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Guangxi Arts University),简称“广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现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艺术院校,是文化和旅游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是全国6所省(区)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高校,是广西特色优势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高校。
学校前身是中国著名音乐家满谦子先生和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吴伯超先生于1938年在桂林倡议建立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1941年8月,私立桂林美术专科学校成立;1946年1月,“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与“私立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合并为“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学校被撤销;1958年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在南宁重建;1960年2月,更名为广西艺术学院。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三个校区,学校现有地处广西首府绿城南宁的南湖校区和相思湖校区,以及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桂林的桂林校区,总占地面积611.02亩。学校下16个教学单位,1所艺术研究院;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0个本科专业;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16个教学单位,1所艺术研究院,40个本科专业。
序号 | 学院 | 考试(专业)类别 | 招生专业(方向) |
---|---|---|---|
1 | 人文学院 | 美术设计类 | 艺术管理 |
2 | 美术教育学院 | 美术教育 | |
3 | 美术学院 | 绘画 | |
4 | 设计学院 | ||
5 | |||
6 | 产品设计 | ||
7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8 | 工艺美术 | ||
9 | 动画 | ||
10 | 中国画学院/ 漓江画派学院 | 美术设计类 | 中国画 |
11 | 影视与传媒学院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
12 | 建筑艺术学院 | 环境设计 | |
13 | 造型艺术学院 | 雕塑 | |
14 | 陶瓷艺术设计 | ||
15 | 公共艺术 | ||
16 | 绘画(壁画) | ||
17 | 绘画(装饰绘画) | ||
18 | 中国画学院/ 漓江画派学院 | 书法类 | 书法学 |
19 | 影视与传媒学院 | 广编类 | 广播电视编导 |
20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
21 | 播音主持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22 | 舞台表演类 | 表演(舞台影视表演) | |
23 | 音乐学院 | 民歌演唱类 | 音乐表演(民歌演唱) |
24 | 音乐学院 | 音乐演奏类 | 音乐表演(演奏) |
25 | 流行音乐 | ||
26 | 音乐学 (中外合作办学) | ||
27 | 音乐教育学院 | 音乐教育 | |
28 | 人文学院 | 艺术管理 | |
29 | 音乐学院 | 音乐演唱类 | 音乐表演(演唱) |
30 | 流行音乐 | ||
31 | 音乐学(中外合作办学) | ||
32 | 音乐教育学院 | 音乐教育 | |
33 | 人文学院 | 艺术管理 | |
34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理论类 | 音乐学(音乐理论) |
35 | 录音艺术类 | ||
36 | 作曲类 | ||
37 | 舞蹈学院 | 舞蹈表教类 | 舞蹈学 |
38 | 舞蹈表演(表演与教育) | ||
39 | 音乐教育学院 | 音乐教育 | |
40 | 舞蹈学院 | 舞蹈编导类 | 舞蹈表演(现代舞) |
41 | 舞蹈编导 | ||
42 | 国标舞类 | 舞蹈表演(国标舞) | |
43 | 美术学院 | 普通二本类 | |
44 | 设计学院 | 艺术设计学 | |
45 | 人文学院 | 艺术史论 | |
46 | 文化产业管理 | ||
47 | 影视与传媒学院 | 戏剧影视文学 | |
48 | 广播电视学 | ||
49 | 广告学 | ||
50 | 建筑艺术学院 | 艺术与科技 | |
51 | 风景园林 |
师资力量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300余人。
类别 | 名单 |
---|---|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黄格胜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黄格胜、郑军里、张冬峰 |
全国优秀教师 | 张冬峰、余永健、龚小平 |
自治区八桂名师 | 雷务武、龚小平 |
广西高校教学名师 | 黄格胜、龚小平、雷务武、柒万里、郑军里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广西一流学科2个。在国务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美术学一级学科评定为B+、音乐与舞蹈学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评定为B,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评定为C+,美术学和音乐与舞蹈学是广西一流学科。
类别 | 名称 |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音乐、美术与书法、设计、舞蹈、戏剧与影视、新闻与传播、风景园林 |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 艺术学、设计学、新闻传播学 |
院级重点学科 | 传播学、艺术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艺术学(一级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
广西重点学科 | 传播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 |
广西优势特色学科 | 美术学、音乐舞蹈学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止2023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创新型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实验区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广告学、音乐表演 |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绘画 |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 雕塑、音乐学、舞蹈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 |
国家精品课程 | 山水画写生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山水画写生、创作课、黑白木刻、作曲、基础图案设计、音乐教育学、声乐、空间概念设计创意、景观设计、计算机音乐、广告创意、题跋与章法、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二胡演奏、舞蹈编导技法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音乐实验教学中心 |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音乐实验教学中心、美术实验教学中心、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
校级重点实验教学中心 | 动漫艺术实验中心、影视实验教学中心、舞蹈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科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 |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创新型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实验区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广告学、音乐表演 |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绘画 |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 雕塑、音乐学、舞蹈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 |
国家精品课程 | 山水画写生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山水画写生、创作课、黑白木刻、作曲、基础图案设计、音乐教育学、声乐、空间概念设计创意、景观设计、计算机音乐、广告创意、题跋与章法、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二胡演奏、舞蹈编导技法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音乐实验教学中心 |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音乐实验教学中心、美术实验教学中心、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
校级重点实验教学中心 | 动漫艺术实验中心、影视实验教学中心、舞蹈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科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 |
教学成果
据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五年来,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5项。
