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宝文理”,位于宝鸡。学校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
学校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省属本科宝鸡大学,1963年停办;1975年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在宝鸡大学旧址成立,1978年改建为宝鸡师范学院,办学层次依然为本科;1984年职业大学宝鸡大学成立;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宝鸡师范学院与宝鸡大学合并定名为宝鸡文理学院;2018年成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高新校区、石鼓校区、蟠龙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多亩;图书馆各类图书累积量300余万册;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64个本科专业;有9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21000名,其中研究生1275名,有专任教师1200余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64个本科专业。
宝鸡文理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 本科专业 |
化学化工学院 | 材料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 、应用化学、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通信工程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
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 |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机械工程学院 | 产品设计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计算机学院 | 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历史学 、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翻译 |
政法学院 | 法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教育学院 | 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地理科学、测绘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余名,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人员550余名、博士300余名。同时,聘请了120余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有70余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奖励称号。
两院院士(双聘):石钟慈院士、于吉红院士
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名单不全):彭曦
全国优秀教师(名单不全):杨忠泰、李剑、王晓敏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名单不全):李景宜、李剑
省“三秦人才”(名单不全):李剑、石玉平、王参军、周旗
省级教学名师(名单不全):赵德利、苏振武、 袁都奇、杨子元、李宗孝、赵天绪、王富平、张全省、王参军、杨得锁
省级优秀教师(名单不全):吴毅
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拨尖人才(名单不全):杨子元、袁都奇、赵德利、李宗孝、杨得锁、温普红、赵立芳、陈虎魁、王晓玲、张亚妮
序号 | 年度 | 名称 | 负责人 |
1 | 2007年 |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 党明虎 |
2 | 2008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 苏振武 |
3 | 2009年 | 地理课程教学团队 | 周旗 |
4 | 2010年 | 化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李宗孝 |
5 | 2012年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 党天正 |
6 | 2013年 | 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胡皓 |
7 | 2014年 | 政治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 赵克平 |
8 | 2014年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团队 | 赵天绪 |
9 | 2015年 |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韩玉强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地理学、数学、哲学、物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9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机械、旅游管理、艺术、体育、翻译、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会计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62个二级学科(领域)。有1个省级一流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位点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地理学、数学、哲学、物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机械、旅游管理、艺术、体育、翻译、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会计
重点学科
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
省级一流学科:化学
省级重点学科:哲学、数学、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物理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30个专业获批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学士学位专业,4个专业获批陕西省“地方优师专项”定向培养资格。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3个省级名牌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有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首批合作院校和“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院校。
序号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级别 | 入选年份 |
1 | 教育学 | 教育学院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2021 |
2 | 物理学 | 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 | 2021 | |
3 | 地理科学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2021 | |
4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2020 | |
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2020 | |
6 | 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2021 |
7 | 材料物理 | 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 | 2021 | |
8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 | 2021 | |
9 | 哲学 | 政法学院 | 2020 | |
10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院 | 2020 | |
11 | 历史学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2020 | |
1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工程学院 | 2020 | |
13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学院 | 2020 | |
14 | 广播电视编导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2020 | |
15 | 思想政治教育 | 政法学院 | 2019 | |
16 | 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2019 |
省级名牌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省级特色专业:教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制药工程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教学中心、现代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化学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地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子拖动、法理学、政治学原理、数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有机化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高等代数、全球变化、植物地理学、机械原理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成果
