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4]23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做好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以下简称“学测”)的工作,特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学校名称为陕西科技大学,简称“陕科大”;英文名称为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SUST”。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迁西安市,位于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校设有16个学院(部)。有博士一级授权学科及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其中博士二级学科4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8个,其中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二级学科10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本科专业70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领域1个,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6个,院士创新团队9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位列1.88‰,化学位列2.38‰,工程学位列3.026‰,农业科学位列4.4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10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9个。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入选高校。通过“一院一策”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哈萨克斯坦、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1+2+1,3+1,2+2双学位项目和学期访学项目。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陕西科技大学-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项目,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乡村振兴、国际组织后备人才等培养专项5项。开展类型多样的留学访学及研修项目,国家公派出国师生人数逐年大幅递增。大力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招收来自德国、俄罗斯、西班牙、荷兰、巴基斯坦、中亚五国等40余个国家硕博士层次学生来校学习。
二、报名条件
1.拥护“一国两制”和国家统一,身心健康,品行端正,能适应大陆学习环境。
2.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3.参加当年台湾地区学测且在语文、数学(数学A或数学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三、报名时间及方式
请考生于2025年3月1日至31日,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网址: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
报名需提交的信息及材料:
1.报名表(系统自动生成)
2.其他材料:①免冠证件照②通行证/居住证扫描件③身份证扫描件④学测成绩单⑤诚信承诺书(系统内下载)
3.附件材料:①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系统内下载)②个人陈述(内容可包括学习经历、特长爱好、社会实践、努力方向和设想等)
另外,申请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需编写一篇故事或策划一个节目(题材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上传附件至报名系统;申请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等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需将本人素描和色彩作品各1张,上传附件至报名系统。
注意事项:①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②报名截止后,考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③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④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信息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1.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招生计划拟定为10人。各专业计划可打通调节使用,并视生源情况,可增加计划录取优秀生源。
2.招生专业详见《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面向台湾地区依据学测成绩招生专业目录》(见附件)。
五、志愿填报
1.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每位考生报名时可填报6所高校,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2.考生可在学校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根据个人意愿从高到低选择6个专业作为志愿。
3.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六、招生录取
1.学校对考生的材料进行审核,依据考生的学测成绩等综合情况择优录取,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专业志愿。
2.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考生确认后,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
3.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4.未录取的考生请关注征集志愿的报名、审核、考核及录取工作时间安排。
七、入学与身体检查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时间来校办理报到手续,具体事宜届时请阅读《陕西科技大学新生入学须知》。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有效期至少一年。
2.新生入校后,学校将核查入学资格,并进行身体检查。资格造假且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他专业。
八、学费和其他费用
1.被录取的台湾地区学生的学费及其他费用与学校祖国大陆同专业学生相同,原则上安排与内地学生同住。各专业学费详见附件。
2.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收取。住宿费标准:
900~1200元/人·年,学生宿舍内有暖气、网络等生活设施。
以上收费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变动,以物价部门的最新批复为准。
3.学生在校期间各项其他费用自理。
九、奖助学金制度
陕西科技大学设立各类奖助学金40余项,台湾学生在读期间可与大陆学生同等申请学校各类奖学金。此外,还可申请国家设立的专项奖学金。
十、其他
1.报名系统工作安排如有变动,以报名系统公告为准。
2.除本简章规定的情形外,我校仍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考试录取台湾学生。
3.本科生毕业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为陕西科技大学,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4.本简章内容由陕西科技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如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另颁新规定,本简章将参照相关要求做相应的调整。
十一、联系方式
陕西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86-29-86168100;86-29-86168101
陕西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电话:86-29-8616805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 邮编:710021
学校网址:http://www.sust.edu.cn
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s://bkzs.sust.edu.cn
微信公众账号:陕西科技大学本科招生
附件:
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面向台湾地区依据学测成绩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 | 招生专业名称 | 科类 | 学费标准 (人/年,人民币) |
设计与艺术学院 (丝路文化与传播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 | 15120 |
动画 | 艺术 | 15120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 | 15120 | |
环境设计 | 艺术 | 15120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 | 15120 | |
艺术与科技 | 艺术 | 15120 | |
工业设计 | 理工 | 6000 | |
广播电视编导 | 文/理 | 15120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亚欧贸易与数字经济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理 | 5000 |
工商管理 | 文/理 | 5000 | |
会计学 | 文/理 | 5000 |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理 | 5000 | |
数字经济 | 理工 | 5000 | |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柔性电子学院) | 轻化工程 | 理工 | 6480 |
包装工程 | 理工 | 6000 | |
柔性电子学 | 理工 | 6480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6000 | |
新媒体技术 | 理工 | 6480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学院) | 材料物理 | 理工 | 6480 |
材料化学 | 理工 | 6480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理工 | 6480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6480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6480 | |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 理工 | 6480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6000 |
环境工程 | 理工 | 6000 | |
环境生态工程 | 理工 | 600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与医药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6000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理工 | 6000 | |
生物工程 | 理工 | 6000 | |
药学 | 理工 | 6500 | |
制药工程 | 理工 | 6480 | |
机电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6480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理工 | 6480 | |
机械电子工程 | 理工 | 6480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理工 | 6480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工 | 6000 | |
机器人工程 | 理工 | 6480 |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工 | 6480 |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6480 |
自动化 | 理工 | 6480 | |
能源互联网工程 | 理工 | 6000 | |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 | 648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6480 | |
人工智能 | 理工 | 648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6480 | |
网络工程 | 理工 | 6480 |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 | 理工 | 5250 |
应用化学 | 理工 | 6000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工 | 6480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工 | 6480 | |
能源化学工程 | 理工 | 6480 | |
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 | 525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工 | 6000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工 | 6000 | |
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6480 |
应用物理学 | 理工 | 6000 | |
文化与教育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理工 | 5000 |
英语 | 文/理 | 5000 |
注:以上专业学制四年,专业受限请参阅《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