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信息工程(Marin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物理与信息感知、海洋传感器与海洋信息获取、海洋电子系统开发和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海洋智能设备与系统开发、海洋信息技术应用、海洋信息系统设计,以及从事海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别:电子信息类
开设时间:2020年
中文名称:海洋信息工程
外文名称:Marin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718(T)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海洋信息工程专业是利用声、光、电、磁等信息载体,实现对海、在海、为海观测、探测和监测的新兴工科专业,主要探索与研究海洋信息源机理和物理场规律、科学先进的认知途径、前沿深入的信息挖掘处理与应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研制相关的海洋信息传感器、计量装置和处理与决策系统。
专业着重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备海洋物理与信息感知、海洋传感器与海洋信息获取、海洋探测技术与系统和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海洋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
开设概况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有新专业“海洋信息工程”。
主干课程
海洋学、海洋信息学、水声学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程序算法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子系统设计、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专业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基础等。
专业核心课: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海洋通信网络、通信电子线路、海洋传感技术、海洋光电技术、水声技术等。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学习数据库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fpga数字系统设计、海洋数据可视化图形编程等嵌入式软件开发相关技术等。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海洋信息工程与技术企事业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与海洋电子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海洋探测技术应用、电子设备维护等相关的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是宽口径就业。既可以在以海洋信息为特色,海洋工程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也可以在从事通信、智能电子信息系统的电子信息类企事业单位工作,从事系统设计与集成、硬件选装与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与项目管理、教学等工作;同时具备向研究应用型高端人才(硕士)发展潜力。
就业前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海洋战略的重视,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海洋信息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海洋信息工程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其战略需求不断增加。而且随着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这为海洋信息工程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技术手段。
海洋信息工程是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海洋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这种跨学科的特点使得海洋信息工程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不断推动相关领域的融合创新和发展。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4.9 (8人) | 0.0 (0人) | 5.0 (2人) | 0.0 (0人) | 0.0 (0人) |
东南大学 | - | - | - | - | - |
江苏科技大学 | - | - | - | - | - |
闽江学院 | - | - | - | - | - |
齐鲁工业大学 | - | - | - | - | - |
江苏海洋大学 | - | - | - | - | -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 | - | - | - | - |
国防科技大学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