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UST)位于吉林长春,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高校,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吉林省重点大学,吉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院校,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院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传统兵工七子之一,又名国防七校、国防七子。
学校前身是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先后隶属于中科院、国防科委、五机部、兵器部、机械委、机电部、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为现名。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7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8万平方米;设有20个院系,开设58个本科专业;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2191人,各类学生总数3863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34人、硕士研究生5800人、本科生17492人、留学生137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设有20个院系,开设58个本科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类) | |
---|---|---|
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学院 | 应用物理学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信息对抗技术✮☆▲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
智能感知工程◎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中外合作办学)❊✮☆△◎ |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中外合作办学)❊✮◎ | ||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机械电子工程✮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通信工程✮▲ | ||
自动化✮▲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软件工程✮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信息安全◎ | ||
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机器人工程◎ | ||
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材料物理 | ||
材料化学▲ | ||
功能材料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应用化学 | ||
环境工程 | ||
长春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
应用统计学◎ | ||
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
生物工程 | ||
生物技术 | ||
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金融工程✮▲ | ||
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
俄语 | ||
朝鲜语 | ||
日语 | ||
翻译 | ||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
汉语国际教育 | ||
广告学 | ||
网络与新媒体◎ | ||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
社会工作✮ |
注:❊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国防特色专业建设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为近五年新增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A类2个、一流学科B类5个);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1个):光学工程
国防特色学科(5个):光电子与激光技术、光传输与探测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军用关键材料
ESI全球前1%行列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6个): 一流学科A类:光学工程、机械工程
一流学科B类:物理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优势特色学科A类: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优势特色学科B类: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软件工程
新兴交叉学科:光电医疗技术及生物检测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光学工程、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位授权点(截至2021年11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37个):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仿生机械、微光机电系统、光电仪器与技术、光信息技术、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传感与物联网、纳米制造理论与应用、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01个):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仿生机械、微光机电系统、光电仪器与技术、光信息技术、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传感与物联网、纳米制造理论与应用、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种):电子信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种):工商管理(MBA)、社会工作、应用统计、艺术、法律、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
学科评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学校光学工程学科进入A类,4个学科进入B类,8个学科进入C类。
序号 | 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位次百分位 |
---|---|---|---|---|
1 | 0803 | 光学工程 | A- | 5%~10% |
2 | 0802 | 机械工程 | B | 20%~30% |
3 | 0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
4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5 | 0702 | 物理学 | B- | 30%~40% |
6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40%~50% |
7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8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9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C | 50%~60% |
10 | 0835 | 软件工程 | ||
11 | 0703 | 化学 | C- | 60%~70% |
12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13 | 0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教学建设
人才培养
长春理工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在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专家组评价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地位和声誉、学科发展与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
2、特色项目(截至2020年8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国际化精英班:旨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引进国外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模式,绝大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小班培养,依托学院雄厚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师资,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学校的创新实验班。面向全体新生(中外合作办学及定向培养学生除外)选拔。
王大珩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实验班:旨在推进大光电学科体系下的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和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出密切对接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模式。设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9个专业的创新实验班。大一不分专业,经过一年的学习后自主申报。面向全体新生(中外合作办学及定向培养学生除外)选拔。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旨在探索基础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新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在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4个基础学科专业成立培养实验班。
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两段式培养,执行单独的教学计划,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设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6个专业的创新实验班。
3、学科竞赛
2020年,学校共组织开展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60余项,参赛学生超过11000余人次;学生在各类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奖3026项,其中国家级获奖330项、省级获奖776项。
根据2021年3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报告,学校位列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43位,单年度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50名;位列2016-2020年全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53位;位列2016-2020年全国地方高校竞赛排行榜第13位;位列全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名第54位。以上排名结果,均为学校大学生竞赛排名最好成绩。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建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一大批省级优质教学资源,荣获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对抗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融工程、社会工作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防特色专业(2个):信息对抗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17个):
A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金融工程、法学
B类: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对抗技术、自动化、材料化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教学、科研、生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长春理工大学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工程材料、国际贸易实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红外物理、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应用光学、工程材料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成果
2006年至2017年,学校共获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17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5篇、专业硕士示范论文4篇,涌现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毕业生。
