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

双一流、211工程、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11计划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简称“河海(HHU)”,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入选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由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江宁、常州3个校区,有31个院系,研究生19171人、本科生22024人、留学生1359人。现有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2个本科专业,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职工3579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学校下设31个院系,开设7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

河海大学院系专业部分一览表
学院
专业名称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智慧水利、安全工程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智能建造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河海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河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工程力学、应用物理学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测绘工程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土地整治工程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设计
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数学学院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
河海大学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经济学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应急管理
河海大学法学院
法学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法语
河海大学体育系
运动训练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
水利类(大禹强化班)、工程力学(大禹徐芝纶班)、计算机类(大禹强化班)、“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大禹强化班)”
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河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工程(未来技术班)
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
河海大学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河海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向)
参考截至2024年6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3636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654名;院士5人(其中外籍院士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3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600余人次,博士生导师604人。截至2022年7月,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

河海大学师资力量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国家级教学名师
赵振兴、王慧民、武清玺
省级教学名师
武清玺、芮孝芳、陈元芳、黄振平、曹平周、朱昌平、顾冲时、沈扬、朱永忠
院士
唐洪武、邓铭江、胡春宏、钮新强、张宗亮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入选首批国家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截至2023年6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河海大学质量工程一览表
类别
名称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水务工程、地理信息科学、交通工程、环境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法学、土地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水资源与现代水利、水工建筑物、走进水利、钢结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水力学、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土力学、结构力学、统计、大数据与生活、滑坡堰塞体稳定测试与评价虚拟仿真实验、理论力学B、人机工程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水水文学、海岸动力学、中国水利史、环境概论(英)、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钢结构、水资源与现代水利、水工建筑物、创新工程实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水文学原理、环境影响评价、复杂水下环境高精度导航虚拟仿真实验、大型桥梁结构力学测试与安全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水电站调压室水力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海平面上升环境下的海堤、防护虚拟仿真实验钢桥、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弹性力学、港口水工建筑物、材料加工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数字信号处理、环境微生物学、道路交通安全、土木交通类社会实践、社会保障课程实践
首批国家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水力学、海岸动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结构力学、水文统计、工程水文学、水电站、水工建筑物、水轮机、电力工程、土力学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水资源与现代水利、中华水文化、力学与工程、当今环境热点问题、走近地下水、水利类专业导论、水利史六讲、组织的奥秘、统计与生活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海岸动力学、水信息采集与处理、结构力学、地下水水文学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疏浚教育和研究教师团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师团队、水环境模拟与生态修复教师团队
参考截至2024年6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1989年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优秀奖
1993年
“水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一等奖
1993年
“结构力学”课程整体改革
二等奖
1997年
《岩石力学》(教材)
二等奖
2001年
水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
二等奖
2005年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2009年
标准明确、过程控制、评价合理、持续改进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二等奖
2009年
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2014年
面向行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培养一流水利水电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二等奖
2014年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学科的环境类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二等奖
2018年
服务绿水青山,深化产教融合,水利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二等奖
2018年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水利类专业认证体系,引领中国特色水利类专业的改革与建设
二等奖
2018年
建“三优一高”教学资源,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造就工程力学创新人才
二等奖
2022年
多元协同,交叉融合,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三维度一体化”改革与实践
二等奖
2022年
基于大思政观、大工程观的土木一流人才“三维三融”培养体系建构与实践
二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河海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高校,已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千名各类人才,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128所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1]学校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Hohai-Lille College)。 [62]河海大学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简称亚伯大学)合作举办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3年纳入国家招生计划,以环境科学专业单独编码在本一批次面向江苏、安徽、湖南、河南、天津、湖北六省招生,2015年开始,招生范围又增加浙江、江西两省。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共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保持领先。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与动物科学10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进入世界排名前1‰6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4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

河海大学学科建设一览表
类别
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力学、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海洋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信息资源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社会工作、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工程管理
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
水利工程、工程力学、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
力学、电气工程、农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
土木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海洋科学、软件工程
参考截至2024年6月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增建设名单,河海大学获批建设“地下水保护与利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和“流域水土过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科研平台汇总表
类别
名称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岸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安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特种机器人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力发电工程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河口海岸工程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机电控制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循环与水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水利部结构力学与水工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上智能网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国家级科研机构
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澜湄国家区域研究中心、几内亚湾-科特迪瓦研究中心、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研究中心、亚洲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参考截至2024年10月

科研成果

项目承担

截至2024年9月,2010年以来,该校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0余项。

国家科技奖励
年度
奖项
项目
主持人
2020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型泵站水力系统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
徐辉
2019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农田农村退水系统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关键技术及应用
王沛芳
201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河谷场地地震动输入方法及工程抗震关键技术
高玉峰
2017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支撑大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的负荷建模关键技术与应用
鞠平
2016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刚性桩复合地基新技术与应用
刘汉龙
2016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王沛芳
2015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海量数据驱动的水文多要素监测预报关键技术与应用
朱跃龙
2014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复杂河网多目标水力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唐洪武
2012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多功能复合的河流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及其应用
王超
2011年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
刘汉龙
2011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河口海岸水灾害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
张长宽
2011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顾冲时
200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平原河流防洪安全水动力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唐洪武
注:只统计该校第一完成单位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河海大学期刊部是河海大学下设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编辑出版河海大学主办的6种学术期刊:《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办于1957年,双月刊,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机电与信息工程等,入编的数据库和文摘有: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创刊,双月刊,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已被“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超新数字图书馆”等广泛收录和引用,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81年创刊,双月刊,主要栏目有水问题论坛、研究探讨、工程技术、水管理、专题综述、国外动态等,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AD)、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广泛收录。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1985年创刊,双月刊,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论述主题,以推动水科学技术进步为办刊宗旨,反映在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等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势,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中国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水利经济》双月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水权、水价与水市场研究、水利工程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和效益分析等类别,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全国农业系统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9月,河海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9.26万平方米。其中,西康路校区图书馆面积0.87万平方米,江宁校区图书馆面积4.1万平方米,常州新校区图书馆面积4.09万平方米,院系资料室面积0.2万平方米。三校区阅览座位7356席,年均接待读者逾250万人次。截至2023年底,图书馆拥有纸质资源总量逾341.5万余册(件),各类电子数据库资源98个(含320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5.5万多种中外文电子期刊)。

自2007年起,形成了以“河海大学读书月”“4.23世界读书日”“河海大学毕业季”“河海大学启航服务月”“河海大学信息服务月”为载体的阅读推广与文化传播的教育服务体系。是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所属专业委员会-情报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等重要成员馆。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时间
荣誉
2020年
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2020年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工作“先进高校”
2021年
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
2023年
江苏省涉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创办时间
1915年
所属地区
江苏省
学校类别
理工类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一本/艺术类一本
提档线
300-400分
院校代码
10294
优势专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测绘工程
学校特色
双一流/211/教育部/重点
学校官网
http://www.hhu.edu.cn
学校地址
西康路校区: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  常州校区:江苏省常州市晋陵北路200号  江宁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猜你喜欢
河海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