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双一流、211工程、教育部直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111计划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简称地大,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创始成员。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占地总面积147435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385752.04平方米;设有23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员工336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1040人;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4月。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有23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4个专业学位类别授予权。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综合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工程学进入前1‰。

序号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

年限

学位授予

门类

专业类

学院

备注

1

070901

地质学

四年

理学

地质学类

地学院

兼有第二学士学位

2

070902

地球化学

四年

理学

地质学类

地学院


3

081403

资源勘查工程

四年

工学

地质类

资源学院

兼有第二学士学位

4

081502

石油工程

四年

工学

矿业类

资源学院


5

070302

应用化学

四年

工学

化学类

材化学院


6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材料类

材化学院


7

080403

材料化学

四年

工学

材料类

材化学院


8

0811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四年

工学

水利类

环境学院


9

081404T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地质类

环境学院


10

082502

环境工程

四年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学院


11

071001

生物科学

四年

理学

生物科学类

环境学院


12

070601

大气科学

四年

理学

大气科学类

环境学院

2016备案通过

13

081001

土木工程

四年

工学

土木类

工程学院


14

081005T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四年

工学

土木类

工程学院

2018备案通过

15

082901

安全工程

四年

工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学院


16

081401

地质工程

四年

工学

地质类

工程学院


17

081402

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工程)

四年

工学

地质类

工程学院



081402

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

四年

工学

地质类

地空学院


18

070801

地球物理学

四年

理学

地球物理学类

地空学院


19

070903T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地质学类

地空学院


20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工学

机械类

机电学院


21

080205

工业设计

四年

工学

机械类

机电学院


22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电子信息类

机电学院


23

080703

通信工程

四年

工学

电子信息类

机电学院


24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管理学院


25

120103

工程管理

四年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管理学院


26

120201K

工商管理

四年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经济管理学院

兼有第二学士学位

27

120202

市场营销

四年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经济管理学院


28

120203K

会计学

四年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经济管理学院


29

020101

经济学

四年

经济学

经济学类

经济管理学院

兼有第二学士学位

30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

经济管理学院


31

120901K

旅游管理

四年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

经济管理学院


32

071201

统计学

四年

理学

统计学类

经济管理学院


33

050201

英语

四年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外语学院


34

070501

地理科学

四年

理学

地理科学类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5

070502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四年

理学

地理科学类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6

080902

软件工程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类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7

081201

测绘工程

四年

工学

测绘类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8

081202

遥感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测绘类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9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四年

理学

地理科学类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40

081205T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测绘类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7备案通过

41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理学

数学类

数理学院


42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理学

数学类

数理学院


43

070201

物理学

四年

理学

物理学类

数理学院


44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四年

教育学

体育学类

体育课部


45

080410T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四年

工学

材料类

珠宝学院


46

130504

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

四年

艺术学

设计学类

珠宝学院


47

050302

广播电视学

四年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艺媒学院


48

130202

音乐学

四年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

艺媒学院


49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艺术学

设计学类

艺媒学院


50

130503

环境设计

四年

艺术学

设计学类

艺媒学院


51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艺术学

设计学类

艺媒学院

2016备案通过

52

030101K

法学

四年

法学

法学类

公管学院


53

120404

土地资源管理

四年

工学

公共管理类

公管学院


54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公管学院


55

120402

行政管理

四年

管理学

公共管理类

公管学院

兼有第二学士学位

56

082306T

土地整治工程

四年

工学

农业工程类

公管学院

2020备案通过

57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马克思主义学院


58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类

计算机学院


59

080903

网络工程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类

计算机学院


60

080904K

信息安全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类

计算机学院


61

080908T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类

计算机学院

2014备案通过

62

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类

计算机学院

2018备案通过

63

080907T

智能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类

计算机学院

2019备案通过

64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工学

仪器类

自动化学院


65

080801

自动化

四年

工学

自动化类

自动化学院


66

070701

海洋科学

四年

理学

海洋科学类

海洋学院


67

081902T

海洋工程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海洋工程类

海洋学院

2018备案通过

法学:2个 工学:34个 管理学:8个 教育学:1个 经济学:2个 理学:13个 文学:2个 艺术学:5个(https://www.cug.edu.cn/xkjs/xkzl.htm)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225人,其中教师187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10人,教授520人,副教授927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3人(领军人才9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两院院士
赵鹏大
殷鸿福
於崇文
莫宣学
郝芳
翟裕生
李曙光
金振民
王成善
成秋明
王焰新
谢树成
孙友宏
邓军

