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为ZUST),简称浙科大,为应用型浙江省属全日制本科高校。该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是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于1980年创办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先后更名为杭州工业专科学校、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等专科学校、杭州高等专科学校和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2001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学院;2022年,成为浙江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
截至2024年12月,浙江科技大学有杭州小和山、湖州安吉2个校区,占地面积2900余亩;有18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55个本科专业,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在编教职工近1730余名,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近20000名,来华留学生1500余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开设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
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浙江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
浙江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浙江科技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 |
浙江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造价 |
浙江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 轻化工程、环境工程 |
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摄影、表演 |
浙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物流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浙江科技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学院 | 德语 |
浙江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商务汉语 |
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工程师学院 | 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管理方向)、工业工程(智能制造方向) |
浙江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 - |
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浙江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浙江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 |
参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730余名,专任教师137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7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2%;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顶尖和国家级人才30余人次,省部级人才近140人次。
类 别 | 名 单 |
---|---|
全国优秀教师 | 王建华 |
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 | 张立庆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罗战友 |
浙江省优秀教师 | 王建华、张立庆、罗朝盛、岑岗、毛建卫 |
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 | 张立庆、罗朝盛、岑岗、曹敏、黄雪英 |
省级教学团队 | 物理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张立庆)、轻工技术专业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林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罗朝盛)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十三五”省级一流学科6个、“十四五”省级一流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2个。
“十四五”省一流学科:数学、土木工程等
ESI全球前1%学科:工程学、农业科学
序号 | 学科名称 | 负责人 | 一级/二级学科 | 所在学院 |
---|---|---|---|---|
1 | 机械工程 | 张云 | 一级学科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2 | 土木工程 | 郭少华 | 一级学科 | 建筑工程学院 |
3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毛建卫 | 一级学科 |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设计学 | 徐迅 | 一级学科 | 艺术设计学院 |
5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项新建 | 二级学科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6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叶绿 | 二级学科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
7 | 制浆造纸工程 | 胡开堂 | 二级学科 | 轻工学院 |
8 | 基础数学 | 陶祥兴 | 二级学科 | 理学院 |
序号 | 学科名称 | 学科负责人 | 所在学院 |
---|---|---|---|
1 | 机械工程 | 李其朋 | 机能学院 |
2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项新建 | 电气学院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雷景生 | 信息学院 |
4 | 土木工程 | 罗战友 | 建工学院 |
5 | 生物工程 | 刘士旺 | 生化学院 |
6 | 数学 | 陶祥兴 | 理学院/大数据学院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名称 | 学科所在学院 | 学位类型 |
---|---|---|---|---|---|
工 学 | 0802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能学院 | 学术型 |
机械电子工程 |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车辆工程 | |||||
能源装备与节能环保技术 | |||||
创意设计与制造 | |||||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 | |||||
先进制造与信息化 | |||||
0814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 | 建工学院 | ||
结构工程 | |||||
市政工程 |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
建造与管理 | |||||
工程仿真计算与统计 |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程 | 生化学院 | ||
化学工艺 | |||||
生物化工 | |||||
应用化学 | |||||
工业催化 | |||||
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与工程 | |||||
0833 | 城乡规划学 | / | 建工学院、经管学院 | ||
0855 | 机械 | / | 机能学院 | 专业型 | |
0857 | 资源与环境 | / | 环资学院 | ||
0858 | 能源动力 | / | 机能学院 | ||
0859 | 土木水利 | / | 建工学院 | ||
文 学 |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 | / | 人文学院 | |
1351 | 艺术 | / | 艺术设计学院 | ||
经济管理学 | 0252 | 应用统计 | / | 理学院、经管学院 | |
0254 | 国际商务 | / | 经管学院 | ||
理 学 | 0701 | 数学 | 基础数学 | 理学院 | 学术型 |
计算数学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应用数学 |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数据科学与工程 | |||||
0702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 | 理学院 [49] |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
凝聚态物理 | |||||
光学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实践教学平台40个,国家级、省级专业40余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0余门,国家级、省部级教材(项目)80余部(项),12个专业通过中外专业认证。
类 别 | 名 称 |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设计、轻化工程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土木工程、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工程、视觉传达设计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城乡规划、生物工程、轻化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汉语言文学、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动画 |
