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药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临床药学专业是研究药物防病治病的有效性、安全性与合理性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治疗疾病的临床规律、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物评价、药学监护、药物配伍与禁忌等
学科门类:医学
专业类别:药学类
中文名称:临床药学
外文名称:Clinical Pharmacy
专业代码:100703(TK)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临床药学专业位列其中,专业代码为100808S(专业代码后带“S”的表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
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临床药学专业与药学、药物制剂、药事管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海洋药学六个专业共同组成药学类专业,为医学门类专业。临床药学专业代码由100808S变更为100703TK。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临床药学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为5年。
2020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药学类专业在原基础上增添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中临床药学为医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00703TK,属药学类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为5年。
设置背景
临床药学是指药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积极建立临床药师制,提升药学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是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迫切需要。原卫生部等单位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明确了医疗机构中临床药师的概念、工作职责和医院中临床药师的配备数量要求等。因此,为医疗机构培养和输送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中国医药院校重要任务之一。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化学、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健全人格、较高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懂医精药的药学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济宁医学院)
该专业培养具备临床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思维,能够从事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学位与学制
学制:5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建议总学分:180~200学分(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
思想政治和德育要求
学生应达到国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意识、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业务知识要求
(1)掌握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化学、生物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
(2)掌握与临床合理用药相关的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熟悉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与临床处置方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4)掌握药物在人体正常状态及疾病状态下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规律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5)掌握临床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6)掌握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7)掌握药物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及药事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
业务技能要求
(1)具备全面、系统、正确地收集患者信息以及规范书写药历的基本技能。
(2)具备运用循证药学的理论,收集和评价药物情报,提供药物信息服务的基本技能。
(3)具备审核处方(用药医嘱)、调配处方,进行用药指导的能力。
(4)具备合理用药所需要的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等临床药学服务的能力。
(5)具备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药物利用评价的能力。
(6)具备与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
(7)具备对患者和公众进行药品基本知识宣传、合理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的能力。
(8)具备检索和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
(9)具备理论联系实际与创新拓展的能力。
体育要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践课程、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
理论课程
通识类课程
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课程的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学科基础类课程
涵盖化学类、生物学类、临床医学类、药学类课程。主要包括:
基础化学课程群(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可单独授课或合并授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物分析、生物药剂学、临床医学课程群(含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与技巧等。
各高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其他相关的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等。
实践教学
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包括化学类、生物学类、医学基础类与药学类专业课的实验课、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学时比不低于0.8:1,或实践课程总学时不少于600学时。
见习
见习应在医院病房、医院药房、社区药房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中完成,见习时间不少于2周。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由药学部门实习和临床实习两部分组成。实习时间不少于42周。其中药学部门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带教药师每人指导学生数不超过3人。临床实习时间不少于30周。临床实习选择3个及以上临床专科,优先选择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每个专科实习时间不少于6周。临床实习由符合资质的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共同组成带教组进行教学指导,每个带教组指导学生数不超过3人。临床实习要求开展临床药学教学查房。各专科实习结束时,应对实习生进行出科考核并评定成绩。
各高校可根据培养目标选择毕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毕业实习报告(包括案例报告、专题报告等)或二者结合的形式进行毕业考核。其中毕业实习报告要求以学位论文的格式提交,并进行答辩。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参与由医院或社区等组织的,与医疗、用药等相关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患者的心理和需求的理解。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该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及安全用药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理,熟悉新药开发研制基本流程和技能,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药学研究的融药学与医学为一体复合型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考研方向
生物与医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就业方向
药房管理/药剂师、事业单位人员、临床研究员、药品研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