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缩写为CCNU),简称“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全日制综合性师范大学,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8年创办的中原大学。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建成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等并入后,改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2005年入选“211工程”;2012年入选“国培计划”。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桂子山和南湖2个校区,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设有30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84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普通本科生19400余人,硕士研究生2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另有国际学生700余人,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30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84个本科专业。
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 |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旅游管理(创新实验班)、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非公费师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 |
化学学院 | 化学(公费师范)、化学类(含化学(非公费师范)、化学(英才班)、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交叉班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基座”基地班) |
教育学院 |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数学-经济学交叉班、法学-经济学交叉班、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教育)、金融学类((含金融工程、数字经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管理与智慧运营)) |
法学院 | 法学、法学-经济学交叉班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基层治理实验班)、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公费师范)、历史学类(含历史学(非公费师范)、历史学(“开沅”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历史学(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班)、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公费师范)、绘画、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社会学院 | 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生物科学类(含生物技术、化学-生物学交叉班) |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非公费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非师范)、数学-经济学交叉班)、统计学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公费师范)、体育教育(非公费师范)、运动训练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公费师范)(A+)、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非公费师范)、翻译)、外国语言文学类(含日语(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日英复语班)、法语(法英复语班)、俄语(俄英复语班)、朝鲜语(朝英复语班)、西班牙语(西英复语班) |
文学院 |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公费师范)、物理学(非公费师范)、物理学(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班)、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心理学院 | 心理学(公费师范)、心理学类(心理学(非师范)、应用心理学) |
信息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含创新实验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公费师范)、舞蹈学(公费师范)、舞蹈学(非师范)、音乐学(非公费师范) |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政治学类(含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 |
注:学校官网学院专业数量不对应(截至2024年6月) |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含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
类别 | 名单 |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
国家重点学科 | 中国近现代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汉语言文字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中外政治制度、农药学、理论物理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文艺学 |
“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 | 教师教育、文化传承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数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分子科学与生态环境学 |
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 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计算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博士后流动站 | 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政治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数学、公共管理、社会学、体育学、化学、情报与档案管理图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哲学、统计学 |
截至2024年6月 |
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哲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
截至2024年6月 |
学科评估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排名情况如下:
学科 | 等级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A |
教育学 | |
政治学 | A- |
中国史 | |
心理学 | B+ |
体育学 | |
中国语言学 | |
数学 | |
物理学 | |
化学 |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
社会学 | B |
地理学 | |
生物学 | |
外国语言文学 | |
统计学 | |
公共管理 | |
世界史 | B-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应用经济学 | C+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美术学 | |
法学 | |
理论经济学 | C |
软件工程 | |
音乐与舞蹈学 | |
新闻传播学 | C- |
生态学 | |
设计学 | |
截至2017年12月 |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600余人;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百余人次。
类别 | 姓名 |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 马敏、朱英、胡亚敏、徐勇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胡亚敏、陈佑清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王恩科、杨光富、张礼知、周远扬、朱长江、杨亚东、许怒、彭双阶、张本威、袁志刚 |
注:名单不全(截至2024年6月)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7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历史学);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教学名师7个,湖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1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4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英语词汇学电子商务概论、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社会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艺学系列课程、电子商务管理、现代汉语、数学物理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外国文学史、教育学 |
省级精品课程 | 英语语言学、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技巧、基础俄语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法学、社会工作、学前教育、汉语言、俄语、日语、 新闻学、地理科学、统计学、数字媒体技术、信息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美术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数学 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汉 语言文学、英语、化学、生物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行政管理、电子商务、音乐学、经济学、国际政治、特殊教育、运动训练、朝鲜语、翻译、应用化学、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心理学、软件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商管理、舞蹈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生物技术、环境设计、政治学与行政学、法语、广播电视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 | “开沅”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黄大年式国家级教学团队 | 农药化学教师团队、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中国史教师团队 |
注:名单不全(截至2024年6月) |
教学成果
时间 | 名称 | 级别 |
---|---|---|
2013年 | 以发展性教学为理念的《教学论》教材及拓展性资源建设 | 省级一等奖 |
践行“三博”文化育人理念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 | ||
师范生免费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一本三化”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
国家免费师范教育战略举措下的“卓越化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
师范大学双型名师团队主导的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
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与文艺学教学改革的拓展 | ||
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
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虚拟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创新 | ||
