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工程大(WIT),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人民政府。1980年3月,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学校划归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6年2月,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占地约2000亩,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297余万册;设有18个学院(部),1个研究设计院,1个独立学院,开设73个本科专业;拥有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在职教职工2216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558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本科生近20000人,留学生300余人。
截至2022年7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1个研究设计院,1个独立学院,开设7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
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药物制剂 |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 |
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程力学、机器人工程 |
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桥工程、地下工程3个方向)、工程管理、建筑学(5年制)、城乡规划(5年制) |
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
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 |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法学、知识产权、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
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环境工程 |
武汉工程大学光电信息与能源工程学院、数理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 英语、英语(辅修市场营销)、英语(辅修法学)、汉语国际教育 |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
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武汉工程大学国际学院 | 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制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重点学科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1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湖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化工与矿业工程
博士后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位点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
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所在学院 | 批准时间 |
---|---|---|---|---|---|
080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01 | 化学工程 | 化工与制药学院 | 2013 |
081702 | 化学工艺 | 化工与制药学院 | |||
081703 | 生物化工 | 化工与制药学院 | |||
081704 | 应用化学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
081705 | 工业催化 | 化工与制药学院 | |||
0817Z3 | 工业工程 | 管理学院 | 2018自设 |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501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3 |
080502 | 材料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080503 | 材料加工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 | 批准时间 |
---|---|---|---|---|
0301 | 法学 | ------ | ------ | 2018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 ------ | 2011 |
------ | ------ | 040106 | 高等教育学 | 2006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 | ------ | 2018 |
0703 | 化学 | ------ | ------ | 2011 |
0703Z1 | 工业微生物 | 2012自设 | ||
0703Z2 | 制药化学 | 2012自设 | ||
0802 | 机械工程 | ------ | ------ | 2018 |
0803 | 光学工程 | ------ | ------ | 2011 |
0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 | ------ | 2018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 | 2006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 ------ | 2011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 ------ | 2011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 | 2011 |
0814 | 土木工程 | ------ | ------ | 2011 |
0814 | 0814Z1 | 工程管理 | 2014自设 |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 ------ | 2006 |
0817Z1 | 应用微生物 | 2011自设 | ||
0817Z2 | 制药工程 | 2011自设 | ||
0819 | 矿业工程 | ------ | ------ | 2011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 ------ | 2011 |
0835 | 软件工程 | ------ | ------ | 2011 |
1007 | 药学 | ------ | ------ | 2018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 ------ | 2011 |
1201Z1 | 艺术管理 | 2014自设 | ||
1201Z2 | 体育管理 | 2015自设 | ||
1202 | 工商管理 | ------ | ------ | 2018 |
1204 | 公共管理 | ------ | ------ | 2018 |
1204Z1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2018自设 | ||
1204Z2 | 设计管理 | 2018自设 | ||
1305 | 设计学 | ------ | ------ | 2018 |
专业学位代码 | 专业学位类别 | 领域名称 | 批准时间 |
---|---|---|---|
0852 | 工程 | 动力工程 | 2009 |
材料工程 | 2010 | ||
机械工程 | 2010 | ||
控制工程 | 2010 | ||
计算机技术 | 2010 |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10 | ||
化学工程 | 2005 | ||
矿业工程 | 2009 | ||
环境工程 | 2010 | ||
生物工程 | 2010 | ||
1251 | 工商管理 | ------ | 2010 |
1351 | 艺术 | 广播电视 | 2014 |
美术 | 2014 | ||
艺术设计 | 2014 | ||
0551 | 翻译 | 英语笔译 | 2014 |
日语笔译 | 2014 | ||
法语笔译 | 2014 | ||
口译 | 2014 | ||
0351 | 法律 | ------ | 2016 |
1253 | 会计 | ------ | 2016 |
0251 | 金融 | ------ | 2019 |
学科评估
截至2022年7月,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位次百分位 |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B+ | 10%~20%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C+ | 40%~50%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40%~50% |
0703 | 化学 | C- | 60%~70% |
0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60%~70%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60%~70% |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216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558人,高级职称教师824人,占比52.9%;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9.48%。有引进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陆培祥、姚槐应、池汝安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姚槐应
全国优秀教师:鄢国平
湖北省教学名师:潘志权、吴锋、丁一刚
登记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获评年份 |
---|---|---|---|
国家级 | 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张珩 | 2010年 |
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团队 | 吴元欣 | 2009年 | |
省级 | 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张珩 | 2009年 |
物理教学团队 | 吴锋 | 2009年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团队 | 吴元欣 | 2008年 | |
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 | 王存文 | 2010年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喻九阳 | 2010年 |
质量工程
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3项、省级精品课程2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品牌专业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3个、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4个、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1个、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9个、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2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荆楚卓越计划7个。
