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中国一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一校三址,与昌平区北七家镇商务部培训中心联合办学共建北校区;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辅修学位(双学位)3个,第二学士学位2个;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645人,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7525人,其中本科生619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328人。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892人,专任教师645人。高级职称323人,其中正高职称96人,占教师总数的14.9%,副高职称227人,占教师总数的35.2%。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91人,占教师总数的91.6%,其中博士学位教师185人,占教师总数的28.7%。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高等学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3人。2020年10月24日,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创新教学团队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刘瑞璞、赵国梁、郑嵘、安佳、王越平、詹凯、王群山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邵新艳等
北京高等学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基于设计责任感培养的环境设计系本科育人团队(2019年)
级别 |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国家级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 刘元风 |
市级 |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 刘元风 |
服装设计与营销管理教学团队 | 胡月 | |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 | 张巨俭 | |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 | 郭燕 |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美术学院),2个教学部门(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开设31个本科专业,辅修学位(双学位)3个,第二学士学位2个。
院系 | 专业 |
---|---|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
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 | |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 |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 | |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 |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北京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9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5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8门校级精品课程;有17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入选北京市精品教材。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轻化工程专业通过英国纺织化学家协会(SDC)国际认证,会计学专业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认证。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艺术设计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
北京市特色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轻化工程、表演等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设计与工程、市场营销、公共艺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传播学、绘画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爱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新百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民族服饰设计实践、现代首饰设计与工艺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服装数字科技、设计思维与方法1、服装设计效果图 |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 服装CAD应用、有机化学2、版式设计、图案基础、设计思维与方法、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课程、传统元素首饰设计、设计数学、创意影像与视觉设计 |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 中国服装史、服装设计学、成衣纸样与工艺、数码设计基础、服装画技法 |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组织完成25项校级教改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2021年组织完成29个“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遴选推荐工作;遴选推荐“基于‘创业决策逻辑机制’的商科双创教育理论构建与教学创新”等14项成果申报“纺织之光”202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最终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组织完成2021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评出14项获奖成果,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
2021年,学校42支创新创业团队参加第20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乐米纤维”团队获北京市一等奖,并入围国赛,3支项目获得北京市二等奖,7支项目团队获北京市三等奖。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基于全球化纺织服装产业的时尚管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2019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
混合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
执着而卓绝技艺且技能—北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
艺工融合类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一等奖 |
拓展纺织服装人才国际化视野,探索与实践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 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
服装创新教育——基于‘艺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艺术学、材料学
学位授予点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设计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国际商务、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材料与化工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个,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残联、北京冬奥组委会等指导下建设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等机构,设立服饰文化研究院、时尚研究院、生活方式研究院等机构。
国家级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机构: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交互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服装工效与功能创新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
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
其他研究机构:北京服装学院·南山中国职业装研究院、361°-北京服装学院高性能运动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北京服装学院•爱慕内衣研究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比音勒芬高尔夫服饰人体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服饰文化研究院、中国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贵之步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等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十三五”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含艺术作品)。
项目名称 | 类别 |
---|---|
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系列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和少数民族编 | 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
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复合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 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基于‘科技驱动’的北京服装设计产业提升路径与对策研究 | 2020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优秀奖 |
学术刊物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04年、2008年连续两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国内外十多个著名数据库或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其中包括《美国化学文摘CA》、《世界纺织文摘(W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纺织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
《艺术设计研究》(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有科学·艺术·时尚、理论前沿、服饰研究、艺术家与设计师、设计与文脉、学术立场和教学园地等栏目。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80.3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8.03册;拥有电子期刊8.43万册,学位论文813.09万册,音视频140486.28小时,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樱花园校区馆舍设有艺术书刊阅览室、外版艺术图书阅览室、时装信息中心/北京服装学院 FDC 面料图书馆、敦煌文库、古籍史料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文库等各具特色的阅览室,以及中外文书库等7个书库,FDC面料图书馆拥有面料样片100万片,是集书刊、面料、电子资源为一体的一站式纺织服装学科服务中心。北校区分馆馆舍有开放式书库、借阅检索室、阅览室等。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近60所国际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连续获批国家留基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际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参与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和国际艺术、设计和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等平台活动,承办国际时尚院校联盟(IFFTI)年会,发起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主办高规格国际赛事、展览及论坛活动,获批“一带一路国家服饰文化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项目”。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所部属高校合作开展双培计划,进行“3+1”模式中长期访学,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继续开展“1+2+1”模式、“2+1+1”模式的北京市级外培计划项目,与西班牙、瑞士开展暑期工作营形式的校级外培计划项目,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对口支援协议。
“2021中国时尚盛典”发布九大时尚荣誉,北京服装学院获组委会特别荣誉时尚机构年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