外国文学课程国际化研究 | 省级二等奖 | |
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非师范专业—钢琴表演专业教学研究 | ||
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
面向未来教育家培养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 ||
新政策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专业技能研究与实践 | ||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培养专家型教师为导向的变革研究 | ||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
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建设多维度的大学英语课程 | 省级三等奖 | |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 ||
师范大学地理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
综合性师范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整体改革研究与实践 | ||
大学问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教育类学科为例 | ||
2014年 | 面向国家需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信息化教学创新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的探索 | ||
师范大学双型名师团队主导的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
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与文艺学教学改革的拓展 | ||
师范生免费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一本三化”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
五种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 |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
五种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
2016年 | 依托区域优势,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一等奖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国家级二等奖 | |
2023年 | 数字人文实践中的“云上中文”平台构筑与运用 | 国家级二等奖 |
2023年 | 文科背景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拔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
注:仅列举部分(截至2024年6月) |
1999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华中师范大学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院校;1999年4月,学校被原国务院侨办批准为“华文教育基地”;2006年3月,学校经原国家汉办批准设立“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2007年6月,被原国家汉办批准为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2008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可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和博士院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生预科教育基地;2009年7月,学校被孔子学院总部批准为首批可“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的院校;2013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7年学校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与250多所国(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联系;与70余所高校签署学生交换及学分转换合作协议;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类别 | 地区 | 学校 |
---|---|---|
交换项目 | 美国 |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密西西比学院、南犹他大学 |
韩国 | 中央大学、岭南大学、诚信女子大学、公州国立大学 | |
澳大利亚 | 纽卡斯尔、伍伦贡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蒙特利尔大学 | |
加拿大 | 拉瓦尔大学 | |
捷克 | 帕拉茨基大学 | |
预科项目 | 俄罗斯 | 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远东联邦大学、MIREA-俄罗斯技术大学 |
注:截至2024年6月 |
国内交流
华中师范大学与其它高校及企业也有着众多交流,具体如下:
时间 | 活动 |
---|---|
2024年 |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调研交流 |
华南师范大学来校调研交流财务工作 | |
洪山区重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交流座谈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 |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行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调研交流 | |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来华中师范大学中心交流调研 |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调研交流 | |
2023年 | 华中师范大学专家团队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推进师范教育协同提质工作 |
华中师范大学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来学校调研交流 |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一同前往汉口北集团、汉口商业博物馆、武汉市咖啡协会副会长单位唐吉诃德咖啡调研 | |
复旦大学来校交流调研 | |
樊城区人民检察院来学校交流座谈 | |
注:仅列举部分(截至2024年6月) |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5个,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其它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等79个。
国家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 |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夸克物质及探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智能生物传感技术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 |
省部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 |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香格里拉高原复合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湖北省农药与绿色化学合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智慧学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硅像素芯片及其探测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数学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教育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城乡发展一体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农村研究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
其它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国家中小学(中职)历史教材研究基地、文化旅游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老龄科研基地、退伍军人事务研究基地、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研究基地、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湖北省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湖北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置、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湖北房地产发展研究中心、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基地(湖北问津文化教育研究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中心、湖北省工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武汉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湖北社会建设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湖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智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研究院、湖北省对外战略研究院 |
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截至2024年6月 |
1988年荣获第37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奖”金奖。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逾1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高出全国平均十余个百分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6项。
类型 | 名称 |
---|---|
成果推荐 | 3D视觉感知AI芯片 |
人工智能理科图文题解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含三氟甲基吡啶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杀菌剂 | |
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及系统 | |
一种离子型主体材料及其在固态发光电化学池中的应用 | |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人脸检测的方法及模型 | |
一种文本智能生成3D虚拟教学资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制造Ti离子掺杂CuO催化剂的方法 | |
基于深度学习与知识图谱的限定领域对话生成方法及系统 | |
一种基于忆阻器的无感四维混沌系统电路设计与实现 | |
成果转化 | 一种超声喷雾制备镍接杂硅酸铋微术球的方法 |
一种虚拟舞蹈系统的动作评价方法 | |
一种关联书本与电子资源的系统 | |
溶剂萃取法精制湿法磷酸技术(含2项发明专利)(技术许可) | |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1项发明专利)(技术许可) | |
面向知识测量的试题、知识、能力张量构建与标注方法(含4项发明专利)(技术转让) | |
注:仅列举部分(截至2024年6月) |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3月,图书馆馆藏中外文文献(含期刊合订本)累计321万册,电子图书548万册,中文数据库109个,外文数据库68个,自建6个特色数据库;拥有珍贵古籍文献9105种计111779册,其中有善本书455种、3511册,含明版105种、1777册。
