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11计划、2011计划;传统“文理八校”成员。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缩写为“XMU”),简称厦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主校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1928年3月,获得私立大学政府立案。1929年至1933年,陈嘉庚企业因世界经济危机被迫收盘,厦大办学无力维持,他将厦大无条件献给政府。1937年7月1日,厦门大学改归国立。同年9月,因战争关系,学校迁长汀办学。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1998年,被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计划。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四个分校,设有6个学部、35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开设106个本科专业;拥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在校学生4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00余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6个学部、35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开设10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

厦门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招生大类名称
分流专业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
人文科学试验班
戏剧影视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
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汉语言
历史学(A+)
考古学
哲学学院
哲学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
广告学
传播学
国际新闻与传播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A+)、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
外国语言文学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英语(A+)、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
厦门大学法学院
法学类
法学(A+)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公共管理类(含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
行政管理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
外交学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社会学类
社会学
社会工作
人类学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类
金融学(A+)
金融工程(A+)
保险学
财政学
税收学(A+)
国际商务(A+)
经济学(A+)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经济学(A+)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统计学类
统计学(A+)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会计学(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会计学(A+)
审计学(A+)
财务管理(A+)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A+)
酒店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管理科学
电子商务(A+)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类(含物理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A+)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
天文学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类
化学
能源化学(A+)
化学生物学
化学类(含材料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理科试验班(海洋生态环境类)
海洋科学(A+)
海洋技术(A+)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环境科学
生态学
环境生态工程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能源动力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储能科学与工程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工科试验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自动化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
计算机类
人工智能
智能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软件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分流到该专业的学生将由信息、电影学院联合培养)(A+)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类
建筑学
城乡规划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厦门大学医学院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
护理学
护理学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预防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厦门大学药学院
药学
药学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学
音乐学
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
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
艺术教育(美术教育方
向)
艺术教育(美术教育方向)
绘画
绘画
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
作办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
学)
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
作办学)
数字媒体艺术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
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汉语言
汉语言
截至2024年12月,括号内为2024软科专业排名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74%。共有两院院士1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8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84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254人次;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世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杰出教学奖等一批师德典范。

师资(部分)
类别
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崇惕、黄本立、赵玉芬、郑兰荪、田中群、焦念志、韩家淮、孙世刚、戴民汉、林圣彩、谢素原、郑南峰、张荣、萨支唐(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夏宁邵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田中群、焦念志、吕永龙
国家级教学名师
郭祥群、孙世刚、沈明山、张馨、林亚南、陈小麟
截至2024年12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博士后流动站3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5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类别
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社会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数学
应用经济学
工商管理
法学
中国语言文学
理论经济学
哲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
教育学
考古学
中国史
海洋科学
生物学
新闻传播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态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截至2024年5月)注:官网简介页面与流动站页面数据不一致
部分学科建设
类别
名称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海洋科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国际法学、高等数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基础医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药学、艺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先进能源

专业博士学位点
教育、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天文学、土木工程、中医学、民族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国际中文教育、设计、翻译、新闻与传播、文物、建筑学、电子信息、机械、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生物与医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艺术、知识产权、体育、药学、音乐、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
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
智能仪器与装备、能源工程与技术、海洋事务、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知识产权管理
转化医学、台湾研究、航空航天工程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生态学、统计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数学、中国史、世界史、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截至2024年5月
学科排名
时间
类别
名称
2017年
一级学科进入A类
海洋科学
应用经济学
化学
统计学
工商管理
法学
生物学
---
ESI全球前1%
化学
工程学
材料科学
临床医学
植物与动物学
环境与生态学
生物与生物化学
数学
农学
社会科学总论
计算机科学
分子生物与遗传学
微生物学
药理与毒理学
地学
物理学
经济学与商学
---
---
---
---
ESI全球前1‰
化学位列
---
---
---
---
---
---
截至2024年5月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8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专业(类)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11个专业(13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有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2017年3月,第2届世界芭蕾舞比赛在日本东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124名选手参赛,厦门大学副教授李娜携其学生欧锐代表厦门大学参加该赛事。欧锐凭借原创独舞作品《萌动》获得现代芭蕾舞成年组金奖,李娜获教师奖。