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始终名列吉林省省属高校前茅。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吉林省文明单位,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荣誉。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推进基础课与实践教学协同创新致力知识向能力有效转化”(2018年,第四单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地方院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一单位)、“构建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一单位)
师资力量
建校之初,中国一大批光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在学校任职、任教或学习,为学校积淀了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
王大珩 | 龚祖同 | 张作梅 | 王之江 |
干福熹 | 邓锡铭 | 唐九华 | 薛鸣球 |
潘君骅 | 刘颂豪 | 王立鼎 | 陈星旦 |
林祥棣 | 姚骏恩 | 杨雄里 | 姜会林 |
截至到2020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2091人,其中专任教师1277人、博士生导师287人、正高职260人、副高职65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973计划”首席专家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拥有国家级高端引智平台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8个。
(部分名录)
专职院士(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
双聘院士(7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才
杰出人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苏忠民、张国玉、于化东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杨华民、曹国华、佟首峰、张心明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张树仁
“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8人):金光勇、王作斌、付跃刚、张国玉、林景全、曹国华、蒋振刚、马晓辉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团队(王淑坤)、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姜会林)
合作交流
国内联合培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加入“中国优势高校光电专业新工科王大珩联合实验班”项目,与浙江大学等6所中国知名高校、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7所中科院光电领域知名院所开展联合培养工作。该专业学生在第5、第6和第8学期在联合培养单位完成本科阶段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长春理工大学圣光机大学联合学院,是学校与俄罗斯圣光机大学合作建立的一所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包含本、硕、博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争取2021年招收首批学生。
截至2019年9月,学校设有经教育部批准的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办学项目 | 合作学校 | 办学层次 | 批准时间 |
---|---|---|---|
光学工程 |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研究型大学 | 硕士 | 2015年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 | 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 | 本科 | 2014年 |
生物工程 | 韩国大邱大学 | 本科 | 2018年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 | 英国西苏格兰大学 | 本科 | 2019年 |
国际交流
纳米操纵制造与测量(3M-NANO)国际学会于2014年4月11日在香港注册,办公室设置在学校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在世界上主导的国际会议之一。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同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90余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纳米技术”方向中方牵头院校、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院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院校。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吉林省对外汉语教学培训中心。
近年来,派出300多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7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建有1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综述
建校以来,长春理工大学长期由国防工业部门直接领导,始终把“保障国防”作为崇高责任和神圣使命,军工科研优势突出,是“兵工七子"高校之一,科研工作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在北斗系统、载人航天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屡创佳绩。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项目承担
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学校新增科研立项1427项,其中,国防“973计划”项目1项、军口“863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8.3亿元,其中,2014和2015连续两年科研经费到款突破2亿元,创历史新高。
科研成就
学校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火控动态性能测试系统”(2009年,第一单位)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光学系统技术经济公差理论”(1996年,第一单位)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激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装置”(2010年,第一单位)
2013年至2017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24项(理工类62项),其中,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申请各类专利1341项,授权762项。组织各类学术报告会536场,出版学术著作189部,发表学术论文513篇,其中SCI收录1107篇、EI收录1219篇、CSSCI收录48篇。
科技平台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10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
序号 | 类别 | 级别 | 名称 | 批准单位 | 批准时间 |
---|---|---|---|---|---|
1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级 |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 | - | 1994年 |
2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级 | 精密制造及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国家发改委 | 2016年 |
3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国家级 | 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发改委 | 2011年 |
4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国家级 | 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发改委 | 2013年 |
5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国家级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光学领域) | 科技部 | 2007年 |
6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国家级 | 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2013年 |
7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国家级 | 纳米生物光子学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科技部 | 2016年 |
序号 | 名称 | 批准单位 | 批准时间 | 分类 | 级别 |
---|---|---|---|---|---|
1 | 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2017年5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国家级 |
序号 | 类别 | 级别 | 名称 | 批准单位 | 批准时间 |
---|---|---|---|---|---|
1 | 重点实验室 | 部级 | 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国防科工局 | 2007年 |
2 | 重点实验室 | 部级 | 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2003年 |
3 | 重点实验室 | 部级 | 跨尺度微纳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2019年 |
4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光电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06年 |
5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06年 |
6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光电检测装备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2008年 |
7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 | 2008年 |
8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生物检测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2009年 |
9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 | 2010年 |
10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微波通信技术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2011年 |
11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应用化学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11年 |
12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精密微制造及装备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2013年 |
13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医学影像计算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2014年 |
14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精密微制造、检测及装备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 | 2014年 |
15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 | 2014年 |
16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纳米操纵与制造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2015年 |
17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先进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15年 |
18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精细材料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15年 |
19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超快光学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15年 |
20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15年 |
21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先进控制技术与智能自动化装备研发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2016年 |
22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17年 |
23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光谱探测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17年 |