电子资源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电子图书534万册,中文数据库98个,外文数据库65个,自建4个特色数据库——华大文库、桂子文库、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文献数据库、学校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辛亥革命研究文献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人物库。同时,图书馆还积极参与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文献传递的成员馆,还成为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二期参建单位。与多所内地高校图书馆、以及美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18所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资料互换关系。
学术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5年创刊(原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5年创刊(原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现为双月刊。
《外国文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权威学术期刊。该刊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具有较大国际影响。该刊不仅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国内权威检索机构所收录,而且是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 & HCI ( 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
《汉语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是内部印刷发行的《语言学通讯》,后来是用文集形式出版的《汉语学报》,每年出版四期。
《社会主义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学术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湖北最具影响力十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教育研究与实验》: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现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会刊。自创刊以来,《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在全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位,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视为A类期刊。
《教育与经济》: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中国唯一一份教育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该刊几经调整与发展,不断提高学术质量与水平,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经济学专业权威期刊。
《近代史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辑刊。登载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包括专题讨论、研究论文、研究综述、书评、史实考订、学者书札、学术信息等,创办以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语文教学与研究》是一本拥有近50年创办历史的老牌语文名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全国首批双效期刋,全国优秀语文期刊。所发文章先后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报刊文摘》等著名报刊转载500余篇,连续五届被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授予湖北省优秀期刋称号。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是中国专注于刊载高等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旨在指导继续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高等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推动高等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高等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学术新论、成人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政策与法规、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现代远程教育与技术、调查与分析、工作场所学习与职业发展、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国际视野等。
姓名 | 备注 |
---|---|
恽代英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 |
陈潭秋 |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之一,中共武汉地区领导人 |
陈昌浩 |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人物之一 |
萧楚女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优秀理论家,《中国青年》创始人之一 |
施洋 | 无产阶级革命家 |
李焕 | 中国国民党秘书长、政治家,台湾中山大学校长 |
万国权 | 全国政协第八届、九届副主席,原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原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 |
何伟 | 原教育部部长 |
阮成发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
信长星 |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江苏省委书记、常委、委员 |
李智勇 |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 |
潘岳 |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
陈训秋 | 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 |
梁惠玲 |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 |
罗照辉 |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党组书记 |
谭天星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莫高义 |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
陶治国 | 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原组长 |
王建军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
周子学 | 长电科技董事长,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
崔启明 | 外交学院党委原书记 |
金学锋 | 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
赵飞 |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 |
郭元强 | 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 |
崔永辉 |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 |
李红军 | 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南昌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 |
万勇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
肖菊华 | 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
刘平治 | 海南省政府党组成员 |
孙菊生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江西省委会主委 |
程用文 |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
朱虹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
李宪生 | 海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一政治委员 |
王建鸣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
刘雪荣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省总工会主席 |
周洪宇 |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
林志慧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张维国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彭晓春 |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 |
翟天山 | 湖北省政协常委、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 |
田期玉 | 公安部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部长 |
王立英 | 原教育部党组成员 |
盛树仁 | 原国家计委副主任 |
邹时炎 | 教育部关工委主任 |
杨洪林 | 原中国驻伊拉克特命全权大使 |
陈绪国 |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丁凤英 | 原湖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
蒋大国 | 原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贾天增 | 原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张洪祥 | 原湖北省副省长 |
苏晓云 | 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原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 |
陈君文 | 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范兴元 | 原湖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
李宗柏 | 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杨斌庆 | 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姓名 | 备注 |
---|---|
于忠福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
谭本宏 |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员,中将军衔 |
孙黄田 |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副部长,中将军衔 |
周爱民 | 国防大学副校长,中将军衔 |
封长虹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少将军衔 |
张贡献 | 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 |
曾庆祝 | 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少将军衔 |
姓名 | 备注 |
---|---|
冯友兰 |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著作作者,“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委员 |
应崇福 |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物理学家、超声学家 |
潘梓年 | 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筹建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新华日报》和《哲学研究》创办人,曾任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
钱基博 |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教育家、杰出的古文学家,曾任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钱钟书之父 |
熊十力 | 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曾任教于文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 |