部分教学建设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历史学、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哲学、广告学、新闻学、英语、俄语、日语、法学、社会学、人类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税收学、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药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音乐表演、绘画
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等
国家级精品课程
财政学、国家税收、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金融工程、网络经济学等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飞行器动力工程、建筑学等
国防教育
2019年8月5日,厦门大学《以课程建设为基础 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厦门大学积极探索学生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道路》人选教育部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
国家级教学团队
厦门大学生物学基础课教学团队等
国家级一流课程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A、现代遗传学、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A等
截至2024年5月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类别
名称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景润拔尖班——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萨本栋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鼓浪文兴”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傅衣凌班)
截至2024年5月

交流合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构建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已与境外277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54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牵头发起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学校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台湾师生登陆“第一家园”,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学校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已在五大洲12个国家建设14所孔子学院、1所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下设34个孔子课堂,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承建数量最多、孔子学院分布最广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2013年9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获批建设,成为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由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的海外分校,被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已开设24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专业、7个博士专业,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校生8500余人、教职员工500余人,生源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马来西亚总理阿普杜拉·巴达维、新加坡副总理贾古玛、韩国前总理李洪九、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英国前副首相彭仕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总统乔治·理查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蒙、新西兰总理罗伯特·马尔登、马来西亚上议院议长敦·澳马尔·翁毓麟、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马耳他总统阿加塔·巴巴拉女士、泰国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玻利维亚副总统兼国会主席路易斯·奥西奥·圣西内斯等相继参观访问了厦门大学。另外,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马来西亚外交部长希沙慕丁等中马两国政府官员都对厦门大学设立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表示支持及肯定。

2025年4月28日,厦门大学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福耀科技大学在三年后将向教育部门申请硕博士教学点,2025届本科生刚好可以读硕博士。”据工作人员介绍,福耀科技大学本校尚无硕博教学点,目前招收的硕博学生由学校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

附属医院

截至2025年5月,共拥有11家附属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直属)
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
-
截至2024年5月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科学》《自然》《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7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3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项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32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3项;厦门大学在台湾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南海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身特色,实力居国内高校前列。

2022年9月,由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格里菲斯大学以及中国厦门大学、江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两国多所科研机构参与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大气压冷等离子体能够抑制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为研发可预防新冠病毒的鼻喷剂等药物打下基础。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澳大利亚《诊断治疗学》期刊上。

2024年1月,厦门大学两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分别是“首个戊肝病毒尿液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和“在研国产九价HPV疫苗与进口疫苗效果相当”。同年3月,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团队科研成果“全球海洋生物碳泵估算研究取得突破”成功入选202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

国家科技奖励(部分)
年度
奖项
项目
主持人
2020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碳链与金属的螯合化学
夏海平
2019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研究
田中群
2018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
郑南峰
2015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新型富勒烯的合成
谢素原
2015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储库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焦念志
2013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电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效应、设计合成和反应机理研究
孙世刚
2013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TNF诱导的细胞坏死分子机制的研究
韩家淮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3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研究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创新研发中心1个,福建省创新实验室3个。

