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学院(HeFei City College),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获“合肥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03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成立;2013年4月,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20年12月,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合肥城市学院。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规划占地面积近10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745.39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180万册;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0000余人,专任教师500余人;学校现有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4个教学单位和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部2个教学部,设有3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艺三大学科门类;有各类实验室80余个。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2022年,学院面向全国20个省市计划招生1300名,设四大系23个专业,分别为土木工程系,下辖土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水务工程、安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6个专业;建筑与艺术系,下辖工业设计、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7个专业;机械电气工程系,下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4个专业;管理工程系,下辖工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程造价、资产评估6个专业。
院系设置 | 专业名称(全称) | 修业 | 学位 |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建筑学 | 五年 | 工学 |
城乡规划 | 五年 | 工学 | |
风景园林 | 四年 | 工学 | |
四年 | 艺术学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工学 | |
视觉传达 | 艺术学 | ||
动画 | 艺术学 | ||
城市设计 |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
机械电子工程 | |||
汽车服务工程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程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工程造价 | 四年 | 管理学 | |
工程审计 | 四年 | 管理学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管理学 |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
资产评估 | |||
城市管理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36.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92.6%,拥有安徽省教学名师3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余人、安徽省教学新秀7人、安徽省教学团队4个。
安徽省教学名师:张伟林
安徽省教坛新秀:任高翔、陈环、苏晓珍、胡洁、赵杨、周海玲、斯小琴
安徽省教学团队:机械制图教学团队、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建筑材料教学团队、统计学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结构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测试实验室、电路实验室、数模电实验室、信号系统实验室、金工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工程热力学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暖通空调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智能建筑实验室等30多个教学实验室。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拥有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2个、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5个、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个、安徽省精品开放课程9门。
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
安徽省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城市学院安徽富煌集团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城市学院华润置地(武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城市学院安徽华瓴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城市学院安徽国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城市学院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
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光伏发电技术实验实训中心
安徽省精品开放课程:市场营销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大学物理、水泥与混凝土工艺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建筑结构材料、线性代数、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FP程序设计、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获奖年份 |
---|---|---|
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 安徽省教学成果奖 | 2019年 |
“四位一体”的高校体育竞赛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安徽省教学成果奖 | 2019年 |
故事化教学法提升高校思政课堂感染力 | 安徽省教学成果奖 | 2019年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绿色建材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建筑技术研究所、BIM技术中心、数字测绘仿真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等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2019年,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科研项目立项10项、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立项3项。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土木工程系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学术论文200余篇;机械与电气工程系近三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获省级以上科研奖项多个。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180万册。
据2021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可使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期刊、超星图书、博看期刊等电子资源,有纸质期刊34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