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11计划;特色专业:哲学、经济学、法学(五院四系)、临床医学、历史学等,都值得考生报考;传统“C9联盟”、“文理八校”成员。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北大拥有教职工(不包含博士后)21183人;专任教师数7317人,其中,按职称划分:正高级2217人,副高级223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3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7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40个,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博士生导师2474人,科研机构人员1161人,附属医院教职工10131人。下面列举具有代表性质的师资名录:

师资代表名录
类别
名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物理学部
姜伯驹张恭庆陈佳洱甘子钊文兰杨应昌陈建生田刚赵光达徐至展李政道苏肇冰解思深王诗宬贺贤土王恩哥鄂维南陈十一欧阳颀张平文谢心澄李家明张维岩
化学部
唐有祺黎乐民刘元方周其凤王夔张礼和黄春辉高松吴云东刘忠范严纯华席振峰
地学部
赵柏林涂传诒陈运泰童庆禧叶大年张弥曼秦大河陶澍张培震李德仁傅伯杰吴立新郑永飞周忠和郭华东
信息技术科学部
杨芙清王阳元秦国刚黄琳陆汝钤梅宏包为民龚旗煌黄如
技术科学部
叶恒强方岱宁俞大鹏倪晋仁魏悦广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翟中和韩济生韩启德许智宏朱作言方精云童坦君赵进东蒋有绪尚永丰朱玉贤程和平陆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道培唐孝炎郭应禄沈渔邨庄辉何新贵王陇德高文马永生甘晓华王浩张远航丁文华李德仁詹启敏乔杰卢秉恒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姜伯驹、张恭庆、许智宏、朱作言、陈佳洱、陈运泰、苏肇冰、林毅夫、文兰、韩启德、徐至展、解思深、涂传诒、方精云、王恩哥、赵进东、严纯华、高松、梅宏、朱玉贤、刘忠范、张平文、郑晓瑛、龚旗煌、谢心澄、黄季焜、陈十一、郑永飞、周忠和、邹冰松俞飚朴世龙朱彤贾金锋
国家级教学名师
陆俭明丘维声吴思诚祝学光、姜伯驹、蒋绍愚、许崇任、阎步克、张恭庆、温儒敏邓小南王稼军段连运王杉赵敦华高毅

院系专业

学部设置

据2022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下设8个学部〔研究(生)院〕。

学部设置名录
学部名称
名录
北京大学理学部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体育教研部、新媒体研究院、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第六医院、深圳医院、首钢医院、国际医院、滨海医院
北京大学跨学科类
元培学院、燕京学堂、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科维理天文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海洋研究院、现代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设置

据2022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共有11个学科门类,涵盖了48个本科专业门类,开办了101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名录
所属学部
所属学院
专业大类
专业方向
跨学科类
元培学院
理科试验班类 / 文科试验班类
整合科学、政治经济与哲学、古生物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全校教学资源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
理学部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类
数学、概率统计、科学与工程计算、信息科学、金融数学
物理学院
物理学类
物理学、大气与海洋科学
天文学
天体物理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化学类
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质学类
地质学、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类
地球物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
城市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生态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五年制工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心理学系
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信息与工程学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智能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
工学院
工科试验班类
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能源与资源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人文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
历史学系
历史学类
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考古文博学院
考古学类
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建筑
艺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类
哲学系
哲学类
哲学、宗教学、哲学(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
外国语学院
外语类
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韩国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乌尔都语、泰语、菲律宾语
社会科学学部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
法学院
法学
法学
政府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学、行政管理学
社会学系
社会学
社会学、社会工作
光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类
金融学、金融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
经济学院
经济学类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风险管理与保险学、财政学、发展经济学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学科建设

授权学科·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0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等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7个: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教育学、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测绘科学与技术、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重点学科·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1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8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5个:国民经济学、基础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天体物理、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核技术及应用、环境科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肾病, 心血管病, 血液病)、儿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运动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企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亚非语言文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学科排名

ESI排名
年度区间
学科数量
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
2002-2016
21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临床医学、数学、地球科学、动植物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药学与毒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经济学与商学、农业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多学科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级别
学科名录
A+
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艺术学理论
A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A-
教育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教学建设

本科生培养

1、通识教育课程

北大坚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把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以“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为目标,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下设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自然与方法三大类课程,涵盖了62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开设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社会可持续发展六大领域课程,涵盖了300门通选课。

2、专业教育模式

北大尊重学生选择,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荣誉课程等适合不同志趣学生的多层次跨学科课程体系。各院系梳理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模块化培养方案,增大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实践技能训练项目的比例;在条件成熟的院系设立“荣誉学士学位”,激励学生选修更具挑战性的课程并参与实践创新。

专业教育模式名录
学科大类培养
元培学院博雅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本科生按学科大类招生,在完成前两年基础课后,在院系和学科大类内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
探索完善元培模式,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
设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环境等学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发挥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各个培养环节建设。

