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Shaanxi pos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通信信息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始创于1958年,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08年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截至2023年5月,学院有咸阳和西安两个校区;设有25个专业,在校生5900余名,教职工300余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学院设有25个专业。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设有5个二级学院(部)。
院系 | 专业 |
---|---|
通信系 | 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软件技术专业(3G移动应用开发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通信网络与设备、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
计算机系 | 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制作(平面设计方向)、计算机通信与物联网、 |
管理系 | 财务管理 、会计、工程造价 、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电算化、连锁经营管理(店面管理方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营销与策划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院有教职工300余人。
截至2023年2月,全院教职工300余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1%,硕士及以上占教师总数的65.5%。
教学建设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5个,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23门,院级优质课改课程46门,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4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省级重点专业一览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级别 | 所属系部 |
---|---|---|---|
1 | 通信技术(理) | 省级 | 通信系 |
2 | 移动通信技术(理) | 省级 | |
3 | 电子商务(文) | 省级 | 管理系 |
4 | 营销与策划(文) | 省级 | |
5 | 金融管理与实务(文理) | 省级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级别 | 年份 |
---|---|---|---|---|
1 | 光纤通信技术 | 辛富国 | 省级 | 2007 |
2 | 邮电服务礼仪 | 舒燕 | 省级 | 2009 |
3 | 电信市场营销 | 郭永波 | 省级 | 2010 |
4 |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业务 | 惠亚爱 | 省级 | 2011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级别 |
---|---|---|
1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
2 | 项目金融管理与实务实训基地 |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
3 | FTTH实训基地 | 陕西省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
4 | 移动网络优化及仿真实训基地 | 陕西省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
5 | 现代通信实训基地 | 陕西省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
6 | 商业银行仿真实训基地 | 陕西省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省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完成人 | 级别 |
---|---|---|---|
1 |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赵兰畔、惠亚爱、任伯虎、刘省贤、杨有福 |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87篇,公开出版教材42本,立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科研立项一览表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参与人 | 立项单位 |
---|---|---|---|---|
2014JK2024 | 大数据环境下智能信息推荐技术研究 | 郭军军 | 赵兰畔,刘刚,刘恒祥,何茜,马新慧,李军 | 陕西省教育厅 |
2014JK2025 | 陕西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地方企业的探索与实践 | 乔晓娟 | 惠亚爱,段建,朱磊,范引娣,杨亮,王华 | 陕西省教育厅 |
2013JK0071 | 基于高职院校面向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 高亚玲 | 刘省贤 魏尚洲 辛富国 丁洁 李奇 魏成彪 | 陕西省教育厅 |
科研机构
序号 | 名称 | 级别 |
---|---|---|
1 | 职业教育研究室 | 院级 |
学术资源
据2015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出版物、录音资料、音像资料等总藏量 达到了18余万册(件),本馆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1998年购置了由深图朗思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ILAS 5.0,2006年对系统进行了升级,使用的是ILASⅡV2.0系统,实现了中外文图书、期刊的采访、编目、典藏、外借、信息检索微机管理,建成微机网络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