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东北林大(NEFU)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校园占地136公顷,总面积3.3万公顷;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68个本科专业;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教职员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有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2.9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411人、研究生9561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68个本科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 林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森林保护、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 |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医学、动物科学 |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园林、环境设计、风景园林 |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轻化工程、产品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 |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业设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工程 |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 |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森林工程、工业工程、包装工程、物流工程 |
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 |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俄语 |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 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广告学、社会工作 |
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 |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东北林业大学奥林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化学、工程管理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0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青年学者6人,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7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4个。近年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4人,全国工人先锋号团队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4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马建章、李坚
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祖元刚、王政权、杨传平、胡海清
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马建章、杨传平
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马玲、迟德富、穆立蔷
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肖向红、马建章、宋冶、严善春、杨传平、郭明辉、邹红菲、张伟、吕洁华、岳桦、程瑞香、裴玉龙、迟德富、冯富娟、迟德富
年份 | 团队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木材科学与工程核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
黑龙江省级教学团队 | 森林保护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林木遗传育种学教学团队(林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 |
森工技术与装备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有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8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林学、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园林、森林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和生物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交通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学、园林、森林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森林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林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产化工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野生动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理学》《保护生物学》《木材学》《资源昆虫学》《毛皮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室内花卉与装饰》《木材与人类生活》《森林与人类》《走进毛发世界》《动物与中国文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地理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会计学、物流工程、经济统计学、社会工作、化学、车辆工程、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动物科学、产品设计
黑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获奖年份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单位 |
---|---|---|---|
2009 | 资源昆虫学 | 严善春 | 林学院 |
2008 | 毛皮学 | 张伟 |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2007 | 保护生物学 | 迟德富 | 生命科学学院 |
2006 | 林木育种学 | 杨传平 | 林学院 |
2005 | 动物生理学 | 肖向红 |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2005 | 木材学 | 刘一星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4 | 野生动物管理学 | 马建章 |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林业工程、林学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4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化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林业工程、生物学、机械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风景园林学、交通运输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林业工程、林学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和林产品加工产业
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省级):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
类别 | 学科名称 |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林学 |
林业工程 | |
生态学 |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植物学 |
森林工程 | |
木材科学与技术 | |
林木遗传育种 | |
森林保护学 |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
国家重点涵盖学科 |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
林木遗传育种 | |
森林培育 | |
森林保护学 | |
森林经理学 |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类别 | 二级学科名称 |
---|---|
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 | 林学 |
林业工程 | |
生物学 | |
生态学 | |
风景园林学 | |
农林经济管理 | |
省重点学科 | 机械工程 |
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生药学 |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林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专业硕士学位类别:金融、法律、社会工作、翻译、机械、电子信息、土木水利、交通运输、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农业、风景园林、林业、会计、工程管理、艺术
学科评估
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学科评估结果为:
学科名称 | 评价等级 | 学科名称 | 评价等级 |
---|---|---|---|
林业工程 | A+ | 生态学 | B |
林学 | B+ | 机械工程 | C+ |
风景园林学 | B+ | 交通运输工程 | C+ |
农林经济管理 | B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C+ |
生物学 | B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C- |
学校荣誉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在2011年、2014年和2017年连续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首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连续16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21年,学校党委获评“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第七届和第十届“母亲河奖”、全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保密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22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猫科动物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其中1个升级为“2.0”计划);有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智库;有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的长期科研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质量检测总站检测中心等。
级别 | 科研平台 |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
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木质新型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东北多年冻土区地质环境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东北森林资源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
北方林火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林业数据科学与云计算技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草原红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草原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草原东北乡土树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林草人工智能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江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凉水森林生态定位站 |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 | 国家林业和草原黑龙江帽儿山林学和生态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 国家林业和草原黑龙江凉水森林生态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