省级“十二五”优势专业 | 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 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艺术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车辆工程、通信工程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汽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工程实践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永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浙江科技大学-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基于能力的机械工程师培养创新实验区(赵东福) |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不全) | 现代绘画赏析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新零售业态下生鲜门店、选址虚拟仿真实验、现代商帮与创新创业、影视动画剧本创作、无机及分析化学、文化遗产保护 |
省级精品课程(不全) | 物理化学、VB程序设计、无机及分析化学、机械制造基础、有机化学、艺术概论、机械设计、女装设计、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生产与运作管理、计算机辅助教育、离散数学、大学物理、管理信息系统、钢结构基本原理和建筑钢结构设计、有机化学实验、《论语》导读、组件软件开发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6月,近两届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6项。近5年获得国家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200余项。
教材名称 | 作者(1-2名)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教材类别 |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指导 | 吴元锋、张尧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024年9月(有书号和样书) | “十三五”新形态教材 |
定格动画创意设计与制作 | 杨成、向婷婷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23年10月 | “十三五”新形态教材 |
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 | 叶晗、易翔宇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3年9月 | “十三五”新形态教材 |
Python程序设计教程 | 魏英、马杨珲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23年8月 | “十四五”四新重点教材 |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教程 | 张银南、魏英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23年12月 | “十四五”四新重点教材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 张立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23年12月 | “十四五”四新重点教材 |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成忠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24年4月 | “十四五”四新重点教材 |
中国传统造物艺术赏析 | 丁朝虹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23年6月 | “十四五”四新重点教材 |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 云本胜、张良均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24年2月 | “十四五”四新重点教材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境)外183余所高校(机构)签订各类合作交流项目237项,,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海外孔子学院2所。学校中德合作办学具有厚重历史和独特优势,先后执行中德省州、两国政府级合作办学项目,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试点院校,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有“十四五”省一流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2个,省重点实验室、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和智库19个。拥有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与地方合作共建地方研究院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22个。
类 别 | 名 称 |
---|---|
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物流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与生态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 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 农副产品生化制造团队、农产品现代物流与安全控制团队、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污染防控技术创新团队 |
浙江省级高校创新团队 | 流动机械与多相运动团队、滨海地区隧道及地下工程开发技术创新团队 |
- | 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6月,近年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项。学校近5年主持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7项,已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800余篇。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人 | 主持/参与 | 获奖年度 |
1 | 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单胜道 | 参与 | 2018 |
2 | 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制备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陈建斌 | 参与 | 2018 |
3 | 种养废弃生物质厌氧发酵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单胜道 | 主持 | 2019 |
4 | 芳纶浆粕制备技术及其在纸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沙力争 | 参与 | 2022 |
5 | 农业废弃物炭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一等奖 | 单胜道 | 主持 | 2021 |
6 |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与剩余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 一等奖 | 单胜道 | 主持 | 2020 |
7 | 高性能阻燃纸基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 发明创业奖 | 二等奖 | 沙力争 | 主持 | 2022 |
8 | 高强阻燃纸基功能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 二等奖 | 沙力争 | 主持 | 2021 |
9 | 城市河湖砂性底泥一体化处置及分级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应用 | 电力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柴彦君 | 参与 | 2022 |
10 | 低定量移印纸基功能材料 |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赵会芳 | 主持 | 2019 |
11 | 利用特种纤维提升纸基功能材料性能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赵会芳 | 参与 | 2020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图书馆纸质图书217.87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9.17万册),电子图书558.03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784种(其中小和山馆408种,安吉分馆376种),中外文电子期刊约45.08万册。学科覆盖面涉及工、理、文、经管、教育等各领域,其中以建筑工程、艺术设计为馆藏特色,形成具有本校特色馆藏体系。近年来,图书馆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管理的建设,现拥有242TB的磁盘阵列, 服务器12台,计算机及终端239台,网络设备56个(含核心交换机7609一台),自助打印机复印机6台,自助借还设备3台,自助还书设备1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馆内局域网和教学资源服务系统。订购了CNKI清华同方大总库、超星电子图书、读秀知识库、博图外文电子图书、Springer外文电子图书和期刊、Elsevier全文数据库(3个学科)、SCIE(含JCR)等数字资源库30个,其中自建3个,数据库内容基本涵盖我校所有学科专业,初步形成了印刷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相结合的文献保障服务体系。
所获荣誉
时 间 | 荣 誉 |
---|---|
2022年2月 | 浙江科技大学电工、车工、钳工,入选首批浙江省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及开展职业(工种)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