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_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

美考君
2020-10-25
来源:52艺考网

数字媒体技术(Digital Media Technolog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主要研究与数字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播、管理、安全、输出等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与系统,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各类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内容主要包括数字信息的获取与输出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传播技术、数字信息管理与安全等。


艺术与科技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类别:计算机类

中文名称:数字媒体技术

外文名称: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0906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层次:本科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正式出现在该目录的《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名单》中,专业代码为080628S。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影视艺术技术专业合并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080906,属计算机类专业。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工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06,属计算机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数字内容创作、制作及相关软硬件工具研发、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充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准确定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鼓励各高校特色化发展,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继续深造及就业的不同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选择创作型、制作型、研究型或复合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规格


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法制意识、道德修养、人文素养、艺术修养与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身心健康,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知识要求

掌握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了解影视、网络媒体创作、制作、传播、运营的基本流程;了解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

应重点理解数字内容制作相关的艺术、技术背景知识;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在游戏设计、交互技术开发、影视特效制作相关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应用及内容制作所需的相关知识。

能力要求

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创作及研究方法,能够在科学与艺术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作品创作、技术研发、项目策划、市场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符合行业对从业人员所需求的实践工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获取更新专业前沿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及突破创新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应具有数字内容制作及相关技术工具开发的能力。

各高校可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专业定位和就业面向,确定以创作型(研发型)人才或以制作型人才为主的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分层次、多样化的培养。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类课程单元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单元主要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科技类和艺术素养类相关知识;综合教育课程单元除公共基础课程外,还包括学术与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专业教育课程单元主要由专业基础类课程单元和专业类课程单元组成,此外也包括课程实践、认知实践、专业实习、研发创作课题、联合创作与联合开发等实践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应与高校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资源相匹配,强调人文、艺术与科学的交叉融合,以创作(设计)为核心,将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和服务于创作的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

有条件的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参照本标准中的知识和技能模块,搭建弹性的选修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修不同方向和领域的课程,实现多元化发展。

有条件的高校可开展国内外学生交换、国内外学生联合创作、各类形式和层次的联合培养,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课程及外语教学专业课程建设。

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

针对网络化教育迅速发展的现状,结合学科特色,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并通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POC)、翻转课堂等形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高校间应加强课程资源共享,并探索学分互认、联合实践、学生交换等跨地域、跨学校的联合培养。

理论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和大学体育等相关课程。其中大学计算机课程应结合相关专业需求进行教学,注重图像、视频和声音处理软件应用技能的学习。

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主要覆盖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科技类和艺术素养类基础知识,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科学精神和艺术品位。须修读人文艺术素养类课程不少于4门。若修读与该专业重复和相近的课程,则不计入通识类课程学分。主要包括: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包括历史学、哲学、文学等相关知识);②理工科技类课程(包括科技文明史、科学研究方法等相关知识,注重对科学思维的培养);③艺术素养类课程(包括艺术学概论、艺术史等相关知识,重点是通过绘画、雕塑、电影、电视、音乐、戏剧等领域的作品赏析,培养审美能力及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能力)。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覆盖动画、数字媒体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间共享的、相同(或相似)的基础知识、艺术理念和技术手段等内容,包括基础与概论、基本技能、史论知识等课程模块。

各高校可根据需要在每个模块内开设1门或多门课程,但课程内容必须涵盖课程模块中的主要内容(下面列出的是课程模块中的主要内容,并非具体的课程名称)。

具体包括:①基础与概论模块(包括与专业相关的概论类课程,以及造型、色彩、视听语言等基础性课程等):②基本技能模块(包括摄影摄像、剪辑、图像、视频与声音处理等基本技能课程,以及主要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数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等);③史论知识模块(包括艺术史、电影史、动画史、媒介发展史、当代艺术前沿,以及艺术学、美学、传播学、文化研究、叙事学的基础理论等)。

