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警察学院(Fujian Police College),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简称“福建警院”,是一所以培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和公共安全保卫专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福建省唯一的公安高等学府,实行省公安厅和省教育厅双重领导,以福建省公安厅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8月的福建省警务干部学校,2007年5月15日,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福建警察学院。2010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调整福建警察学院、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办学体制,组建新的福建警察学院。2018年1月,学校新增为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名单。
截至2025年3月,学院主校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另有荆溪校区、西二环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61亩,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有馆藏纸质图书60.9万册,电子图书47.7万册,纸质和电子期刊近万种;开设有12个公安司法类本科专业,5个普通类本科专业;有教职工457人,其中专任教师273人,另有客座教授17人、客座教官71人、驻校教官1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4675人(其中公安类2393人、司法类389人、普通类1893人),年培训在职民警5000余人(次)。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2个公安司法类本科专业,5个普通类本科专业。
类别 | 名称 |
---|---|
教学机构 | 侦查系 治安系 刑事科学技术系 公安管理系 法律系 警察战术系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管理系 刑罚执行系 基础课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警察体育教学训练部 |
公安司法类本科专业 | 治安学(B) 侦查学(B+) 刑事科学技术(B+) 经济犯罪侦查(B) 警务指挥与战术(B+) 监狱学(B) 国内安全保卫(A+) 交通管理工程 禁毒学 网络安全与执法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B) 公安政治工作 |
普通类本科专业 | 法学 行政管理 信息安全 应急管理 海外安全管理 |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457人,其中专任教师273人(教授(正高)22人,副教授(副高)101人,讲师(中级)及以下150人;博士80人,硕士163人),另有客座教授17人、客座教官71人、驻校教官10人;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慕课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1个。
类别 | 名称 |
---|---|
福建省教学团队 | 侦查教学团队、治安学教学团队 |
省级慕课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 | “教研训战”一体化警务英语教学团队 |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福建省新建本科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类别 | 名称 |
---|---|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 | 公安学、公安技术 |
福建省新建本科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 行政管理、作战指挥学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院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为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33门;拥有省级网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模式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先后被确定为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训练基地,福建省中级警官培训基地、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基地、国内安全保卫训练基地、经侦数据实战实验室,福建省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网络安全实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公务员培训基地、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警务指挥与战术、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监狱学、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警务指挥与战术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刑事科学技术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散打格斗》(林荫生教授)、《刑事技术》(林艳平副教授)、《刑事侦查学》(李双其教授)、《警察查缉战术》 (王勇教授) |
省级特色专业 | 侦查学、治安学 |
福建省级精品课程 | 《国家赔偿法》(本科)(石均正教授)、《犯罪心理学》(黄国强副教授)、《治安管理学基础理论》(高晖副教授)、《民法学》(何炜炜副教授)、《行政管理学》(连成叶教授)、《警务英语》(丁智慧副教授)、《治安案件查处》(熊一新教授)、《治安秩序管理》(张旭红副教授)、《警察体育基础》(黄玉珍副教授)、《办公自动化设备与应用》(李民强副教授)、《公安应用写作》(林国清副教授)、《道路交通管理》(欧丽云副教授)、《商法学》(胡宝珍副教授)、《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王翔副教授)、《犯罪学》(张昌荣副教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谢天长副教授)、《预审学》(曹文安教授)、《国家赔偿法》(石均正教授) |
公安部精品课程 | 《警察战术心理战》(胡建伟副教授)、《金融犯罪案件侦查》(董秀红副教授)、《刑事案件侦查》(刘瑞榕副教授)、《缉捕术》(倪强副教授) |
师生成绩
截至2021年度,学院共有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7个,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4个,大学生创业园2个,众创空间1个。本学年学院共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0项,310人次参与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省级项目44项,校级项目4项;推荐2项国家级项目参与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020年,学院在校生共计282人次参与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管理系张美璟指导的学生团队项目获得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院教学成果先后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
实践就业
截至2021年11月,学院有54个校外实习基地和3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在福建省公安系统建有32个公安类专业实习基地,在司法系统建有8个监狱学专业实习基地,还有12个普通专业实习基地。
截至2025年3月,学院与国境外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机关、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举办“国际警务实战论坛”,邀请中国国内外警学专家、学者和实战部门业务骨干来院讲学、交流和培训,为公安机关和学院师生开展高层次警务学术交流学习提供高端平台。2010年以来,学院承办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等地区20多个国家外警培训班,多次出国执行援教任务,有力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023年12月8日,中国—太平洋岛国警务培训中心在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2000年-2015年6月,学校承担承担厅级以上各类课题26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59项,厅级207项;全院教师共出版专著34部,编著4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144本,参编教材82本,发表学术论文2019篇。
2005年,学院被公安部确定为“三个必训”教材研发基地,承担了6部中级警官培训教材和3部特警培训教材的研发任务,其中7部教材被确定为公安部2006年度版教材。
2005-2013年9月,学院先后两次被评为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科研先进单位。省级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中,学院“平安海西”建设研究等4个项目被列为经济文化建设与创新项目,两个项目被列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 。
截至2025年3月,学院建有省级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培育)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成立有新质公安战斗力研究中心、社会安全大数据研究所、区域(福建)反恐研究中心、福建红色资源研究中心、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研究中心、中国东南部禁毒研究中心、漳州110暨警察文化研究中心、犯罪学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机构,建成省级科研平台10多个。其中,社会安全大数据研究所系福建省首批25个数字福建大数据研究所之一。
社会安全大数据研究所 | 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研究中心 |
区域(福建)反恐研究中心 | 中国东南部禁毒研究中心 |
福建红色资源研究中心 | 漳州110暨警察文化研究中心 |
犯罪学研究所 | -- |
注:名单不全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3月,学院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60.9万册,电子图书47.7万册,纸质和电子期刊近万种。
截至2023年7月,公安部给学院记集体一等功4次、二等功2次。2009年以来,学院连续四届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先进单位、福建省5A平安校园等称号。
时间 | 奖项名称/称号 |
---|---|
2022年6月 | 福建警察学院侦查系2019级禁毒学区队团支部 |
福建警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管理系2019级信息安全1区队团支部 | |
福建警察学院刑罚执行系2019级监狱学2区队团支部 | |
福建警察学院刑技大队团总支 | |
福建警察学院治安二大队团总支被表彰为2021年度“福建省直学校五四红旗团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