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依托学院
1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
化学化工学院
2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
海洋与地球学院
3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部
公共卫生学院
4
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发改委
化学化工学院
5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
生命科学学院
6
天然产物源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发改委(省部共建)
生命科学学院
7
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省部共建)
公共卫生学院
8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
化学化工学院
9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
台湾研究院
1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发改委
化学化工学院
11
海洋生物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发改委(省部共建)
海洋与地球学院
12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发改委(省部共建)
化学化工学院
13
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发改委(省部共建)
信息学院
14
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科技部
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
16
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
公共卫生学院
17
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
海洋与地球学院
18
传染病疫苗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
公共卫生学院
截至2024年5月
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依托学院
1
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信息学院、海洋与地球学院
2
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化学化工学院
3
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4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环境与生态学院
5
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生命科学学院
6
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材料学院
7
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8
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化学化工学院
9
医用生物制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省部共建)
公共卫生学院
10
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
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
11
传染性疾病检测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监局
公共卫生学院
12
闽台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文化和旅游部
信息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
13
疫苗与分子诊断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
教育部
公共卫生学院
14
多媒体可信感知与高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信息学院
截至2024年5月
省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依托学院
1
医用生物制品协同创新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
2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海洋与地球学院
3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化学化工学院
4
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
海西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信息学院
6
水环境健康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环境与生态学院
7
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
经济学院
8
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公共事务学院
9
智能传感与仪器协同创新中心
航空航天学院
10
石化下游原材料与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材料学院
截至2024年5月
福建省科技厅平台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依托学院
1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环境与生态学院
2
福建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化学化工学院
3
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材料学院
4
福建省半导体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
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6
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材料学院
7
福建省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研究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医学院
8
福建省眼科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医学院
9
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试验室
省科技厅
化学化工学院
10
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11
福建省数学建模与高性能科学计算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数学科学学院
12
福建省慢性肝病肝癌重点实验室(承担单位:厦门市中山医院、厦门大学)
省科技厅
医学院
13
福建省智慧城市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信息学院
14
福建省表界面工程与高性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材料学院
15
福建省柔性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6
福建省药物新靶点研究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药学院
17
福建省器官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医学院
18
福建省海洋经济生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海洋与地球学院
19
福建省海洋碳汇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海洋与地球学院
20
福建省海岸带污染防空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环境与生态学院
21
东山海洋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省科技厅
海洋与地球学院
22
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省科技厅
环境与生态学院
23
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24
福建省陶瓷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材料学院
25
福建省电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化学化工学院
26
福建省无线通信接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信息学院
27
福建省滨海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环境与生态学院
28
福建省转基因与基因剔除小鼠培育与研究公用技术服务平台
省科技厅
生命科学学院
29
福建省特色水产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共享平台
省科技厅
海洋与地球学院
30
福建省微纳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航空航天学院
31
福建省核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能源学院
32
福建省分子影像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
公共卫生学院
33
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省政府、市政府、厦门大学共建
石墨烯研究院(独立法人)
34
福建省应用数学中心
省科技厅
数学学院
35
福建高分子阻燃与防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省科技厅
材料学院
36
福建省海洋生物抗菌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省科技厅
海洋与地球学院
37
福建省创新疫苗成药性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省科技厅
公共卫生学院
38
福建省生物制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省政府、市政府、厦门大学共建
公共卫生学院(独立法人)
39
福建省超快激光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40
福建省滨海土木工程数字仿真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41
福建省乳腺癌精准诊治重点实验室
省科技厅
医学院
附属翔安医院
截至2024年5月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平台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依托学院
1
福建省纳米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化学化工学院
2
福建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关键材料工程实验室
省发改委
化学化工学院
3
福建省海洋生物制备技术工程实验室
省发改委
海洋与地球学院
4
福建省新能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
5
福建省生物质清洁高值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能源学院
6
福建省高端装备传感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航空航天学院
7
数字福建物联网通信和体系架构安全技术实验室
省发改委
信息学院
8
数字福建大数据基础技术厦门研究院
省发改委
数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9
数字福建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所
省发改委
信息学院
10
数字福建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所
省发改委
信息学院
11
数字福建材料基因大数据研究所
省发改委
材料学院
12
数字福建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所
省发改委
高等教育研究院
13
数字福建城市公共安全大数据研究所
省发改委
软件学院
14
福建省新型先进空天动力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航空航天学院
15
福建省核受体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药学院
16
福建省电子设计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协同创新院涂层材料分院
省发改委
材料学院
18
福建省可信人工智能分析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信息学院
19
福建省眼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省发改委
医学院
截至2024年5月
福建省教育厅平台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依托学院
1
低维凝聚态物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
控制与导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航空航天学院
3
生殖调控与生殖健康研究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医学院
4
天体物理与天文仪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
电磁波科学与探测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6
传感器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航空航天学院
7
卫生技术评估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公共卫生学院
8
生物医学工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材料学院
9
海洋化学与应用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海洋与地球学院
10
无机化学与功能材料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化学化工学院
11
化石能源化学与化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化学化工学院
12
微纳米系统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萨本栋微纳研究院
13
资源微生物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生命科学学院
14
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分析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教育厅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闽台文化数字化传承与智能计算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信息学院、人文学院、建筑学院
16
海洋遥感大数据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省教育厅
海洋与地球学院
截至2024年5月
福建省其他厅局平台列表
序号
科研创新平台名称
批准部门
依托学院
1
福建省智能化无线通信制造业创新中心
省经信委
信息学院
2
厦门大学省高分子新材料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省经信委
材料学院
3
厦门大学省机电装备行业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省经信委
航空航天学院
4
福建省光电照明与显示企业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省经信委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5
福建省固体表面涂层材料技术开发基地
省工信厅
材料学院
6
福建省精密制造业技术开发基地
省工信厅
航空航天学院
7
福建省电镀及表面处理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省工信厅
化学化工学院
8
福建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开发基地
省工信厅
化学化工学院
9
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基地
省工信厅
能源学院
10
福建省数字媒体创意与设计技术开发基地
省工信厅
软件学院
11
福建省半导体照明与显示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省工信厅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12
福建省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应用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省工信厅
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
13
福建省靶点新药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省工信厅
药学院
14
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省海洋与渔业局
地学部
截至2024年5月
类别
名称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
---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
厦门大学VCG实验室
---
---
---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厦门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1年,总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其中总馆位于思明校区,另有法学、艺术、海韵学生公寓等分馆;翔安校区拥有德旺图书馆。总分馆之间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随着漳州校区图书馆、马来西亚分校图书馆的相继建成,厦门大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截至2023年12月,馆藏总量达1416万册。其中,纸本馆藏约486万册,电子馆藏约930万册,数据库计193个。纸本馆藏涵盖各个领域,哲学、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文献尤其丰富,在东南亚和台湾研究的资料建设方面颇具优势。馆内还藏有大量古籍线装书、缩微平片等资源,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厦门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主要成员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学科中心馆,福建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此外,与国内外多家大学图书馆建立馆际互借和出版物交换关系,是环太平洋研究图书馆联盟(PRRLA)成员馆。教育部在此设有科技查新工作站,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此设有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厦门大学传习所,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授牌机构。