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覆盖各专业较深入的知识和技能、体现各专业主要特征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之间应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并注重开展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性课程。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背景特点、学科发展趋势、行业及地域特色,在各专业对应课程单元的每个课程模块中,开设能覆盖该模块核心知识内容的1门或多门专业主干课程(下面列出的是课程模块中的主要内容,并非具体的课程名称)。根据各高校办学特点及专业定位,各专业模块课程可以交叉融合。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体包括:①数字媒体技术数学基础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②数字媒体技术基础模块(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音频处理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③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模块(包括人机交互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虚拟现实技术、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等);④游戏开发技术模块(包括游戏技术基础、游戏架构设计、游戏程序设计、游戏引擎应用与开发、游戏创作、游戏策划、移动平台游戏开发、游戏原型开发等);⑤数字媒体产业知识模块(包括影视产业概论、网络产业概论、交互产品开发、影视项目管理、网络产品运营与推广、游戏产品运营与推广、品牌开发与授权管理等);⑥创新创业技能模块(包括数字媒体产业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创新思维、相关法律常识等)。

主要课程

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创意思维训练、数字摄影与摄像、视听语言、动画技术、交互技术、数字视频编辑与合成、数字电影特技原理、镜头设计与拍摄、虚拟场景设计、剧本与分镜设计、影片制作、互动脚本创作、图形创意设计、界面设计、网站设计、行动装置界面设计、多媒体程式设计、混合实境、跨媒体整合等。


考研方向


可报考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

毕业生获奖情况

1. 王颖、路媛媛、李欣怡、魏世杰、李洁荣获2013 年发现美丽台湾短片竞赛铜奖;

2. 张悦荣获2011 年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DV 大赛剧情片二等奖。

毕业生专长

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参加各类资格认证考试,例如Autodesk 国际认证中心的MAYA2010 国际认证、Adobe 认证等,并获得相应的证书,在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三维动画应用实践方面,有较扎实基础。

校企合作情况

该专业与厦门视盛传媒有限公司、厦门突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大峡谷影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诚信友好合作的关系,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构建了广阔的实习平台,为学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社会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各类文化创意产业企事业单位从事影视媒体、网络及互动媒体方面的影视短片创作、影视特效制作、摄影与摄像、互动界面设计、互动网页设计、虚拟现实设计等工作。

毕业生可在IT企业、新闻出版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影视与动漫公司、数字娱乐、大型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软件编程、数字影视、动漫游戏、交互娱乐、网络信息系统、数字出版、移动终端等领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开设院校


地区
院校名录
北京
北方工业大学
中华女子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
----
上海
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上海建桥学院
----
----
----
重庆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重庆工程学院
河北
衡水学院
张家口学院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保定学院
石家庄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
----
----
----
河南
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工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
许昌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郑州经贸学院
山东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
潍坊学院
青岛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青岛工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
----
----
山西
忻州师范学院
运城学院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
----
----
----
安徽
安徽大学
铜陵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
----
江西
萍乡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
----
江苏
西交利物浦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江南大学
南通理工学院
----
浙江
丽水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树人学院
宁波财经学院
----
湖北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江汉大学
三峡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汉口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
----
湖南
湖南大学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
广东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韶关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
广州新华学院
广州软件学院
广州南方学院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培正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
广西
梧州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南宁学院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
云南
云南大学
普洱学院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昭通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红河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
----
贵州
凯里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四川
四川文理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大学
乐山师范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宜宾学院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成都东软学院
四川传媒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陕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安康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
宁夏
宁夏理工学院
银川能源学院
----
----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大庆师范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长春人文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动画学院
吉林外国语大学
长春光华学院
----
----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东北大学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理工学院
辽宁传媒学院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
新疆
喀什大学
新疆理工学院
----
----
内蒙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
----
----
海南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
----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三明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
阳光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
甘肃
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文理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摘录时间:2021年6月10日


阅读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相关推荐
1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