国家级教学团队
地史古生物学教学团队
龚一鸣
矿产(能源)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
王华
工程地质学教学团队
唐辉明
地球化学教学团队
张宏飞
矿物岩石学教学团队
马昌前
地下水与环境教学团队
王焰新

学科建设

学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4个专业学位类别授予权。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综合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前1‰。

2005年,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在文科博士点申报方面取得了突破。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被评为A+档,A+学科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22位。中国地质大学共有34个学科参加评估,12个学科排名前30%,其中,2个学科为A+档,2个学科为B+档,8个学科为B档。

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集团《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2020年3月12日数据更新显示,中国地质大学社会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这是继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学科之后,中国地质大学第7个进入ESI全球机构排名前1%的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重点学科
级别
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湖北省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地理学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设计学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截至2020年6月)
学科门类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自设学科代码
自设学科名称
授权级别
02 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
一级学科
03 法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级学科
07 理学
0707
海洋科学
---------
一级学科
0708
地球物理学
---------
一级学科
0709
地质学
0709Z1
宝石学
一级学科
0709Z2
地球生物学
0709Z3
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
0709Z4
水文地质学
08 工学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Z1
现代数学与控制理论
一级学科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
0814
土木工程
---------
一级学科
0815
水利工程
0815Z1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0815Z2
水文气候学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
一级学科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8Z1
资源产业经济
一级学科
0818Z2
资源与环境遥感
0818Z3
地学信息工程
0818Z4
地质装备工程
0818Z5
控制系统与工程
0818Z6
军事地质学
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一级学科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Z1
资源与环境化学
一级学科
0830Z3
环境规划与设计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
12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
1204
公共管理
---------
一级学科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学科门类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自设学科代码
自设学科名称
授权级别
02 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
03 法学
0301
法学

一级学科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级学科
04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

一级学科
0402
心理学

一级学科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二级学科
05 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
0503
新闻传播学

一级学科
07 理学
0701
数学

一级学科
0702
物理学

一级学科
0703
化学

一级学科
0705
地理学

一级学科
0706
大气科学

一级学科
0707
海洋科学

一级学科
0708
地球物理学

一级学科
0709
地质学
0709Z1
宝石学
一级学科
0709Z2
地球生物学
0709Z3
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
0709Z4
水文地质学
0710
生物学

一级学科
08 工学
0802
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Z1
信息安全
一级学科
0814
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
0815
水利工程
0815Z1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0815Z2
水文气候学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8Z1
资源产业经济
一级学科
0818Z2
资源与环境遥感
0818Z3
地学信息工程
0818Z4
地质装备工程
0818Z5
控制系统与工程
0818Z6
军事地质学
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级学科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Z1
资源与环境化学
一级学科
0830Z2
资源生物与生态技术
0830Z3
环境规划与设计
0835
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12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1202
工商管理

一级学科
1204
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
13 艺术学
1305
设计学

一级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
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土木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水利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安全科学与工程
海洋科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学校已建成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52门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2004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湖北省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学校与中国科学院9家科研院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组建了“科教战略联盟”,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校设立了“李四光学院”和地球科学“菁英班”,致力于培养地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远程继续教育学院连续多年在教育总评榜中被评为“十佳网络教育学院”。

国家级精品课程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
古生物学
地史学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基础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
结晶学及矿物学
岩石学
构造地质学
岩土钻掘工程学
管理学
变质地质学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单位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基于自然景观资源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余瑞祥
艺媒学院
教育部
2009
工商管理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严良
经管学院
教育部
2007
国家级特色专业

