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技术(Dental Medicine Technology)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修业年限四年。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口腔修复、口腔矫形、面部整容等。例如:口腔内错牙合畸形的矫正,义齿的加工和安装,断齿的修复等。
学科门类:医学
专业类别:医学技术类
中文名称:口腔医学技术
外文名称:Dental Medicine Technology
学科代码:101006(K)
修业年限:四、五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口腔医学专业位列其中,属口腔医学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00401。
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口腔医学专业代码由100401变更为100301K。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口腔医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2020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版)》,口腔医学专业为医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00301K,属于口腔医学类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学制为五年。
设置背景
口腔医学教育是培养从事口腔医疗卫生保健专门人才的教育,规范的培养过程是培养合格口腔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加强质量监管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
培养目标
以口腔医学技术行业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口腔修复体设计、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基础医学、材料学、艺术美学、制造学、管理学、口腔修复工艺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技术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能在口腔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口腔修复体的研究与开发、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学位与学制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诊治计划。
4、在职业活动中坚持原则,树立成本效益观念,使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工作成本低、效果好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6、尊重每一个人,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具有创新意识。
9、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10、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1、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
12、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具有科学态度。
1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和能力。
知识要求
1、掌握与口腔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够概述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及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能够说明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能够说明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基本原则;能够说明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主要的口腔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原则;能够了解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基本原则;能够说明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辨证施治原则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能够说明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能够概述口腔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口腔面部疾病发生的基本知识。
4、能够概述口腔临床医学的各种理论和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了解其诊治原则包括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儿童口腔疾病、牙列缺失与缺损、牙领面畸形、肿瘤、外伤、感染及颅颔面发育异常等。
5、具备口腔预防医学理念和基本技能,树立社会群体预防观念、综合保健观念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提供预防保健服务的思想。
6、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口腔医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医学技能要求
1、全面、系统、规范、正确地采集全身病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并学会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进行医学临床实践,完善诊治方法。
4、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断能力,一般急症的诊断、简单处理能力,临床常见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和主要结果判断能力。
5、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和与医生、护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
6、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1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7、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口腔医学技能要求
1、口腔专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1.1、病历书写与分析
问诊、病史采集、正确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和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等。
1.2、基作技能
无菌操作、龋洞填充术或开髓术、洁刮治术、传导麻醉和牙列印制取等。
1.3、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牙髓活力测定结果、口腔X线片和检验结果阅读、病理切片诊断等。
2、口腔专业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
2.1、常见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炎、常见口腔黏膜病、牙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及牙列缺损、缺失、颔面部外伤等。
2.2、其他
拔牙适应证和禁忌证、乳牙替换的年龄和顺序、“牙痛”的鉴别诊断等。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设置合理全面,符合培养要求,至少开设2门针对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使用最新版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统编教材,专业外语教材以引进原版教材为基本教材。
理论课程
主干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医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口腔病学、口腔倾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领面影像诊断学、口腔种植学。
实践教学
见习实习: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见习、生产见习(不少于1周)、临床医学实习(不少于12周)、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毕业论文)(不少于45周)及其他实践环节。
科学研究
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科研训练、大创计划、实验竞赛等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在课程计划中,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
发展前景
能够在口腔医院义齿制作中心、综合医院口腔科技工室、口腔义齿制作公司、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加工中心、医学研究机构、口腔材料设备经营企事业单位从事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口腔椅旁服务、修复体质检、义齿生产档案管理、口腔材料、器材营销及有关技术支持等领域工作,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级技能型口腔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有志于从事口腔医学技术事业的学生的最佳选择。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加工厂:口腔技师、口腔正畸技术、口腔修复技师;
美容类企业:面部整容、美容。
考研方向
口腔医学技术、病原生物学、口腔基础医学、法律(非法学)、口腔临床医学。
该专业学生考研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法律(非法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 | 推荐指数 | 专业满意度 | |||
---|---|---|---|---|---|
综合情况 | 办学条件 | 教学质量 | 就业 |
赤峰学院 | - | - | - | - | -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 | - | - | - | - |
皖南医学院 | - | - | - | - | -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 | 1.7 (27人) | 1.9 (28人) | 2.2 (24人) | 1.6 (25人) |
滨州医学院 | - | 4.0 (5人) | 4.1 (10人) | 3.3 (6人) | 3.2 (5人) |
聊城大学 | - | 4.8 (28人) | 4.4 (25人) | 4.9 (23人) | 4.8 (23人) |
广东医科大学 | - | 1.0 (2人) | 1.0 (3人) | 1.0 (2人) | 1.0 (2人) |
四川大学 | 4.9 (142人) | 3.0 (21人) | 2.9 (24人) | 3.1 (19人) | 2.8 (19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4.4 (40人) | 2.6 (28人) | 2.5 (30人) | 2.5 (27人) | 2.2 (26人) |
遵义医科大学 | - | 2.1 (34人) | 2.7 (40人) | 3.1 (27人) | 2.2 (27人) |
齐鲁医药学院 | - | 3.0 (9人) | 4.3 (17人) | 4.4 (10人) | 2.3 (9人) |
天津天狮学院 | - | - | - | - | - |
成都大学 | - | - | - | - | - |
西安培华学院 | -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0.0 (0人)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 | 0.0 (0人) | 5.0 (1人) | 5.0 (1人) | 0.0 (0人) |
厦门医学院 | - | 1.0 (2人) | 3.0 (3人) | 2.0 (2人) | 1.0 (2人) |
西安外事学院 | - | 3.0 (1人) | 2.5 (4人) | 3.0 (1人) | 1.0 (1人)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 - | 2.9 (82人) | 3.6 (78人) | 3.5 (79人) | 2.4 (82人) |
武汉文理学院 | - | 4.5 (2人) | 5.0 (2人) | 5.0 (2人) | 4.5 (2人) |
荆州学院 | - | - | - | - | - |
青岛黄海学院 | - | - | - | - | - |
青岛黄海学院 | - | - | - | - | - |
河北外国语学院 | - | - | - | - | - |
南昌医学院 | - | 3.0 (1人) | 3.0 (1人) | 4.0 (1人) | 2.0 (1人)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 - | 2.0 (17人) | 3.5 (31人) | 2.6 (11人) | 2.4 (10人)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 - | - | - | - | -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 - | 3.2 (10人) | 2.9 (14人) | 3.0 (10人) | 2.5 (10人) |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 - | 1.8 (6人) | 2.5 (8人) | 2.3 (6人) | 3.0 (4人) |
吉林医药学院 | - | - | - | - | -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 - | - | - | - | - |
河北中医药大学 | - | - | - | - | - |
张家口学院 | - | - | - | - | - |
深圳技术大学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