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Zhaoqing University)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广东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是广东省2017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1970年3月,广东教育行政学院由广州市迁往肇庆地区办学,改名为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后历经肇庆地区师范学校、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肇庆师范专科学校、西江大学等发展阶段;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本科层次的肇庆学院。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逾3亿元,纸质藏书约180万册,电子图书108万种;设有20个教学机构,设立70个本科专业;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电子信息硕士、艺术硕士);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专任教师1214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6万人,联合培养硕士600多人。
截至2018年9月,学校设有20个专业学院,开办66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和电子商务 |
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 |
教育科学学院 | 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 |
文学院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日语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应用统计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风景园林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物理学(物理教育、师范) |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大数据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化学(精细化工)、环境工程 |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 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 旅游管理(分设国际旅游方向、会展策划方向)、酒店管理(分设国际酒店管理方向酒店管理卓越人才实验班)、历史学 |
音乐学院 | |
美术学院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教师教育学院 | ------ |
中德设计学院 | |
创新创业学院 | ------ |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425人,其中专任教师898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等正高职称人员134人,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40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57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629人,省高等院校教学名师1名。
广东省高等院校教学名师(1个):郝向英
客座教授(3个):田禾、胡九蝉、林兆华
截至2022年5月,肇庆学院有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教育、电子信息、艺术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基础数学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数学
省市共建学科(3个):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数学、设计学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
市级重点学科(3个):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截至到2018年9月,肇庆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市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体育教育
省级特色专业(6个):汉语言文学、化学、音乐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工艺美术
省级一流专业(13个):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会计学、化学、生物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视觉传达设计
省级教学重点实验室(1个):光电信息技术教学重点实验室
省级实践教学基地(11个):广东省砚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科学发展观实践基地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机电一体化综合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实验教育示范中心、音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2门):《分析化学》、《动物学》
市级特色专业(1个):车辆工程
截至到2018年5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农业综合试验站,2个省级工程开发中心,1个省级综合示范站,4个校级研究所,4个校级研究中心。
国家级农业综合试验站(1个):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肇庆柑桔综合试验站
省级工程开发中心(2个):粤西林产化学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水土污染管控与装备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综合示范站(1个):西江北岸优质柑桔推广示范站
校级研究所(4所):音乐研究所、池田大作研究所、果树研究所、岭南历史文化研究所
校级研究中心(4个):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肇庆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西文化交流与利玛窦研究中心、粤港台禅宗文化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
2017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立项291项,其中横向项目达137项,首次突破百项,比去2016年增长45.7%。立项合同经费达到6153.6万元,首次突破6000万元,比上2016年增长22%,其中横向经费达2479.2万,纵向经费达3674.4万。
2017年,学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876篇,其中核心期刊308篇,SCI55篇,EI40篇。其它成果488项。在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方面共获得知识产权31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55项,作品登记证书55项。
2017年,学校科技人员创业项目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研究开发投入超过100万元,为社会提供了超过100个就业岗位。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4月,肇庆学院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180.6万册(含纸本图书和期刊合订本),电子图书108.3万种,中外文报刊约1500种,光盘音像等资料20000多件,拥有《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图书馆》、《Springer Link》、《TKBS师范教育专题数据库》等30多个数据库及一批试用数据库和开放存取资源。
学术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
《珠江教育论坛》主要发表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教研论文,刊载内容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全文收录。
肇庆学院先后与英、美、日、澳、意、蒙古、印尼等多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
2007年,肇庆学院与意大利那不勒斯帕特诺普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08年,肇庆学院与日本姬路独协大学签订新的学生交流协议;2010年,肇庆学院与美国的海勒姆学院、埃奇伍德学院、北伊利诺斯大学、德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等开展合作交流;2018年,肇庆学院和英国林肯大学成立联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