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简称“西北民大”,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西北民族学院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拥有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1776亩,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08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亿余元;设有25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73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有师生3万余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单位,其中二级学院20个、学部2个,开设7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
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 |
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 法学、法学(藏汉双语) |
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 社会学、社会工作、民族学 |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 |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蒙汉翻译、藏汉翻译、维汉翻译)、中国少数民族(蒙古、藏、维吾尔)语言文学 |
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部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 |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英语(蒙英双语)、俄语、阿拉伯语 |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出版 |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 |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物理学(藏汉双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 |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 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 |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
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含工商管理藏汉双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含旅游管理校企合作)、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演唱、演奏)、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 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 |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 |
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 少数民族预科、协作计划少数民族预科 |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西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学院)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70人、外聘教师197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69人,副高级职称人员519人,具有博士学位460人,硕士学位637人;截至2023年5月,人才队伍中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5人。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学校获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2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教学标兵1人;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教师成才奖3人;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2 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6人。向国家民委、甘肃省各部门累计推荐评审专家、智库专家200余人/次。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教学团队(额尔登别力格) |
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生命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2017年)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蔡葵蒸 |
全国优秀教师 | 于洪志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乌兰、丁俊、马效佩、扎西当知 |
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 | 杨惠玲 |
甘肃省级教学团队 | 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额尔登别力格)、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2010年,道吉仁钦)、20世纪中国文学教学团队(2011年,张天佑)、精细化工教学团队(2012年,苏琼)、口腔内科学教学团队(2013年,李志强)、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学团队(2014年,尹伟先)、口译课程教学团队(2015年,王谋清)、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2017年,何烨)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甘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甘肃省级特色专业;35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甘肃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甘肃省MOOC课程,35门甘肃省级精品课程;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5个,其中创业示范基地1个,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创业孵化园1个,众创空间1个,科技园等1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蒙古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民族学、阿拉伯语、新闻学、动物医学、舞蹈学、舞蹈表演、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生物工程、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绘画、音乐表演 [28-30]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社会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民族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民族语言文化与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 复合应用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甘肃省级特色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阿拉伯语、口腔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物理学、民族学 |
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物理学、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广播电视编导、社会学、民族学、汉语言、新闻学、历史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动物医学、口腔医学、会计学、音乐表演、绘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文物与博物馆学 |
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电气电信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综合实验室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藏族民间文学 | 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创作 |
精品课程 | 油画色彩 | 中国民族关系史 |
蒙古族古代文学 | 牙体牙髓病学 | |
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文学 | |
梵文声明学 | 蒙古族历史 | |
数学分析 | 数学建模 | |
油画写生 | 口译 | |
藏族史 | 口腔组织病理学 | |
蒙古族现当代文学 | 形势与政策(思政类精品课) | |
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 | 古藏文文献 | |
现代蒙古语 | 外国文学 | |
蒙古民间文学概论 | 牙周病学 | |
中国历史文献学 | 语言学概论 | |
藏族民间文学 | 翻译学概论 | |
英语语音学 | 考古学通论 | |
中国山水画创作与教学 | 人体解剖学 | |
写作基础(蒙文) | 动物外科学与手术学 | |
动物外科学与手术学 | 芭蕾基训 |
教学成果
2000年至2012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9项。2018年,学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际级奖项25项,国家级奖项173项,省部级奖项506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藏汉翻译教程》(贺文宣)
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创新机制下的民族院校大学物理公共课教学改革与实践》(2017年,张国恒等)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7个,在甘肃省“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有优势学科1个,特色学科3个。
学科 | 等级 |
---|---|
民族学 | C+ |
中国语言文学 | C+ |
音乐与舞蹈学学科 | C |
社会学学科 | C- |
类别 | 名录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中国语言文学 |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
甘肃省优势学科 | 民族学 |
甘肃省特色学科(A类) | 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 |
甘肃省重点学科 | 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 |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语言智能与文化计算、兴边富民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畜牧学、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生物工程、土木工程 |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 法律、艺术(音乐、美术、舞蹈、艺术设计)、社会工作、工程(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临床医学、金融、国际商务、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和协同创新中心13个;建有国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4个,其他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11个。
学校是“甘肃省民族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主持单位;“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单位。
类别 | 名录 |
---|---|
国家联合实验室 | 中国-马来西亚清真食品国家联合实验室 |
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 | 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 |
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 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口腔医学综合实验室、电子材料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 |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 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研究中心、西亚东非研究中心、喜马拉雅区域研究中心 |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 |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
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西北民族民间音乐—花儿的传承与开展 |
甘肃高校新型智库 | 甘肃省宗教问题研究智库、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中心 |
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 | 甘肃省动物细胞技术创新中心 |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等学校民族信息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 |
科研单位 | 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0余项,先后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5年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量上取得突破,立项总数11项;编纂出版《格萨尔文库》,编辑出版了《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学校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中国国内新冠肺炎病毒灭活疫苗提供了70%以上的生产用血清。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379项,在2019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位居全国高校第21位;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58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4项,甘肃省科学技术奖22项,甘肃省专利奖3项,甘肃省敦煌文艺奖16项。
奖项名称 | 项目名称 |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1999年)、《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2001年)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进步二等奖 | 《外墙保温及围护用断热节能复合板块成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示范》(2015年) |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外墙保温及围护用断热节能复合砌块与工艺设备成套技术》、《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断热节能复合板块墙体成套技术》(2009年) |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动物细胞培养用胎牛血清系列产品开发及标准化的试验研究》(2011年)、《新型免拆复合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节能墙体结构体系研究》(2018年) |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兰州大尾羊资源保护与种质特性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2011年)、《藏语/汉语远程教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2015年)、《兰州大尾羊种质资源保存与种群扩繁关键技术研究》(2015年)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3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有文献408.5万余册,其中纸质文献224.7万余册、电子图书183.8万余册、51个电子文献数据库。学校设有西北民族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88件,展馆总面积585平方米。
学术期刊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藏文版、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
《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被评为首届甘肃省十佳期刊、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民族地区自然科学版十佳学报、首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藏文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十佳学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被评为首届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优秀学报。
合作交流
2011年起,四川大学对口支援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学校与四川大学正式签订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俄语专业学生,先后与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吉隆坡建设大学和伊斯兰科技大学3所学校签署协议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018年,学校共接收来自韩国、加纳、尼日利亚、墨西哥、利比里亚、喀麦隆、巴基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也门、香港及台湾共计13个国家及地区的24名来华留学生。
2020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
2021年,学校提出“国际化课程建设计划”,打造“‘丝路•兰山’云课堂”,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台湾地区中国文化大学等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通过“中外双师+线上线下混合远程教学”模式,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面向美术学院、舞蹈学院、体育学院的 631个本科专业开设了 11 门线上国际课程,并资助近300名本科学生修读线上国际课程。为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水平,帮助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学校聘请外籍教师为本科生开设《雅思应试强化课程》和《英语会话课程》,助力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强化拟出国留学学生雅思应试能力,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学校组织举办“‘寻甘同味 魅力敦煌’陇台大学生敦煌文化研习营”、“‘漫步羲皇故里•溯源始祖文化’陇台大学生文化研习营”。先后邀请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宁波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就读的众多台湾学生与学校数十名本科学生结伴同行,前往敦煌、天水等地开展人文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