内蒙古额尔古纳冻土区森林草原综合生态系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 | |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阻燃材料制备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省林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木质资源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省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道路结构与绿色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省桥梁施工控制与检测加固技术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寒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省寒地道路交通运输技术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林业智能装备工程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省森林食品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植物天然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省外来林木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与生物安全管控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省酶与类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林源活性物质生态利用重点实验室 | |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中心 | 黑龙江省生物质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黑龙江省中国古家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黑龙江省木材仿生功能化技术创新中心 | 黑龙江省林木保护技术创新中心 | |
黑龙江林业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黑龙江省生物质基炭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 |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大数据存储与高性能(云)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黑龙江省生态法制学术交流基地 |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中心 |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林业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 |
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智库 | 黑龙江省现代林业与碳汇经济发展智库 | |
黑龙江省公益广告研究基地 |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和社会建设研究基地 | |
黑龙江省省校共建科研平台 | 黑龙江省乡村环境建设发展研究中心 | 自然资源管理发展研究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科研平台 |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人工智能研究院 | 东北林业大学中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地研究院 | 东北林业大学木材仿生智能科学研究中心 | |
东北林业大学保护医学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战略研究中心 | |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浦江工程技术研究院 | |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植物保护研究院 | |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土壤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湿地研究中心 | |
哈尔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东北林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 |
东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花卉生物工程研究所 | |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 | |
东北林业大学人工环境控制与能源应用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建筑结构研究所 | |
东北林业大学风工程与防灾减灾研究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语言与教学研究所 | |
东北林业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应用软件研究室 | |
东北林业大学花卉研究所 | 东北林业大学花艺研创中心 | |
东北林业大学功能性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低碳文化创新研究中心 | |
东北林业大学增材制造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机器人研究中心 | |
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品加工设备及智能制造研究室 |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与木工机械工程技术中心 | |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机械研究室 | 东北林业大学木工机械检验实验室 | |
东北林业大学寒区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 东北林业大学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 | |
东北林业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 东北林业大学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73项(其中一等奖29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89项(其中一等奖7项),获得授权专利5500余件。
成果名称 | 奖励类别 |
---|---|
木塑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造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超低甲醛释放农林剩余物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单位) |
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单位) |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技术体系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单位) |
茄尼醇高效提取纯化生产新工艺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北方防护林经营理论、技术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单位) |
我国北方几种典型退化森林的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单位) |
落叶松现代遗传改良与定向培育技术体系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 |
白桦强化育种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新型磷氮硼复合木材阻燃剂的合成方法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白桦良种选育技术的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喜树碱衍生物高效提取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示范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单位) |
松嫩-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治理和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单位) |
杨树介壳虫等干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提高红松更新和培育质量的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农田防护林优化及现有防护林改造的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及立地类型划分、评价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三江平原区域综合治理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DN-6号刨花板用低毒脲醛树脂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天然次生林配套改造技术的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工艺木片堆贮过程中的热式迁移特性和数值分析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紫椴人工营造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杨树肿茎溃疡病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防畜护树剂 |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
LJ-1沥青乳化剂 | 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
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
“三北”防护林地区自然资源与综合农业区划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8月底,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3.13万册(含院系资料室和各个分馆),电子图书92.05万册,电子期刊91.68万册,电子学位论文613万册,音视频42.3万小时,中外文数字资源127个。是国内林业文献信息收藏最完整的图书馆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出版物指定收藏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林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博物馆藏
截至2022年5月,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展品近千个,展品中既有3万年的长背鳍燕鲟化石、非洲野生动物标本、也有原始人类生活相关的建筑、家具等。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毛皮标本室以木头本色为装饰,与毛皮相互映衬,有150多种珍稀濒危动物的1700多件毛皮标本,囊括了所有中国产的珍贵毛皮,包括猫科、灵猫科、鼬科、犬科的所有物种。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等罕见标本。
学术期刊
《林业研究》(英文版)(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在被18个国际文献数据库(BIOSIS、ChemicalAbstract、AbstractJournal of VINITI等)收录的基础上,《林业研究》(英文版)自2013年第1期起,被评价性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Search)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Science Edition所收录。
《森林工程》主要反映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森工产品加工与利用、森工企业管理、森工技术、森林工程机械设备、森工土木建筑等方面的科技成果、科技动态、林业建设方针政策、生产管理与技术经验、学术研究、技术革新与技术引进等内容。
《植物研究》由中国植物学界专家周以良担任主编,是中国植物界创刊最早的期刊之一,为植物学研究科研成果展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野生动物》是中国唯一一份关于野生动物科普宣传与保护管理相结合、以科普宣传为主的国家级杂志。
《中国林业经济》是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全国性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杂志。
《绿色财会》杂志由中国会计学会林业分会和东北林业大学主办,是全国性财会专业指导性刊物,1986年创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是中国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中国国内外几十种重要文摘杂志和数据库收录。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每年有近150位来自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和访问考察;每年派出120余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和科研合作;与俄罗斯、新西兰、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并积极选派学生通过国家公派渠道赴国外攻读学位。学校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项目。近年来,学校举办了“林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大力加强留学生教育培养,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留学生,生源来自五大洲100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