项目名称
单位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第一批特色专业 [35]
地质学
地学院
教育部
2007
煤及煤层气工程
资源学院
教育部
2007
安全工程
工程学院
教育部
2007
第二批特色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资源学院
教育部
2007
第三批特色专业
地球物理学
地空学院
教育部
2008
勘查技术与工程
工程学院
教育部
2008
第四批特色专业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珠宝学院
教育部
2009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环境学院
教育部
2009
第六批特色专业
地球化学
地学院
教育部
2010
环境工程
环境学院
教育部
201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固体矿产勘查实验教学中心
口店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中心

国际合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著名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成立了由学校牵头,斯坦福大学、麦考瑞大学、香港大学等十所世界知名大学组成的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在地学领域开展资源共享、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900余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与会的境外专家每年400余人次。学校3个项目被列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工程”),以学校为支撑建立了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建成了“中匈联合环境科学与健康实验室”和“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等六所国际科研合作中心。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43位。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持的“973”项目及专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殷鸿福院士主持完成的确定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国际标准)的科技成果荣获“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的殊荣。

学校师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杂志Nature上发表论文4篇,Science 1篇。5年来,学校共有50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收录,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和CSSCI。

科学研究始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引领行业科技发展,培养和输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学校作为唯一高校参与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拥有军工项目科研生产完整资质,成立了2个“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预研分中心,参与了“嫦娥工程”月球探测数据处理和月球应用研究,自主研发的MAPGIS软件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搜救。学校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学校及时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奔赴灾区,为灾区预防次生灾害、做好灾后重建与城镇选址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学校拥有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国家级科研平台
名称
类别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中心
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科技部国合基地
地球深部钻探与深地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底,图书馆馆藏达160余万册,其中地学类图书35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14个(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CI、EI)。为师生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

学术期刊

《地球科学一一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EI》、《CA》、(Pж)、《CBST》、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美、德的《地球科学光盘数据库》以及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湖北省优秀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CA》、《GeoRef》、《PЖ》收录,已进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是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大学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工程地球物理类专业学术期刊。

《安全与环境工程》:本刊被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入网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

《宝石和宝石学》: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获得荣誉

2019年8月5日,获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9月1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编钟艺术。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1年12月10日,在第十届全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管理职业技能竞赛中,Aaaanber团队获得安全卫士团队赛二等奖,刘善、邵瑞烽获得安全卫士个人赛二等奖。

2022年4月11日,该校团委入选“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工)委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

校园景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其他特色包括:地大隧道、化石林等。

逸夫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1982年在武汉重建。2001年,中国地质大学获邵逸夫基金资助,建设新博物馆大楼,新馆总投资5000余万元,于2003年落成,2005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新建后的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近五千平方米,是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也是中国内地高校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200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风景旅游区,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为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达3万余件,其中珍贵罕见的馆藏珍品近3000件,包括体长10.5米、体高6.1米的恐龙化石珍品——黑龙江满洲龙化石;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的鱼龙化石之王——梁氏关岭鱼龙化石;面积达15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等。

地大隧道

地大隧道连接校园西区与北区,呈为直线型,全长333米,净空高4.5米,洞宽6米。该隧道投资600多万元,于2003年6月动工,并与当年完工。校区内建隧道的高校,地大还属第一个,此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来往南北校区,因为西区北区之间往来不用再绕行南望山。地大隧道是地大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一条实用型通道。夏天的隧道,由于没有阳光直射,里头特别阴凉。

化石林

化石林始建于2002春季,占地1500平方米,由70多株产于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地的硅木化石组成。


创办时间
1952年
所属地区
湖北省
学校类别
综合类院校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一本/艺术类一本
提档线
400-500分
院校代码
10491
优势专业
经济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宝石及材料工艺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
学校特色
双一流/211/教育部/重点
学校官网
http://www.cug.edu.cn
学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