1989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包括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993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1997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包括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1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包括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5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2009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4项,包括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2年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12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2008年、2012年评选出校级教学成果奖共49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6项。
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等学校。2009年获批准成为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本科学生获国家级奖448项,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度为98.16%。
艺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24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校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 [27]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3个,校级研究中心5个,省级研究机构1个,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
类别 | 名称 |
---|---|
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 广西艺术学院动漫艺术研究中心、广西文化创意研发中心、广西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基地 |
校级研究中心 | 阳太阳艺术研究中心、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漓江画派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漓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造型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
省级研究机构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 |
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东盟传媒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华语有声语言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民族艺术创作与展演研究中心 |
科研创作
科研成果
截止2023年11月,学校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7项,其他各类科研创作项目70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科研创作项目32项,获得专利90余项。学校教师出版学术著作数百部,平均每年在国内核心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多项咨询报告获自治区领导批示。师生在“金钟奖”“文华奖”“孔雀奖”“桃李杯”“荷花奖”等各级各类专业演展比赛中获得大批奖项,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46件,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12项。
创作成果
据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广西艺术学院历年来获得广西最高文艺创作奖“铜鼓奖”52人次,是广西获得该奖项较多的单位之一。学院获得国家级文艺类奖23项,省部级文艺奖项44项。
音乐舞蹈创作以中国—东盟音乐周(节)、广西特色原生民歌、广西舞蹈创作为主打品牌,彰显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中国—东盟音乐周(节)是一项由该院举办的大型国际性音乐活动,成为中国三个重要的音乐交流平台之一(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中国—东盟音乐周)。
民族艺术系打造及推出“娋妮”、“僚哥”、“芼呢”、“密彩”、“呙咩婗”等多个壮、侗、苗、瑶的广西特色原生民歌组合,活跃在国内各类专业赛事与演出,扩大广西民歌的文化影响,推动广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发展。舞蹈教师创作的《追潮》《壮族大歌》《山娃仔》《黑白情》《绣球女》《春的遐想》《汐梦》等作品,在桃李杯、荷花杯、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全国舞蹈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级赛事中摘金夺银,在全国舞蹈界唱响了广西的声音。
设计学教师团队在追踪全球最新设计潮流的同时,主打民族艺术设计的口号。其所获成果主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其中有《壮族设计艺术史及其文化研究》等民族设计艺术的理论研究成果近50项,有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艺术设计成果300余项。景观艺术设计及建筑规划设计教师团队不仅引进横向项目服务于风景园林设计、城乡规划项目,还参与《北京奥运会视觉导向设计》等国家大型活动的设计项目。
年度 | 学科 | 获奖者 | 成果名称 | 获奖名称 |
---|---|---|---|---|
2001 | 美术学 | 张冬峰 | 油画《家园》 | 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01 | 美术学 | 余永健 | 国画《大凉又至》 | 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01 | 美术学 | 李翔 | 版画《西藏系列—雅鲁藏布江》 | 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01 | 音乐学 | 王小昆 | 《花山印象》(作词) | 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06 | 舞蹈学 | 舞蹈学院 | 舞蹈《追潮》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06 | 舞蹈学 | 舞蹈学院 | 舞蹈《壮族大歌》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06 | 美术学 | 谢森 | 油画《山间流水》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06 | 美术学 | 黄月新 | 雕塑《狙击手》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06 | 美术学 | 梁耀 | 国画《岁月如歌》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06 | 设计学 | 邓玉萍 | 设计作品《花非花》 | 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11 | 美术学 | 李绍忠 | 水彩《大明山瀑布》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11 | 音乐学 | 梁绍武 | 《梦的眼睛》(作词)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11 | 音乐学 | 梁绍武 | 《瓦西里》(作词)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11 | 舞蹈学 | 舞蹈学院 | 舞蹈《山娃仔》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2011 | 舞蹈学 | 舞蹈学院 | 舞蹈《走在山水间》 | 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馆藏主要收集美术、设计、建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以及人文社科类书刊。现分设南湖校区、相思湖校区、西校区三个校区,三校区图书馆建筑共面积为24783.5㎡,阅读座位1200多个。其中南湖校区3185㎡,设有开架书库、阅览区、藏书库、研修室等20个功能区域;相思湖校区21430.05㎡,设有开架书库、阅览区、藏书库、研修室等30多个功能区域;西校区168.48㎡,各设一个开架书库和阅览室。
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116.5万余册,中外文纸质现刊400余种,古籍线装书近2万册,包括明清古籍善本、民国和现代线装书、以及书画作品等文献资料。引进了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世界艺术鉴赏库等等18个数据库。馆藏特色资源包括中国东盟音乐周音乐数据库、漓江画派美术作品数据库等自建数据库。
学术刊期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于1987年创刊,双月刊。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民族地区优秀学报(期刊),第八届广西优秀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艺术史》栏目)、民族地区学报名栏(《艺术史与民族艺术》栏目)。
主要栏目有:《艺术史》(名栏,重点建设栏目)、《东南亚艺术研究》、《艺术考古与宗教艺术》、《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人类学与民族艺术》、《艺术设计研究与创新》、《文化管理与艺术教育》、《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等。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0年12月28日 | 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 |
2021年5月 |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组织部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
2021年11月23日 | 被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评为最佳动漫教育机构 |
2022年2月 | 获得北京冬奥会服装设计“杰出贡献奖” |
2022年12月 | 获得“2022年度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 |
2023年2月 | 获得“广西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