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创建于1956年。1960年,学校从广州二沙岛迁至现址。1963年,华南师范学院(现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并入学校。1969年,学校并入华南师范学院。1975年,学校复办,恢复校名广州体育学院。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432亩;设有12个二级学院,有19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在职在编教职工550余人。
截至2021年5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有19个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体育教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学前教育(体育与健康) | |
足球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运动训练 | |
休闲体育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体育经济)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休闲体育(康乐体育) | |
休闲体育(高尔夫) | |
体育传媒学院 | 新闻学(体育新闻) |
播音与主持艺术(普通话) | |
广播电视编导 | |
运动与健康学院 | 运动人体科学(师范) |
运动康复 | |
康复治疗学 | |
特殊教育(师范) | |
体育艺术学院 | |
舞蹈表演(健美操) | |
舞蹈表演(啦啦操) | |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 | |
舞蹈表演(艺术体操) | |
表演(时尚表演) | |
运动训练 | |
运动训练学院 | 运动训练 |
三二分段(专升本)运动训练 | |
武术学院 | 运动训练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
表演(武术表演) |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00余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20余人,占比近八成,副高及以上职称170余人,占比超四成;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琦
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裴立新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胡敏
广东省教学名师:翁锡全、袁运平
“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林文弢
南粤优秀教师:胡敏、李裕和、韩会君、陈小英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敏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医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休闲体育学、运动医学、运动康复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新闻与传播硕士、体育硕士
广东省重点学科:体育学、舞蹈表演、新闻学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3个,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个;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部级教学训练基地,3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114个本科校外实习基地。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体育赛事现场报道虚拟仿真系统
省部级教学训练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培”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健美操训练基地、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
专业类别 | 专业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体育教育 |
休闲体育 | |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 运动人体科学 |
体育教育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体育教育 |
运动训练 | |
运动人体科学 | |
新闻学 |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 新闻学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
运动训练 | |
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 | 运动人体科学 |
体育教育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广东省重点专业 | 休闲体育 |
广东省特色专业 | 特殊教育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运动生物化学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运动生物化学 |
运动生物力学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运动生物化学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运动生物化学 |
南拳 | |
运动生理学 | |
体育经纪导论 | |
田径 | |
省级精品课程 | 游泳 |
武术 | |
足球 | |
田径 | |
体育媒体通论 |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高校重点研究平台6个。
类别 | 名称 |
---|---|
省部级科研平台 | 运动技战术诊断与机能评定实验室(首批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
运动辅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广东省高校重点研究平台 | 运动与健康促进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 |
体育传播技术与舆情数据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
残疾人康复中美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高校国际合作平台) | |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
运动辅助器具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承担一大批国家级研究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以及委托研究项目,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一等奖、多项省部级科技优秀成果奖和一大批科学发明专利。2018年,学校获批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2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姓名类别 |
---|---|---|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质量综合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 陈华 | 一般项目 |
城市儿童体育活动家庭代际传递机制及干预研究 | 阳家鹏 | 一般项目 |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图书馆面积达20552平方米,有馆藏纸质图书数量71万多册,生均纸质图书81.87册;中外文报刊2300 多种(其中专业原版外文期刊180多种),其中体育及相关专业期刊约占全部期刊总数的70%;购买了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期刊、超星电子图书、读秀知识库、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等电子资源;自建了本校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体育资源共享平台、中国体育年鉴数据库等特色资源;编辑出版《体育信息通报》(电子版);有电子图书数量达144万册。
学术期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州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被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文献数据库收录;主要栏目有粤港澳大湾区专栏、体育社会科学、体育文化视角、竞技体育纵横、休闲体育论坛、体育探索求真、体育经济研究、体育教学探讨等。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分别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等20多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构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与英国阿伯泰大学合作开展本科2+2学分互认双学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