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设计与工程_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

美考君
2024-10-25
来源:52艺考网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Aircraft Design and Engineering)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包括飞行器总体、结构、外形的设计等,涉及数学、力学、机械学等相关领域,进行飞行器设计、飞行器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行器故障诊断及维修等。常见的飞行器有: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载人飞船、火箭等。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jpg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别:航空航天类

中文名称: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外文名称:Aircraft Design and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2002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概述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是指飞行器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最终的目的是设计出先进的飞行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飞行器总体、结构、外形的设计等,涉及数学、力学、机械学等相关领域,进行飞行器设计、飞行器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行器故障诊断及维修等。它是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制造的先导,包括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深空探测器和运载火箭、宇宙飞船、空间站等空间飞行器及导弹的设计等,分为航天方向与航空方向。常见的飞行器有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载人飞船、火箭等。轰动世界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神舟飞船等,都是本专业的杰作。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38年,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学科核心专业。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 “航空领军人才”,全面掌握不断拓展的航空航天领域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

本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色专业、卓越计划首批试点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信部重点专业、国防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始终处于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领跑地位。

该专业覆盖面广,知识体系完整;师资力量强,实力雄厚,是西北工业大学的优势专业,龙头专业。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该专业重视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多年来培养了20家族三总师:杨伟院士、唐长红院士和邓景辉总师等为代表的航空领域60%的型号、专业总师、副总师,培养了一大批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和其它国防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和山东半岛航空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能够适应飞行器设计制造产业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扎实的飞行器设计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知识,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飞行器设计及通用机械设计领域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零部件设计、结构强度分析、制造工艺及维修性设计、相关技术研发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经过 5 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和职业锻炼,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 1: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飞行器设计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使用现代工具解决飞行器和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计算分析、使用维护等工程实际问题,胜任所从事的岗位职责;

目标 2: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悉民航领域的相关标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文化、健康、安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坚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目标 3: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工作团队中具备组织协调与合作管理的能力,能通过多手段对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交流。

目标 4:熟悉工程项目管理流程,能够将经济决策方法运用到飞行器和相关产品的系统设计、产品开发、技术应用、现场管理等工作中,具备成本分析、流程管理、效益预测等方面的能力。

目标 5: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适应飞行器设计技术进步和民航产业发展需求的变化,以应对未来数字化革命带来的新挑战。


课程体系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与系统、飞行器结构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设计研究所、制造公司、民航公司、军队及其他相关企业从事航空和航天飞行器设计、飞行器控制与信息、适航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工作,或者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和军队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和技术管理工作。

考研方向

飞行器设计、航空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天工程、流体力学。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推荐指数
专业满意度
综合情况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7 (274人)3.9 (77人)4.4 (81人)3.8 (78人)3.5 (70人)
北京理工大学4.8 (74人)4.7 (30人)4.7 (33人)4.7 (30人)4.7 (28人)
中国民航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4.8 (206人)4.1 (73人)3.7 (78人)3.7 (72人)3.4 (71人)
太原理工大学-3.0 (1人)1.0 (1人)3.0 (1人)2.0 (1人)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4.5 (28人)4.2 (29人)4.4 (29人)4.4 (27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4.6 (375人)4.3 (144人)4.3 (150人)4.1 (142人)4.1 (135人)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4.8 (298人)4.2 (195人)4.2 (198人)4.2 (191人)3.2 (182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4.2 (146人)3.8 (151人)4.0 (145人)4.2 (143人)
复旦大学-4.0 (13人)3.9 (14人)3.6 (12人)3.8 (12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8 (264人)4.1 (147人)4.3 (163人)4.2 (137人)3.6 (134人)
南京理工大学4.7 (35人)4.1 (15人)4.2 (17人)4.5 (14人)4.6 (13人)
浙江大学-4.1 (39人)4.3 (42人)4.2 (38人)3.6 (39人)
厦门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4.8 (371人)3.7 (135人)3.7 (156人)3.6 (132人)3.6 (129人)
山东航空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4.9 (114人)4.3 (59人)4.0 (69人)4.1 (51人)3.4 (50人)
华中科技大学-3.5 (2人)3.8 (4人)3.0 (2人)3.0 (2人)
西南交通大学-0.0 (0人)4.0 (1人)0.0 (0人)0.0 (0人)
重庆交通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3.9 (105人)3.7 (108人)3.6 (104人)3.4 (103人)
西北工业大学4.8 (987人)4.4 (746人)4.4 (760人)4.3 (747人)4.1 (741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5.0 (5人)5.0 (3人)5.0 (3人)5.0 (2人)5.0 (2人)
西安航空学院-----
汉口学院-----
安阳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
陆军工程大学-----
海军航空大学-----


阅读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相关推荐
1  /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