学术刊物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厦门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载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1994年以来,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均居全国综合类高校前列,先后被国内外多家核心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为刊源,多次被评为全国、华东地区、福建省的优秀科技期刊。2001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中国期刊方阵”;2003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国家科技期刊百种重点期刊奖”;2006年、2008年蝉联国家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8年荣获“首届福建省十佳期刊”。2009年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三优”评比中被评为“编辑质量优秀期刊”。2011年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2011-2012)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厦门大学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的高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2003年底首批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版)的数据,2009年该刊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总被引3122频次,复合影响因子1.692,位居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第7位。此外,根据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高校文科学报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2001-2006年做的统计报告,该刊1998-2002年五年的平均摘转率,在全国文科学报中名列第一,2003-2005年三年的平均摘转率名列第四;其中2001年第二,2002年第一,2003年第二,2004年第五,2005年第三。先后被选为全国各种文科“核心期刊”和各种评估系统的来源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南京大学)等。在各类期刊评比中,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举办的四次全国文科学报评优中,都获得最高奖项;多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福建省十佳期刊”。

所获荣誉

荣誉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2020年12月
入选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
2021年9月7日
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22年2月
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022年5月24日
入选专业化平台阵型
2023年7月24日
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2023年8月
“厦门大学福州校区”被明确列入长乐区2023年区重点项目
2025年5月
厦门大学发明的专利“截短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


创办时间
1921年4月6日
所属地区
福建省
学校类别
综合类院校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一本/艺术类一本
提档线
300-400分
院校代码
10384
优势专业
审计学/国际商务/化学测量学与技术/经济统计学/海洋技术/海洋科学/能源化学/税收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财务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统计学/金融工程/历史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英语
学校特色
双一流/985/211/教育部/重点
学校官网
http://www.xmu.edu.cn
学校地址
思明校区: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翔安校区: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   漳州校区:福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滨大道300号   马来西亚分校:马来西亚雪兰莪州雪邦沙叻丁宜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厦门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