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宽口径专业,以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外语水平,掌握电子、通信计算机方面的学科基础知识,能从事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变换技术、微电子设备的设计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别:计算机类
中文名称: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外文名称: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909(T)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在特设专业中设置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09T。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09T,属计算机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概况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属于前沿的工程学科,主要教授电子信息和计算机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外,本专业提供全面的实验课程以及大量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同时,借助深圳在互联网、通信技术、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优势,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与业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并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专业分为两个专修方向:
计算机工程专业介绍
计算机工程侧重于计算机系统实践与应用,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安全等专业技术内容,提供前沿产业领域选修课程,包括人机交互、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游戏设计与开发、区块链/Web3、元宇宙、云计算、嵌入式系统、物联网、互联网与移动计算等。
电子工程专业介绍:
电子工程主要必修课程包括电路理论及实验、信号与系统、微处理器、通信原理、数据结构等。此方向在电路与器件、通信与网络、信号处理与信息安全等多个发展领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包括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集成电路、信号处理、机器人应用等。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80学分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二、业务方面
2.1)掌握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2)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2.3)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或研究探索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2.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2.5)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2.6)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2.7)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该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体育方面: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等。课程体系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进而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约占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15%,实践约占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30%。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方法,为学生表述工程问题、选择恰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类课程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能够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企业或行业专家有效参与。
理论课程
通识类知识
通识类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和自然科学类两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基本内容;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包括高等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结构、力学、电磁学、光学与现代物理的基本内容。
学科基础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被视为专业类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系统能力等专业基本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教学内容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
专业知识
该专业核心课程示例如下:
示例一:电子导论、计算机编程导论、离散结构、模拟信号处理、计算机系统和编程、数据结构、数字系统实验、概率论在工程上的应用、计算机系统工程、计算机组成与设计、场与波。(示例院校:浙江大学)
示例二: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及算法、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示例院校:西南石油大学)
示例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模式识别原理与应用、单片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等。(示例院校:武汉东湖学院)
实践教学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年总的实验当量不少于2万行代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到各类工程单位实习或工作,取得工程经验,基本了解本行业状况。
实验课程:包括软、硬件及系统实验。
课程设计:至少完成2个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内容不应重复;教师与学生每周进行交流,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控制;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与论文答辩应有相应的文档。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可报考应用经济学、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硕士专业。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邮电、通信、金融、电力部门以及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还可以在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主要职位:
系统分析师、嵌入式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系统架构师、单片机软件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等。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沈阳工业大学 | - | 0.0 (0人) | 4.5 (2人) | 0.0 (0人) | 0.0 (0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4.9 (119人) | 4.1 (36人) | 3.5 (39人) | 3.7 (35人) | 4.1 (31人) |
浙江大学 | - | 0.0 (0人) | 1.0 (1人) | 0.0 (0人) | 0.0 (0人) |
汕头大学 | - | 5.0 (1人) | 5.0 (1人) | 5.0 (1人) | 5.0 (1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 2.1 (9人) | 2.6 (14人) | 2.6 (9人) | 2.1 (8人) |
武汉东湖学院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广州软件学院 | - | 0.0 (0人) | 4.2 (5人) | 3.0 (2人) | 3.5 (2人)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 - | 0.0 (0人) | 5.0 (2人) | 0.0 (0人) | 0.0 (0人)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4.7 (6人) | 0.0 (0人) | 2.0 (1人) | 2.0 (1人) | 2.0 (1人)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 | - | - | - | -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 | - | - | - | -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 - | 0.0 (0人) | 4.9 (14人) | 5.0 (7人) | 5.0 (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