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19年)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u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是一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职业院校。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徐州市轻化工职业学校,2002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九里校区、大学科技园暨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两个校区,占地1300亩;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34个招生专业;在校生1.3万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34个招生专业。

教学单位
开设专业
材料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橡胶智能制造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
化学工程学院
药品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室内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汽车工程学院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国际教育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商务英语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基础课教学部
-
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
继续教育学院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达758人,专任教师“双师”人数达693人,含教授、副教授360余人,博士7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国家行业教学名师10人,六大人才高峰1人,江苏省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1人,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江苏“最美教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6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9人;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6个;培养、引进全国技术能手2人、江苏技能状元1人、江苏技术能手1人、江苏工匠3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比达91.18%,还有27名江苏省产业教授领衔的600余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活跃在教学一线。

类别
名称
全国优秀教师
翁国文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
季剑波
国家行业教学名师
刘琼琼、刘郁、翁国文、季剑波、冷士良
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王艳秋、黎少辉、吉智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
化学制药技术教学团队、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高端化建设团队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教学创新团队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国家级教学团队
高分子物理教学团队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教学创新团队、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创新团队、生物制药技术教学创新团队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王艳秋
江苏省教学名师
王德堂
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李建松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精细化工实训教学团队、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团队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徐州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特需专业1个;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市级实训平台5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各1个。

时间
名称
2022年
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
类别
名称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群
国家级实训基地
高分子材料实训基地、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化学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
新材料专业领域国家级职教团队培训基地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配合与塑混炼操作技术、药品检验技术、光伏发电工程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橡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化学制药技术
江苏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省高水平骨干专业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省级重点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光伏材料生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
安全技术管理
省级实训基地
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实训基地即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实训平台、江苏省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
市级实训平台
徐州市校企共建现代物流公共实训平台、徐州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徐州云计算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徐州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
注:参考资料来源(名单不全)

教学成果

2020-2021学年,学院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1项。

2021-2022年,学院教师编写教材入选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江苏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9项。

2022年,学院学生获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获评全省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国赛金奖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

教材建设成果(部分)
项目名称
成果类型
《橡胶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化工单元操作》(第三版)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第三版)、《橡胶工艺技术概论》(英汉双语)、《化学制药工艺技术》、《化工单元操作》
江苏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教学成果获奖(部分)
项目名称
获奖类型
制造强国战略下“121”职业素养培育模式构建
江苏省2021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中心、双思维、三融合”光伏发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9年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院园一体”“四螺旋”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现代化工“健康、安全、环境”(HSE)新型职教技能训练体系的开发与实践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二等奖
“产教深度融合“四螺旋”育人模式的 创新与实践
江苏省2017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省级研发中心10个,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4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 [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立项1个。

类别
名称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江苏省化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橡胶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全合成胶非公路型轮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工程涂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凹土功能材料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绿色橡胶循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建筑智能防水技术与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绿色橡胶循环利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
工程机械行业产教深度融合育人研究团队
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立项
苏北县域经济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
徐州市医药中间体绿色合成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生化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实验室、徐州市工业废弃物环境生态化重点实验室、徐州市生化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徐州市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20-2021年,学院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1352万元,专利申请数量1126项,专利授权数量537项,专利成果转化数量30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4387.99万元。

2021年度学院立项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6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8项。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立项省级及以上项目6项,市级项目6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7篇,专利成果转移转化数量223件。

科学技术奖(部分)
项目名称
主要负责人
成果类型
废橡胶低温节能减排环保再生的核心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王艳秋
第九届淮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高性能非公路型轮胎设计与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徐云慧
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废旧轮胎连续绿色生产环保高品质再生胶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王艳秋
201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性能车用弹性阻尼降噪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臧亚南
徐州市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矿井突水水源类型在线判别机理与预警应用研究
杨勇
徐州市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4630平方米,馆藏纸电图书150余万册,各类档案共15万卷件;拥有读秀学术搜索、万方期刊学位论文、超星电子书、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经伦及维普考试服务平台,电子阅览室有50台计算机。

学术期刊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建于2002年9月,主要刊登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实践、现代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研究、人文社科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为“赛轮集团”“中润新能源”“徐工集团”等中资企业开展“中文+理论+技能”培训,合作培养本土化国际技能人才;与俄罗斯、德国、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老挝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五十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和输出优质教育资源;与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交通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


创办时间
1964年
所属地区
江苏省
学校类别
理工类
学校属性
高职/公办院校
学校层次
高职(专科)
提档线
-
院校代码
13107
优势专业
-
学校特色
-
学校官网
http://www.xzcit.edu.cn
学校地址
九里校区: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襄王南路1号 大学科技园校区: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二环西路黄河桥北首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