项目 | 名称 | 获批时间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07 |
制药工程 | 2008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2009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2010 | |
应用化学 | 2010 |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13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制药工艺设计 | 2007 |
化学反应工程 | 2010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教学中心 | 2009 |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 有机化学及实验 | 2009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2009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化学反应工程 | 2012 |
制药工艺设计 | 2013 | |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 谁来给中国“加油”——中国石油安全的困境与出路 | 2014 |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创业基础 | 2018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1 |
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2011 | |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11 |
制药工程 | 2011 | |
矿物加工工程 | 2011 | |
软件工程 | 2013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大化工”工程化实践教学中心 | 2014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2014 |
药物制剂过程装备与工程设计 | 2014 | |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 | 2014 | |
省级精品课程 | 化工原理 | 2003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 2003 | |
大学物理 | 2003 | |
物理化学 | 2004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004 | |
线性代数 | 2005 | |
高等数学 | 2006 | |
大学体育 | 2006 | |
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 | 2006 | |
经济数学 | 2007 | |
制药工艺设计 | 2007 | |
电路 | 2008 | |
大学物理实验 | 2008 | |
基础化学 | 2008 | |
化学反应工程 | 2009 | |
文字创意设计 | 2009 | |
管理信息系统 | 2009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009 | |
人工智能 | 2010 | |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 | 2010 | |
大学英语 | 2010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2010 | |
材料科学基础 | 2011 | |
民法学 | 2011 | |
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 | 2011 |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2011 |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大学生创业基础 | 2016 |
省级品牌专业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2003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04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2005 | |
制药工程 | 2006 | |
环境工程 | 2007 | |
应用化学 | 2007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008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2009 | |
土木工程 | 2010 |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 2003 |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 2007 | |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 2007 | |
电子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 | 2008 | |
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 2009 | |
工程实践与创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2010 | |
省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 | 化工与环境类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 | 2010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化学反应工程 | 2012 |
制药工艺设计 | 2013 | |
压力容器及过程设备 | 2014 | |
西方经济学(微观) | 2014 | |
化工原理 | 2015 |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2015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2015 | |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从石油到iPhone4 | 2012 |
管理信息化与现代生活 | 2013 | |
谁来给中国“加油”——中国石油安全的困境与出路 | 2014 | |
生命要素与医药工业 | 2014 | |
机器人足球中的人工智能方法 | 2015 | |
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 | 宜化集团实习实训基地 | 2012 |
武汉人福医药实习实训基地 | 2014 | |
武钢集团大冶铁矿 | 2016 | |
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 人福医药集团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 2012 |
大冶铁矿实习实训基地 | 2015 | |
上海第九城市实习实训基地 | 2015 | |
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公司 | 2016 | |
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10 |
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 制药工程 | 2010 |
材料物理 | 2010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2011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12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2012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013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2014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014 | |
工业设计 | 2015 | |
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2012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2013 | |
会计学 | 2014 | |
采矿工程 | 2014 | |
应用化学 | 2015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2015 | |
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3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7 | |
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大化工”工程化实践教学中心 | 2014 |
智能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2015 | |
省荆楚卓越计划 | 自动化 | 2016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2016 | |
材料化学 | 2017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
汉语国际教育 | 2018 | |
法学 | 2018 | |
会计学 | 2018 |
2008年至2019年4月,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生成绩
截至2019年4月,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湖北省的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武汉工程大学的毕业生;五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际奖项8项、国家级奖218项、省部级奖项570项,获得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国际设计大赛“红点之星”设计概念奖至尊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大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挑战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奖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本科生考研率在25%以上。
截至2019年4月,学校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团委、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高校、湖北省两访两创先进高校、湖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强高校、湖北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等荣誉称号。
