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hanxi),简称“山西传媒”,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国第三大传媒本科院校,中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学校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八所“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之一,山西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山西省宣传干部培训基地”,是教育部百所“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高校之一和山西省6所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之一。
山西传媒学院前身是原广播电视部1983年建立的华北广播电视学校,1990年成立广播电影电视部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建立山西传媒学院。 学校2010年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学生,2016年与山西大学联合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被山西省学位办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文华和东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计812亩,校舍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9.35万册、现刊810种、电子期刊24.4万册;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26个;有教职工683人,专任教师573人,全日制在校生9722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26个。
教学单位 | 本科专业 |
---|---|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 | |
山西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 |
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
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主持学院 | |
山西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
山西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 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 |
山西传媒学院融媒技术学院 | |
山西传媒学院表演学院 | 表演、音乐表演、舞蹈编导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 基础课教学部 | 继续教育部 |
戏剧影视研究中心 | 文化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 | 白燕升戏曲研究传播中心 |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播中心 |
师资力量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683人,专任教师57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4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37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领军人才、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省级青年智库’青年教师”各2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和中青年优秀人才7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立德树人‘好老师’获得者、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五一巾帼标兵’”各1人,省级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5人。引进了白燕升戏剧研究传播团队及贾樟柯、金国平、王铁、马玉坤等专家学者到校工作,聘请敬一丹、胡智锋、喻国明、王乐文等60余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类别 | 名单 |
---|---|
山西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申明远 |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 魏晓军 |
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 赵娅军 |
王秀萍 | |
隋津云 |
学科建设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山西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山西省‘1331工程’特色优势学科、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各1个。
类别 | 名称 |
---|---|
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 戏剧与影视学 |
山西省“1331工程”特色优势学科 | 戏剧与影视学 |
山西省高校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 | 文化创意与设计学科群(以戏剧与影视学为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设计学、工商管理学为核心学科)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被认定及建设培育的省级一流课程29门,6门课程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5门课程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建设,6门课程被认定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培育山西省级特色行业学院1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广告学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
广播电视学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动画 | |
广播电视编导 | |
数字媒体艺术 | |
广播电视工程 | |
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动画 |
国家级精品专业 | 动画 |
山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文化产业管理 |
录音艺术 | |
网络与新媒体 | |
山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影视摄影与制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山西省级特色行业学院 | 山西电影学院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中国文学史、影视声音创作、导播、播音发声1、2 |
山西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声乐、影视配音、新闻摄像、影视剪辑制作、动画导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播音主持艺术概论、品牌设计、节目主持(1)、照明技术与技巧、立体裁剪、图片摄影创作、广告心理学、创业基础、绘本制作、广告短片数字制作、纪录片创作、形体与体态学、文化项目策划、表演指导、计算机网络技术、影视制作管理等 |
山西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影视配音、影视声音、广告法规 |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基于行业需求视域下<导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2021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 |
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成果导向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2021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VR全景制作>课程实践教学探究 | 2021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卓越计划”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021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研究—以山西传媒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研究为例 | 2017年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 一人一品 创新创业>品牌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 2017年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媒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 2017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应用型本科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 2017年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戏剧影视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白燕升戏曲研究传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播中心等4个科研机构。
类别 | 名称 |
---|---|
研究基地 |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
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戏剧影视学术研究基地 | |
山西动漫创作基地 | |
创研中心 |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创意设计与品牌传播创研中心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全媒体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 |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文化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 |
其他 | 山西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播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9月,学校2013年以来纵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593余万元,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563余万元,到账总经费1161.765万元,学校投入1500余万元,科研经费总量为2600余万元。科研,近三年(18、19、20)到账经费占学校本科建制以来总经费的62.6%;横向课题经费占本科建制以来总经费的48.9%;占承担横向课题年度以来总经费的55.2%;近三年(18、19、20)横向课题经费占到账总经费的62.9%;2018、2019、2020年横向课题经费分别占年度总经费的49.6%、59.2%、73.1%。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03.65万册,电子图书75.8万册,现刊864种,电子期刊24.41万册,音视频资料13.1万小时,建有较为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学术期刊
学校创办有学术期刊《视听理论与实践》。
《视听理论与实践》作为山西传媒学院学报,创刊于2021年5月,立足于学校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等优势特色学科,致力于视听技术与艺术的学科交叉研究、传播学与影视学的融合研究。
合作交流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德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余所高等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向美国加州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院校派出访学师生;学校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韩国光州女子大学等国外院校开展双学士联合培养项目;引进15位外国专家教授作为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