光未然 | 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作者 |
王亚南 | 中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原厦门大学校长,《资本论》、《国富论》、《人口论》、《经济学原理》译者,《厦门大学学报》和《中国经济问题》创办者,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
余家菊 |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
沈祖荣 | 中国图书馆学家,曾任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主任 |
韦卓民 |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宗教学家,原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校长 |
张舜徽 |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 |
章开沅 |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
邢福义 | 华中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
刘介愚 | 著名教育管理学家,历任河南大学教务长,中南教育局副局长,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华中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
郑杭生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一级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首席专家 |
冯巩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常委,著名相声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 |
马敏 | 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首届、第二届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会史学会副会长 |
戴小明 | 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辑,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正厅级),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
任海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党委书记 |
赵康太 | 海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兼任海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海南大学原党委书记 |
张忠家 |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长江大学原党委书记 |
宋亚平 |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
金安江 |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
纳麒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
路钢 |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原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校长、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
丁烈云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哈经雄 | 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中国回族学会执行主席 |
杨宗凯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
房喻 | 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 |
李宇明 | 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 |
王恩科 |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黄桂田 | 山西大学校长 |
曹文泽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分管日常工作);华东政法大学原党委书记 |
陈法春 |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 |
屈哨兵 |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 |
赵国祥 |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向显智 | 湖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 |
唐善茂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 |
周应佳 | 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
朱正亮 | 湖北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 |
王茂林 | 山西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 |
赵君 | 北部湾大学党委书记 |
王祚桥 | 湖北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 |
肖远平 | 贵州师范大学校长 |
王传中 |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蒋建湘 |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 |
伍海泉 |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文君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 |
龚瑶琴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副部长、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 |
张顺明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
童明良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 |
傅缨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 |
左东岭 | 首都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晏绍祥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 |
徐勇 |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
王泽龙 | 湖北省高校文科学报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朱英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
桑兵 | 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孙中山研究所所长 |
王奇生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贺雪峰 |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 |
王健 |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分党委书记 |
高玉 | 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高圣平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刘同舫 |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
席真 |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化学生物学系主任 |
曾湘泉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
徐杰 | 国际汉语教育学会副会长,澳门大学语言学系主任 |
李静 | 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总统教授奖、亨利∙罗格斯奖获得者 |
陈新文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周欣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副所长 |
赵会江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 |
朱长江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
彭双阶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 |
肖冬梅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 |
文双春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院长 |
庄鹏飞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
彭良友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 |
谢胜利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余家国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 |
杨光富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
魏永革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
王风平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
孙蒙祥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
胡薇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
黄双全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
张本威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
吴振斌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
周勇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
陈新华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研究员 |
吴学兵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教授 |
彭南生 |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
吴毅 |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副主编 |
湛昌国 |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 |
庹祖海 |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 |
姓名 | 备注 |
---|---|
谢圣明 | 知名企业家,1993年创建红桃K集团,任董事长 |
徐安良 | 万向创业投资股份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 |
陈华元 |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 |
张嗣义 | 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
何大春 | 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
陈义龙 | 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 |
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18年 | 华中师范大学被认定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 |
2023年 | 华中师范大学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
华中师范大学科协获评“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 |
华中师范大学团委获评“2022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 |
2022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 |
2025年 | 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 |
注:仅列举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