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学院(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位于重庆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院校、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入选重庆市首批示范性众创空间。
2001年8月,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重庆工程学院。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南泉和双桥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5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47.51万册(含电子图书218万册);设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24个本科专业(类);有教师930余人,在校学生15800余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2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开设8个二级学院,开设24个本科专业(类),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四个学科门类。
学院 | 招生专业(类) | 类包含专业 |
---|---|---|
重庆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类(大数据与智能科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重庆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 计算机类(软件) | 软件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 ||
重庆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 | 计算机类(计算机与物联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联网工程 | ||
网络工程 | ||
信息安全 | ||
重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
信息工程 | ||
自动化类 | 自动化 | |
机器人工程 | ||
重庆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造价 | - |
土木工程 | ||
重庆工程学院数字艺术学院 | 设计学类 | |
- | ||
重庆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 |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 | |
人力资源管理 | ||
财务管理 |
师资力量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613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33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4.81%;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2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5 89%;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52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5.32%。此外,学校聘有企业一线的兼职实习实训导师1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堂21门、重庆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MOOC课程49门、SPOC课程35门、重庆市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人才培养基地3个、重庆市人才培养基地4个。学校创新创业园是重庆市孵化器协会理事单位、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成渝经济区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微企创业孵化园、重庆市首批众创空间;同时被团中央、团市委认定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青年创新创业学院教学基地”。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重庆市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重庆市特色专业:软件工程
重庆市本科高校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物联网工程专业
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Web程序设计(java)》《无线传感器网》
重庆市资源共享课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技术》《人机交互界面设计》《BIM建模技术应用》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获批时间 |
---|---|---|---|
基于软件认证标准(cmm3)的软件专业项目实训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 刘雪峰 | 重庆市重大项目 | 2013 |
新建本科院校职业化、企业化、实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 | 陶洋 | 重庆市重大项目 | 2015 |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工程学院为例 | 杨桂 | 重庆市重点项目 | 2015 |
信息技术大背景下计算机“通识”课程建设 | 杨桂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2016 |
教学成果
2008年6月,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段三化”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教学成果获第三届重庆市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4年,学院获得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2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截至2019年,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高校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及省市级学科竞赛中荣获600余项奖励。
2018-2019学年,学生共参加国家级学科(技能)和素质竞赛11项,省市级竞赛100项,共取得各级各类比赛奖项38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5项,省部级奖励356项,183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教委高校智能领域创新平台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
科研平台类别 | 科研平台名称 |
---|---|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 中华文化动漫研发传播中心 |
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重庆市数字影视与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重庆市教委高校智能领域创新平台 | 金融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 虚拟现实(VR)应用技术研究 |
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 | 智能制造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 |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 区(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数字媒体协同创新中心 | |
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 | |
校级研究所 | 工业物联网研究所 |
物联网应用创新研究所 | |
智慧健康研究所 | |
校级研究中心 |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工程研究中心 |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
整合营销传播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4月,学院教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庆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攻关(科普)等纵向项目43项。
2012年,教师李静主持的《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立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总面积21283.75m2,阅览室座位数2700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19.86万册,当年新增103347 册,生均纸质图书75.66册;拥有电子期刊47.48万册,学位论文182.06 万册,音视频83848.9小时。2020 年图书流通量达到6.41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269.01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36.31 万篇次。
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读秀、维普期刊、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爱迪科森职业全能培训库、51CTO学院、百度文库、联图随书光盘、超星发现、超星百链、全球案例发现系统、公图艺术库、FARS外文文献传递、维普考试服务平台、朗读亭、中国知网科研人事论文诚信档案管理系统等数据库,存储容量达到81TB。
馆藏文献以软件工程、互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艺术工程、游戏与动漫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等专业为主。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每周向读者开放94.5小时,网上资源服务全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