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Laiw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是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学院、山东省高校校园文明建设与德育工作双优学院。
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莱芜师范学校,2000年10月,由原莱芜师范学校、莱芜市第二职业中专、莱芜广播电视大学和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4所学校合并组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莱芜职技术业学院。2018年8月,学院入选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22年10月14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浪潮数字产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2025年4月7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中芬康养学院。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01万册。截至2024年1月,学校占地1209亩,固定资产9.4亿元,有教职员工801人,专任教师663人;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1个系部,48个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建成5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3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智能制造系、智能汽车与建筑工程系、智慧商贸与旅游系、文物与艺术系、人工智能系、教育系、医学技术与护理系、药品食品系、思政教学部、公共教学部、继续教育部11个系部,48个招生专业。
院系名称 | 专业方向 |
---|---|
机电工程系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冶金与建筑工程系 | 建筑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冶金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
经济管理系 | 会计信息管理、投资与理财、会计专业 |
商务管理系 |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事务 |
师范教育与艺术系 |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文物修复与保护、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 |
医学技术与护理系 | 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 |
机械与汽车工程系 | 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
信息工程系 | 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应用化工技术 |
思政教学部 | |
公共教学部 | |
继续教育部 |
师资力量
据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01人,专任教师663人,其中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7个省级教学团队、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8名省级荣誉获得者。
类别 | 名单 |
---|---|
省级教学团队 |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省级教学名师 | 宋健、王峰祥、赵亮培、李坤淑 |
省级优秀教师 | 宋健、薛居宝等 |
莱芜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魏光峰、薛居宝等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建成5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3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教育部“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个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起了“一古一新一制药”(文物修复与保护、粉末冶金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制药技术)3个高水平专业群为龙头,省级示范专业为重点、校级特色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体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类别 | 名单 |
---|---|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 | 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 | 中药材原植物来源鉴别、药用植物学、机械制造工艺、ACCESS数据库应用、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常用工具软件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药品营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等 |
省级特色专业 | 生物制药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软件技术、数控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
获奖时间 | 获奖名称 |
---|---|
2021年 | 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在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项。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1月,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大赛中共获奖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4项、二等奖56项,省级特等奖7项,先后涌现出1名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10名省级优秀学生、1名学生获“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5名学生获“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月,学校与多个国家的1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努力打造海内外莱职品牌。成立了中泰国际教育学院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分校;牵头组建了东南亚职业教育境外办学联盟,打造黄河—湄澜产教融合共同体;承办教育部“汉语桥”项目,组织中芬学前教育专业精英师资提升培训班,共建中芬海外教育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粉末冶金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江河湿地生态研究院、10个省级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
机构等级 | 机构名称 |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粉末冶金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 |
省级研究院 | 山东江河湿地生态研究院 |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 碳化钛陶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7项、省社科成果奖9项、省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获国家专利946项,其中发明专利204项。
2023年3月,第十七届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专利创新大赛闭幕,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选送的23项参加复赛的作品中共有6项作品获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名单 | 项目类别 |
---|---|---|---|
1 | 《碳化钛钢结硬质合金强韧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 李国平 | 莱芜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 | 《高密度铁基软磁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 | 孙海身 | 莱芜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3 | 《一种高碳化钛钢结硬质合金模具材料》 | 学院校办企业 | 第五届莱芜市专利奖三等奖 |
4 | 《高熵合金粉末制备技术与应用》 | 张雷 |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
5 | 《中华成语故事中的经济学思想研究》 | 郝金镇 | 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立项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01万册。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名称 |
---|---|
2021年7月 | “粉末冶金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
2022年2月 | 入选“2021年度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