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ongfang College)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本科高校、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时为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3年4月,随浙江财经大学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938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00余万元;设有教学院部11个,开办本科专业36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0932人,专任教师465人;馆藏纸质图书115.2万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设有教学院部11个,开办本科专业36个。
教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金融与经贸学院 | 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保险学 |
财税学院 | 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资产评估 |
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应用统计学、互联网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法政学院 | 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 |
体育部 | —— |
创业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581人,专任教师465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5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16%;具有博士学位57人,具有硕士学位35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9.46%。
全国模范教师:黄董良
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沃健、黄董良
浙江省行政立法专家库入选者:邵培樟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0项、省级“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级“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1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2项、省级产教融合工程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项目1项,建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13个、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06个。
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高级)、金融大数据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初、中级)、企业管理咨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智能估值数据采集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
省级“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电子商务、视觉传达设计、工程管理
省级“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财政学、会计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会计学、电子商务、金融学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金融活动之初体验、配送与配送中心、包装设计、经济学原理、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工程项目管理、政府会计、统计与统计软件应用、中国税制、管理统计学、抽样调查、社区社会工作综合实务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管理沟通、社会调查(百村调查)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企业管理仿真实训
省级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创新创业启蒙教育
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企业经营管理虚拟仿真综合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经管类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文创类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基地
省级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项目: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电子商务系
教学成果
2020至2021学年,学校立项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2项、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企共建专业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税收学专业应用型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社会保障智能仿真实训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教研型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实验教学平台设计研究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SCPR”教学改革研究——以《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为例 | 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 |
基于民法典的民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 |
海宁皮革城文创类协同育人项目 | 浙江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海宁研究院、经济与信息化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社会法研究中心、公共经济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电子商务与大数据应用研究所、区域金融与经济研究所、管理会计应用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2016年以来,共发表论文346篇,其中一级论文83篇,申请专利63项,横向合作科研经费总额989.15万元。
2020至2021学年,学校院获省部级及以上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18项,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3项及独立学院分会课题3项,同时承接完成横向课题30项,到账横向课题经费284万元。
课题名称 | 项目(获奖)类别 | 立项时间 |
---|---|---|
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国民健康效应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20年 |
“多链融合”背景下产业政策精准支持企业创新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20年 |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与运营策略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20年 |
基于跨媒体层次深度推理的视频问答技术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20年 |
2020年后以“两山”理论指引下的资产收益水平全方位提升接续推进减贫工作问题研究 |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课题 | 2020年 |
资产收益扶贫与“两山”转化通道的耦合机制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2020年 |
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农村家庭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2020年 |
城市公共服务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冲突与协调对策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2020年 |
量子方法在行为决策中的应用——量子预测编码模型的理论和实证探索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 | 2020年 |
数字贸易驱动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 | 2020年 |
社区治理视角下儿童心理社会能力提升研究——以浙江省儿童友好社区为例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 | 2020年 |
产权市场协同发展的制度供给策略研究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后期资助项目 | 2020年 |
农村能源消费与结构升级研究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21年 |
关于以“小康码”实现精准扶贫稳定脱贫的建议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21年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5.2万册,中外文期刊1013种,报纸63种,数字资源与浙江财经大学本部实现资源共享,开通中外文数据库70多个,包含博硕学位论文、统计数据、法律法规、综合经济资讯、考试学习资源、视频多媒体等各类型数字资源,自购自建移动数字图书馆、超星电子期刊、畅想电子书、学习通、博看期刊、有声书屋等6个数据库及平台,其中电子图书141万种、电子期刊11103种、音视频11万小时。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金融与经贸学院和浙江同花顺公司共建金融实训中心,开发“互联网大综合实训平台”;法政学院通过与海宁市司法局、海宁市人民法院、律师协会企业共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建法务学院;信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行业学院和实践教学基地,导师参与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岗位实习、毕业设计等活动,建立毕业设计双导师制、专业实习项目制;财税学院学生基于海宁百村调查实践,以地方政策解读、效果调研和对策研究等形式,校地合作培养财政税务类人才;与海宁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学校开展学生游学、带薪实习和交换学习,攻读MBA和国际硕士等形式的合作交流项目,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20多所院校建立合作机制,进行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国际化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