;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音乐舞蹈学院合作开展师生教学互访,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展美国现代舞体验课示范教学,与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密苏里大学及英国约克大学等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实现学分互认;与柏林艺术大学共同合作参演第18届“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
2022年5月,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授予天津音乐学院手风琴键盘系团总支、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团总支“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