2007年,学校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2个;2008年,获得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2009年,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3个、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3个;2011年,获得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4个;2012年,获得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4个;2013年,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2017年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个、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
成果名称 | 主持完成人 | 奖项 | 时间 |
---|---|---|---|
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三结合、一统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赵怀玉、李全武等 | 高等教育省级一等奖 | 2007年 |
以实践性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为能力训练平台,构建中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赵德利、王渭清等 | 高等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07年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傅志军 | 高等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09年 |
深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创新型人才 | 赵天绪 | 高等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09年 |
普通高校水彩画写生与创作教学之探索 | 党天才 | 高等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09年 |
构建“三三制”实践育人教学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四实”人才 | 王志刚 | 高等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13年 |
基于顶层设计的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1261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 司晓宏 | 高等教育省级一等奖 | 2017年 |
构建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强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 王兴尚 | 高等教育省级一等奖 | 2017年 |
成果名称 | 主持完成人 | 奖项 | 时间 |
---|---|---|---|
新课标下高师院校师范生角色转换的策略 | 刘景世 | 基础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08年 |
中小学实验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评价标准研究 | - | 基础教育省级一等奖 | 2009年 |
有效教学论 | 侯耀先、栾宏 | 基础教育省级一等奖 | 2009年 |
农村儿童语言与识字能力发展现状的家庭调查 | 张昕 | 基础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09年 |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探讨 | 王富平 | 基础教育省级一等奖 | 2011年 |
英语多元问答教学法研究 | 屈社明 | 基础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11年 |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教育培养卓越教师 | 孙新 | 基础教育省级三等奖 | 2011年 |
幼儿性别特质发展及幼儿男性化教育缺失问题研究 | 王红瑞 | 基础教育省级三等奖 | 2011年 |
中学地理第二课堂开发设计与实效探究 | 周旗、文彦君 | 基础教育省级一等奖 | 2012年 |
浅论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 刘景世 | 基础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12年 |
英语差异教学设计研究 | 梁婷 | 基础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12年 |
农村学校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 | 刘燚 | 基础教育省级三等奖 | 2012年 |
中小学教师招考问题研究 | 周喜华 | 基础教育省级三等奖 | 2013年 |
中小学学生座位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冯东 | 基础教育省级二等奖 | 2017年 |
合作交流
学校每年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大学、俄亥俄州穆斯静冈大学、路易斯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韩国东亚大学、庆星大学等国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开展本科生交换学习、带薪实习、“2+2”本科双学位、国外游学、赴外读研、国外就业、国际大学生文化论坛等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该校陕西省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香港科技大学中药研发中心签订了“伙伴实验室合作协议”,以集成资源、促进优势互补。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众创空间。
省级重点实验室: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实验室、植物化学实验室、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与评估实验室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陕西关学与传统文化普及基地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宝鸡文理学院科创科普教育基地
市级科研平台:宝鸡市超快激光与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鸡市机器人试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鸡市机器人智能制造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宝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宝鸡分院暨宝鸡数字经济研究院
横渠书院 | 哲学研究所 | 非线性研究所 |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 |
人文科学研究所 | 周秦文化研究所 | 陕西文学研究所 | 渭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所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法学研究所 | 陕西方言研究所 | 超快光学与光通信工程技术中心 |
自动化研究所 | 应用化学研究所 | 计算机软件研究所 |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研究所 |
城乡经济研究所 | 机电工程研究所 | 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 | 西府民间音乐研究所 |
关陇宗教文化研究所 | 翻译研究所及高教研究室 | 体育科学研究所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0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83项,尤其是近三年来,办学水平和实力显著提升,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获奖和高层次科研成果数量取得了较大增长。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0余项。2015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奖1项。
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85项,其中国家级41项,省厅级636项,出版专著、译著133部,主编教材66部,发表论文9185篇,其中884篇被SCI、EI、ISTP收录或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39项,其中省部级科研奖3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底,学校图书馆总藏书212万册。生均新增图书4.1册,累计109.7册。截至2017年底,图书馆购买电子图书1405000册;电子期刊56762册;学位论文9628469册。
学术期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原名《宝鸡师院学报》,后改为《教学与科研》,1985年复名为《宝鸡师院学报》,1993年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该刊是双月刊,设西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文艺学、现代当代文学、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与心理学、伦理学、周秦文化与青铜器、张载与关学栏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重要期刊;“周秦文化与青铜器”“张载与关学”栏目为全国第三届社科学报名优栏目;陕西省优秀人文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由宝鸡文理学院主办,本刊为季刊,是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获中国优秀期刊奖。设置博士论坛、理论研究、环境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与电气技术、物理学栏目。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1年5月28日,宝鸡文理学院扶贫办公室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