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与照明_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

美考君
2024-10-05
来源:52艺考网

光源与照明(Light Sources and Lighting)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气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具有光源与照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实践能力,能从事半导体照明材料与芯片制备,半导体照明灯具的设计及制备,照明系统设计与安装,LED驱动电源设计与开发,LED显示技术,以及微电子和光电子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工程应用和测试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f37067446642131800e8d747e8e92c9e.jpeg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别:电气类

中文名称:光源与照明

外文名称:Light Sources and Lighting

专业代码:080603(T)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1960年,复旦大学开始了电光源的研究工作,由蔡祖泉教授带领的电光源研究小组制成了中国第一只高压汞灯,随后又研制成功了碘钨灯、长弧氙灯、超高压球形氙灯等十余类照明光源和仪器光源,揭开了中国电光源科技水平从白炽灯向气体放电灯飞跃的序幕。

1973年起,复旦大学开始培养电光源专业的学生。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了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进行气体放电、光源化学、光源电器、照明设计和光源测试等研究,同时建立了中试车间,开始较大规模的电光源研制工作。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建立了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设立特设专业光源与照明。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光源与照明专业合并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2010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重新设置了光源与照明专业,专业代码为080610W。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光源与照明调整为工学门类电气类特设专业,专业代码为080603T。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光源与照明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603T,属电气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工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建议参考总学分为140~190学分。

基本业务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电气类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电气类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5、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与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基本掌握1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光源与照明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性教学等。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构建。构建光源与照明专业课程体系时,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达到对大部分核心内容的基本涵盖。课程名称不必与知识领域完全对应,可以将知识领域进一步划分并进行组合形成课程。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理论课程学分不高于80%,实践课程学分不低于20%。在设置必修课保证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条件逐步加大选修课比例。

理论课程

通识类知识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包括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物理包括牛顿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根据需要可以补充普通化学的核心内容和生物学类基础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通过人类社会科学教育,使学生在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学科基础知识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各占总学分的20%),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在下列核心知识内容中有所侧重、取舍,通过整合,形成完整、系统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

工程基础类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计算机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技术基础、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材料基础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专业基础类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专业知识

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0%),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程相衔接,构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核心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和教学要求以及课程顺序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以下为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为建议学时数):

示例一:基本电路理论(64)、数字电子技术(48)、模拟电子技术(48)、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80)、电磁场(32)、信号与系统(48)、自动控制原理(32)、通信原理(48)、电气工程基础(96)、电机学(64)、电力电子技术基础(48)、数字信号处理(32)、电机控制技术(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3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

示例二:电路理论(96)、工程电磁场(56)、模拟电子技术基础(5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电机学(96)、电力电子技术(48)、信号分析与处理(48)、自动控制理论(48)、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4)、电力系统分析基础(64)、电力系统暂态分析(3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48)、高电压技术(40);

示例三:电路原理(6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6)、自动控制理论(62)、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62)、电力电子技术(48)、供电工程(48)、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4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0)、电气测量技术(48)。

实践教学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应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电气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该专业本科生可报考光学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硕士专业;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半导体芯片制备、LED封装、灯具设计、照明设计、光学设计、健康照明、植物照明、驱动电源等企业工作。


开设院校


院校名称推荐指数
专业满意度
综合情况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业
天津工业大学4.9 (74人)4.2 (67人)4.3 (63人)4.3 (60人)3.9 (60人)
大连工业大学-3.2 (33人)3.6 (32人)3.6 (28人)3.5 (28人)
丽水学院4.9 (16人)4.6 (10人)5.0 (9人)5.0 (8人)5.0 (8人)
安徽工业大学-3.6 (18人)3.4 (19人)3.2 (17人)3.4 (17人)
长江大学-3.0 (2人)4.0 (2人)4.0 (2人)3.0 (2人)
湖北工程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佛山大学5.0 (32人)3.9 (85人)3.8 (89人)3.9 (86人)3.8 (81人)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深圳技术大学5.0 (7人)5.0 (8人)5.0 (8人)5.0 (8人)5.0 (8人)


阅读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