2020年11月,被教育部授予“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截至2022年7月,学校建有1所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情报信息、分析测试多功能于一体的研究设计院。1个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北三峡实验室、1个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部委级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70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技术中心(基地);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是武汉市唯一设在省属高校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与荆门、鄂州、黄冈、重庆长寿区等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平台类别 | 平台名录 |
---|---|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 武汉工程大学成果转化中心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湖北省化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
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
化工装备强化与本质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湖北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湖北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 | |
湖北省生态环境设计研究中心 | |
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 |
湖北省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湖北省微波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研究工程中心 |
湖北省道路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智能焊接装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
湖北省有机胺肟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磷酸及衍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甾体化合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磷矿采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磷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甾体激素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化工材料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湖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 武汉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研发推广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专用化学品研发推广中心 | |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化工产品检测研发推广中心 | |
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 催化剂及其它化工产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
混凝土外加剂研究开发中心 | |
湖北省校企共建印刷技术及设备研发中心 | |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乙烯工程下游产品开发及过程强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
磷化工废弃物循环利用及磷钾伴生矿综合利用协同创新平台 | |
化工新材料协同创新平台 | |
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 |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技术研究院(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省级技术中心(基地) | 湖北省精细化工中试基地 |
湖北省化工行业技术中心 | |
湖北省化学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 |
湖北省化工科技情报查新中心 | |
湖北省化工清洁生产中心 | |
湖北省化工节能监测评价中心 | |
湖北省磷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 |
湖北省资源化工产品清洁技术的开发技术创新基地 | |
湖北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作基地 | |
武汉市绿色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 | |
武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武汉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
武汉市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8年至2019年4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338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35项,省部、市级项目158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市级科技奖励153项,机器人足球队获10余项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获专利授权1690余项;教职工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CSS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检索收录4020余篇。
2015—2017年,学校科研入帐经费共计3.5亿元。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4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300余万册。
截至2017年底,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拥有纸质1501459册,当年新增33277册,生均纸质图书63.17册;有电子图书1419814册,数据库41个。
学术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报道化学化工、生物化工、生物工程、医药化工、生态化工、化工环保等领域科技成果与技术进展,设有综述专论、科学研究、开发应用、分析检测等栏目,被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收录。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工程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化工新材料、化工机械与智能制造、环境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土木工程等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被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收录,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化工、医药、石化行业(化工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特种设备设计(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资质,建筑工程丙级资质,检测计量认证资质,节能检测资质,湖北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施工资质等。
截至2019年4月,学校先后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美国杜克大学、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法国上法兰西理工大学、兰斯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魁北克大学三河城分校,韩国国民大学,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泰国暹罗大学,南非金山大学等40余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师资互访、共同科研等多方面的合作;每年有百余名世界上的科学家及中国以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访问;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出国访学进修、攻读学位、合作交流调研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进行科研合作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国际交流班、双学位、本硕连读等。
学校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已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津巴布韦、加纳,埃塞俄比亚、喀麦隆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就读于学校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与南京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中国国内高校长期开展校际互换生工作。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成立有13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参加的董事会、38个校友分会以及武汉工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黄陂区、宜昌、十堰、黄冈、荆门等市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设有“企业佳助学金”、“人福药业奖学金”等社会奖助学金19项。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承办了电气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科协年会重化工与湖北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及湖北磷化工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之化工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冶金与矿业领域在研项目交流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学科发展前沿研讨会、全国稀土资源、材料和环境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微波化学会议、全国制药工程专业研讨会、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第六届中日化工学术研讨会、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学者论坛、生态设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磷资源开发学术研讨会、全国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等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