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工程(Intelligent Sensing Engineering)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身心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培养能够解决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健康、智能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行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别:仪器类
开设时间:2020年
中文名称:智能感知工程
外文名称:Intelligent Sensing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303(080303T)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有新专业“智能感知工程”。
专业介绍
智能感知工程是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应运而生的一门新专业。本专业主要解决工业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医疗、智能环保和智能家居等智能社会发展中迫切需求的新一代信息获取技术。
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信息感知技术、信息转换技术、分布式传感技术、数据采集与前端存储及处理技术、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可见光信息传输技术、数据与网络接口技术、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和工程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快速发展,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将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
课程介绍
主要课程:在学科基础阶段,主要学习数学、电子电路、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微机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专业课程基于智能传感与智能测控,设置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感知系统设计基础、智能感知系统课程设计、智能感知工程项目实践等课程。
主干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视觉感知与图像处理、智能检测与传感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机器学习算法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智能感知系统设计、智能机器人技术。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机器人等相关行业从事智能感知与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测试、项目管理和运行维护等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新企业及科技公司等。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北京科技大学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天津大学 | - | 5.0 (1人) | 5.0 (2人) | 5.0 (1人) | 5.0 (1人) |
中北大学 | - | - | - | - | - |
太原理工大学 | - | - | - | - | - |
吉林大学 | - | - | - | - | - |
长春理工大学 | - | - | - | - |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 - | - | - | - |
燕山大学 | - | 0.0 (0人) | 5.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 - | - | - | - |
东南大学 | 5.0 (5人) | - | - | - | - |
江苏科技大学 | - | - | - | - | - |
江苏科技大学 | - | - | - | - | - |
中国计量大学 | -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 | -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 | - | - | - | - | - |
安徽工业大学 | - | - | - | - |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 0.0 (0人) | 5.0 (1人) | 5.0 (1人) | 5.0 (1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 | - | - | - | - |
南阳师范学院 | - | 0.0 (0人) | 5.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湖北大学 | - | - | - | - |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 - | - | - | - |
重庆大学 | - | - | - | - | - |
西南石油大学 | - | 5.0 (1人) | 5.0 (2人) | 5.0 (1人) | 5.0 (1人) |
西安文理学院 | - | 0.0 (0人) | 5.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 | - | - | - | -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 | - | - | - | -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 | - | - | - | - |
南阳理工学院 | - | - | - | - | - |
西安邮电大学 | - | - | - | - | - |
黄河科技学院 | - | - | - | - | - |
山西工学院 | - | - | - | - | -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 | - | - | - | -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 | 0.0 (0人) | 5.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深圳技术大学 | - | - | - | - | -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