24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 省教育厅 | 2017年 |
25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大数据科学与工程联合重点实验室 | 省科技厅 | 2018年 |
26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先进光学系统与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 | 省发改委 | 2018年 |
27 | 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吉林省微纳操纵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联合实验室 | 省科技厅 | 2019年 |
28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部级 | 光电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2006年 |
29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科技厅 | 2002年 |
30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省发改委 | 2007年 |
31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激光加工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2007年 |
32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科技创新中心 | 省科技厅 | 2007年 |
33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半导体激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省发改委 | 2008年 |
34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光机电一体化研究与设计科技创新中心 | 省科技厅 | 2008年 |
35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省发改委 | 2009年 |
36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激光技术及设备工程研究中心 | 省发改委 | 2012年 |
37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化装配科技创新中心 | 省科技厅 | 2013年 |
38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生物检测工程技术应用科技创新中心 | 省科技厅 | 2015年 |
39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纳米操纵与制造科技创新中心 | 省科技厅 | 2016年 |
40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农业物联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长春理工大学分中心 | 省科技厅 | 2016年 |
41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光电检测与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科技厅 | 2017年 |
42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机器视觉智能装备与智能检测科技创新中心 | 省科技厅 | 2018年 |
43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光学材料与化学科技创新中心 | 省科技厅 | 2019年 |
44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柔性线束智能装配工程研究中心 | 省发改委 | 2018年 |
45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省级 | 纳米操纵、装配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省科技厅 | 2011年 |
46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省级 | 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研究中心 | 省科技厅 | 2014年 |
47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省级 | 吉林省脑信息与智能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省科技厅 | 2019年 |
48 | 吉林省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 省级 | 吉林省高等学校光电子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 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 | 2014年 |
49 | 吉林省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 省级 | 吉林省高等学校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 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 | 2014年 |
50 | 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光电子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 2013年 |
51 | 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 |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5年 |
52 | 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文化产业科技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5年 |
53 | 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 | 激光技术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5年 |
54 | 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 | 吉林省光电医疗器械于先进制药装备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5年 |
序号 | 名称 | 批准单位 | 批准时间 | 分类 | 级别 |
---|---|---|---|---|---|
1 |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 | 省教育厅 | 2015年12月 | 智库 | 省级 |
2 | 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7年1月 | 智库 | 省级 |
序号 | 名称 | 批准单位 | 批准时间 | 分类 | 级别 |
---|---|---|---|---|---|
1 | 吉林省企业经济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1年6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厅局级 |
2 | 长春电影文化研究基地 |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 2013年7月 | 吉林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 | 省级 |
3 | 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4年12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厅局级 |
4 | 吉林省科技外语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5年12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厅局级 |
5 | 吉林省地方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5年12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厅局级 |
6 | 吉林省知识产权重点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5年12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厅局级 |
7 | 吉林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 |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 2016年6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省级 |
8 | 吉林省工业文化研究基地 |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 2017年1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省级 |
9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7年12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厅局级 |
10 | 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中心 | 省教育厅 | 2017年12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厅局级 |
11 | 吉林省舆情大数据研究基地 |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 2018年12月 | 人文社科基地 | 省级 |
序号 | 类别 | 级别 | 名称 | 批准单位 | 批准时间 |
---|---|---|---|---|---|
1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市级 | 数字化制造长春市科技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 2007年 |
2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市级 | 激光加工长春市科技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 2007年 |
3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市级 | 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长春市科技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 2010年 |
4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市级 | 长春市光电子器件与应用科技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 2011年 |
5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市级 | 长春市纳米制造技术与应用科技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 2011年 |
6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市级 | 长春市超快激光应用科技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 2015年 |
7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市级 | 长春市激光制造与检测装备长春市科技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 2015年 |
8 |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 市级 | 长春市复杂运动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科技创新中心 | 市科技局 | 2015年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6月,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中外文藏书总量41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25.9万册、电子图书190.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5个,其中自建数据库6个。图书馆由自然科学图书馆与社会科学图书馆组成,分设在东、西校区,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级成员馆。
图书馆藏书建设以学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需要为依据,坚持以专业书刊为主,对重点学科及新建专业倾斜,兼顾人文社科文献。重点收藏光学、电子技术、机械、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文献。其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录、标准、专刊、产品目录及各种工具书。近年来,重点发展电子文献资源,有计划多渠道地新进各种题录、文摘、全文型中、外文光盘数据库,电子期刊,视听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形成了实体资源与网络虚拟资源相结合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科技类一级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8年,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收录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应用写作》
《应用写作》杂志始创于1985年,是中国仅有的一份专门研究探讨应用写作理论和技法、传播现代应用文写作知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为全国应用写作学科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