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汇总)

美考君
2023-10-25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汇总)


分专业录取情况
年份
省份
类别
科类
专业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控制线
2023
陕西
普通类
理工
计算机类(新工科一流人才引领计划创新实验班)
625
616
619.7
443
2023
陕西
普通类
理工
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一流人才引领计划创新实验班)
641
615
620.8
443
2023
陕西
普通类
理工
自动化类
614
612
613.4
443
2023
陕西
普通类
理工
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信息、微电子)
617
601
606.9
443
2023
陕西
普通类
理工
计算机类
615
599
605.5
443
2023
陕西
普通类
理工
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信息物理、空天信息)
615
598
602.2
443
2023
陕西
普通类
文史
中国语言文学类
573
562
565.8
489
2023
陕西
普通类
文史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584
560
565.4
489
2023
陕西
普通类
文史
外国语言文学类
565
560
561.5
489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理工
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信息、微电子)
615
615
615
443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理工
计算机类
615
615
615
443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理工
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信息物理、空天信息)
612
611
611.5
443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理工
自动化类
609
599
603.8
443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理工
数学类
606
590
596.4
443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理工
生物医学工程类
589
580
585
443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理工
材料类
601
579
587.6
443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理工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584
576
580.8
443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文史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563
556
558.9
489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文史
中国语言文学类
575
555
560.7
489
2023
陕西
国家专项
文史
外国语言文学类
554
548
551
489
2023
陕西
高校专项
理工
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信息、微电子)
597
597
597
443
2023
陕西
高校专项
理工
自动化类
595
592
593.5
443
2023
陕西
高校专项
理工
数学类
583
573
578
443
2023
陕西
高校专项
理工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583
572
577.5
443
2023
陕西
高校专项
理工
材料类
580
564
573
443
2023
陕西
高校专项
理工
生物医学工程类
574
542
559.7
443
2023
陕西
高校专项
文史
外国语言文学类
497
497
497
489
2023
陕西
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596
580
585.9
443
2023
陕西
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611
577
583.2
443
2023
陕西
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外合作办学)
580
574
575.8
443




点击查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汇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目前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5.8亩,校舍建筑面积154.03万平方米。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学,1958年迁址陕西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为学校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开辟了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雷达、信息论、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学校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是全国首批9所设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2所设有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首批7所设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33所设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是全国8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所承担建设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的高校之一,建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



阅读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相关推荐
1  /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