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Guangxi Electr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1+X ”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广西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试点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79年的广西水电第一技工学校;1980年广西水电第一技工学校更名为广西电力技工学校;1984年南宁电力学校成立;1986年广西电力技工学校并入南宁电力学校,南宁电力学校、广西电力技工学校、广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三位一体”办学;2001年起学校划转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200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同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批准成为“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2个校区(五象校区、科园校区);下设12个二级学院,开办51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676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将近17000人;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办51个高职专业。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供用电技术 | |
输配电工程技术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 |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学院 |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 |
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 | |
发电运行技术 | |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 |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 |
电厂化学与环保技术 | |
新能源装备技术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
大数据技术 |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 |
应用电子技术 |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
现代通信技术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 |
大数据与会计 | |
现代物流管理 | |
跨境电子商务 |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机电设备技术 | |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智能机电技术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
工程造价 | |
建筑室内设计 | |
建筑工程技术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汽车智能技术 |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
民航运输服务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 |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 —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 — |
截至2024年6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676人,专任教师565人,“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占比77.2%。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教授担任学校高级校事顾问,拥有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团队、2名自治区模范教师,2名自治区优秀教师、2名广西教学名师,1名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广西三八红旗手,2名广西技术能手、1名南宁市首席技师。
类别 | 名称 |
---|---|
广西教学名师 | 谌莉 |
河南省三八红旗手 | 谌莉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八红旗手 | 谌莉 |
自治区优秀教师 | 王伟、许秀群 |
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 老盛林 |
团队类别 | 团队名称 |
---|---|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团队 |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 《高电压技术》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产教融合专业合作试点专业,6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示范特色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主持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生产产性实训基地 | 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基地 |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实训基地 |
供用电技术实训基地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 | |
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 | 电力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自治区级示范特色实训基地 |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
输配电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 | |
现代通信技术实训基地 | |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 |
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学校参建) | |
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
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专业(群)类别 | 专业(群)名称 |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 |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
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建设专业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供用电技术 | |
移动互联网技术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输配电工程技术 | |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 | |
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供用电技术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
输配电工程技术 | |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 | |
新能源装备技术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
电能计量 | |
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 劳动关系管理法律实务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 |
单元机组运行 | |
自治区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Python大数据分析 |
二次回路技术 | |
热工基础及应用 | |
西门子1500工业控制技术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教师近三年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81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18项。
获奖项目 | 获奖等次 |
---|---|
基于中关村软件园平台的校企协同培养智慧电力“数字工匠”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2021年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需求导向、多元协同、精益育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21年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产教融合的新能源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教师近三年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81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18项。
教材类别 | 教材名称 |
---|---|
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
通过首批“十四五”自治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审核 | 《python 数据分析与挖掘》 |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学生近三年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68项。
类别 | 竞赛名称 | 获奖等次 |
---|---|---|
国家级 | 第十五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 | 二等奖 |
国家级 | 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智能文化创意创新赛 | 二等奖 |
国家级 | 第十五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 | 三等奖 |
省部级 | 2023 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Python 程序开发赛项 | 一等奖 |
省部级 | 2023 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赛项 | 一等奖 |
省部级 | 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种轴类部件TOFD 便携式扫查仪》 | 一等奖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芬兰、英国、泰国、新加坡、老挝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学者互访研修、专业共建等实质性的交流合作;依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等平台,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举办多期定制式职业培训,实现了标准打造、技术输出、科学研究及师生交流等多维度的深入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校级科研平台 | 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 |
科研成果
2022-2023学年,学校获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95.96万元,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550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234.5万元,技术产权交易收入0.65万元,知识产权44项,其中专利授权21项,发明专利授权4项,专利转让数量2项,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0.65万元。
项目来源 | 项目名称 |
---|---|
2024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 RCEP 背景下广西跨境汽车供应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 |
当代战争视阈下近 20 年军旅戏剧军事文化观的嬗变研究(2000-2023年) | |
电力企业在新能源市场中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
高等职业教育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 |
广西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3余万册,电子图书30余万册。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 |
---|---|
2024年1月 | 2023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
2015年12月 | 2015年度“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2014年12月 | 2014年全区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注:内容不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