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中国-匈牙利两国政府项目“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和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始于1954年创建的黑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黑龙江中医学院成立;1996年5月3日更名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并入。

截至2023年3月,学校下设16个学院、14个附属医院(4个直属)、1个中医药研究院、1个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26个教学医院和70个实习基地,设有27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4068人(校本部837人),有专任教师1140人。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4068人(校本部837人),有专任教师1140人,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61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龙江科技英才2人,龙江学者1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王喜军、李 冀、周亚滨、唐 强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王喜军

国医大师:段富津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带头人
获评时间
中药鉴定学教学团队
王喜军
2010年
方剂学教学团队
李冀
2009年
中药化学教学团队
匡海学
2008年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3月,学校下设16个学院、14个附属医院(4个直属)、1个中医药研究院、1个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26个教学医院和70个实习基地,开设2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法等5个学科门类。

专科专业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位授予门类
学院
医学实验技术
四年
理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中医学
五年
医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中西医临床医学
五年
医学
护理学
四年
理学
社会工作
四年
法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古典文献学
四年
文学
市场营销
四年
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管理学
医学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
四年
理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应用心理学
四年
理学
制药工程
四年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药学
四年
理学
药物制剂
四年
理学
中药学
四年
理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
四年
理学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药物分析
四年
理学
针灸推拿学
五年
医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康复治疗学
四年
理学
专科专业
专业设置情况
所属学院
护理、中医学(美容、临床、保健、肛肠)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药、中药制药技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医疗美容技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和针灸推拿学)和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中医学)建设点。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本科专业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心理学、制药工程、药物分析、中药制药等4个本科专业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6门、省精品课程22门;获首届国家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1部,首届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特等奖1部、一等奖3部、二等奖3部;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学校两次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曾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5项。教学实验中心为全国中医药院校首批确定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药物制剂、针灸推拿学

国家精品课程:方剂学、中药化学、金匮要略、中药鉴定学、中国医学史、中药药剂学、美容保健技术、中医妇科学

省级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中国医学史、方剂学、中药化学、金匮要略、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医基础理论、神经定位诊断学、康复医学、伤寒论、中药药理学、中医内科学、美容保健技术、中药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

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学科建设

研究生教育

学校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院校,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1984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开展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1995年开始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1987年开展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1994年招收了全国第一位中医学博士后,1996年设立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确定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具有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办了本硕连读七年制中医学专业;2008年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硕连读、在职申请学位以及博士后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培养的博士撰写的论文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学科概况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31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

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中医妇学、中医内科学(培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金匮要略学科、中医史学学科、方剂学学科、中医心病学学科、中医血液病学学科、中医老年病学学科、中医内分泌病学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皮肤病学学科、中医眼科学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中医康复学学科、针灸学学科、推拿学学科、中药鉴定学学科、中医康复学学科、临床中药学学科、中药炮制学科学、中医预防医学学科(培育)、中医药工程学学科(培育)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中药创新药物学科群、中药学一级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药学一级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中医外科学学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

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剂学、生药学、中药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康复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和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护理学

国际交流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历教育资格,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医学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与交流,学校长期国际合作项目140项,接受国外来访学者500多人,培养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000多人。多次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中俄药学论坛”、二届中匈双边医药学术研讨会及首次中德睡眠研究学术讨论会,开办“龙江中医讲坛”。该校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在英国伦敦创办的世界首家中医孔子学院连续五次被评为“先进孔子学院”称号,2012年4月李长春出席该校中医孔子学院成立5周年庆典。2014年3月该校与美国中药联商会合作创办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正式成立,成为全球首个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的机构。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终止办学。


学术研究

研究平台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中心1个、重点研究室3个、三级实验室10个;有黑龙江省工程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10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2个;有科技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药质量分析研究室、中药现代给药系统研究室、细胞生物学研究室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针灸临床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中药血清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学校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曾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4332项,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及课题5项、863计划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88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8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于2000年至2020年间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

奖项
项目
第一作者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匡海学
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人工种植龙胆等药用植物斑枯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王喜军
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辽东楤木的研究及应用
匡海学
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针刺项颈部腧穴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应用研究
高维滨
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实施
王喜军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2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有各类纸质资源150余万册,数据库50余个,基本实现了“保证中医药学科,兼顾医学相关门类,关注学校新增专业,满足医、理、文、工、管多学科发展需求”的资源建设目标。古籍阅览室收藏有《四部经典》、《婴童百问》、《妇人大全良方》、《备急千金要方》等珍贵古籍,其中(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宋)宋兆改误《重广补注黄帝内经》二十四卷本被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二级古籍乙等)。

学术期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杂志社承担《中医药学报》、《中医药信息》、《针灸临床杂志》三种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 三刊均被收录为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医药学报》创刊于1973年,为大型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办刊,为国际连续出版物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及省优秀科技期刊,并多次入选国际书展。为中国国内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荣誉标识。2003年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和《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中医药信息》创刊于1984年,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是全国创刊最早,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学术信息综合性刊物之一,国际连续出版物,国家自然科学I类期刊,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3年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期刊。

《针灸临床杂志》创刊于 1984年,是中国国内唯一以针灸临床为主的学术期刊,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办刊、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协办。该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国内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创办时间
1954年
所属地区
黑龙江
学校类别
医药类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一本
提档线
-
院校代码
10228
学校特色
-
学校官网
http://www.hljucm.net
学校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