3、自由化的专业选择&辅修&双学位

北大鼓励跨学科专业学习,设立学生自主选修学分,加大非本院系课程比重,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强调跨学科的本科教育项目,开设“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古生物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跨学科专业项目,探索辅修学位申请制和双学位课程同质化管理,即辅修和双学位与主修课程采用相同教学和考核标准。

辅修无需申请,在学习年限内修完主修专业同时,完成辅修专业规定的课程及学分即可获得主修与辅修专业合一的毕业证书。

双学位需专门申请,在学习年限内修完主修专业同时,完成双学位专业的课程及学分即可获得双学士学位证书。

4、日常化的学习生活体验

北大以发现和探究为中心,实施导师制、本科生科研项目、实验与实践课程和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等,鼓励教师参与本科生“小班课教学”改革、利用慕课等形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探索,激发学生获取新知、探索未知的潜能。此外,学校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建设“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改造教学楼公共空间、图书馆和校内公共区域,增加互动讨论区、交流活动区,促进师生交流。

5、质量工程·截至2017年12月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6个: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1个:数学、物理学、核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力学、基础医学、基础药学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中文学、历史学、哲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35个:经济学、西班牙语、非通用语种群(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梵文、巴利文5个语种)、地质学、核技术、临床医学(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结合)、口腔医学、法学、阿拉伯语、非通用语种群(蒙古语、菲律宾语、泰国语、波斯语、西伯莱语等12个语种)、微电子学、软件工程(设5个专业方向)、临床医学(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结合)、哲学、化学、药学、保险、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城市管理、汉语言文学、考古学、世界历史、预防医学、国际政治、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新闻学、环境科学、金融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资源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级教学团队·12个:宪法与行政法教学团队、生理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口腔医学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团队、普通化学本科主干基础课教学团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田野考古实习教学团队、国家理科基地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现代汉语教学团队、外科创新教学团队、基础数学教学团队、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

国家级精品课程·90门:分析化学、中国古代史、邓小平理论、细胞生物学、大气探测学、电磁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现代汉语、法理学、弹性力学、近代国际关系史、普通和无机化学、世界近代史、动物生物学、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法、实验心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艺术概论、哲学导论、政治学原理、遥感概论、民族与社会、生物化学、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光 学、图书馆学概论、离散数学、中国哲学史、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刑法学、西方文明史导论、思想道德修养、基础分子生物学、数理统计、普通物理实验、变态心理学、药物化学、口腔正畸学、外科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微观经济学、保险学原理、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几何学及其习题、数学分析、近代物理实验、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医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麻醉与重症医学、微观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历史地理、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率论、大学体育、量子力学、力学、计算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眼科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人体解剖学、行政管理学、线性代数、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自然地理学、博弈与社会、田野考古实习、数字逻辑电路与实验、神经病学、流行病学、药理学、妇产科学、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语言学、财政学(网络)、环境科学、生理心理学、软件工程、儿童口腔医学、行政管理学、影视批评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考古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6、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未名学者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20年9月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

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
未名学者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未名学者地理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未名学者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未名学者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未名学者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未名学者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研究生培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的研究生教育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纪初,从1917年沙滩红楼的研究所,到未名湖畔的研究生院,再到新太阳学生中心,北大的研究生教育已有近百年历史。1917年,北京大学成立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至1919年共招收研究生148名。1952年至1966年,共招收研究生1200余人。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北大的研究生教育以改进博士生、留学生的选拔方式为切入点,推动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分类指导和弹性学制,激励学术创新,规范学术行为;改革导师遴选机制,允许多种遴选方式并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跨学科人才培养为契机,推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

截至2016年9月,北大有在校研究生26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6000余人;共授予18209人博士学位,77106人硕士学位;共发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6篇。

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北京大学计划招生30人。

留学生培养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每年来北大学习的留学生已经超过7000人次,留学生来北大学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申请攻读本科、硕士或博士等学位项目;也可以申请非学位项目,进修专业课程,补习汉语,从事专题研究,参加预科项目或短期培训项目,项目名录包括:本科生项目、硕士生项目、博士生项目、高级进修生项目、普通进修生项目、研究学者项目、预科项目、短期项目等。

继续教育

北大的继续教育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包括了各类党政管理干部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高校教师和访问学者进修访学、考试辅导和海外培训等。设有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学院建设

2021年5月17日,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28日,北京大学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1年6月,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入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2021年9月,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21年9月26日,北京大学教务部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12月,2021年首都高等学校游泳冠军赛(线上比赛)顺利举行,北京大学获得了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2021年12月,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部入选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2022年4月,入选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名单。

2022年8月,北京大学在2021-2022年度中国大学官微百强中排名第一。

2022年8月,获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社会评价

2020年6月3日,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公布,北京大学位列第二。

2022年6月9日,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12。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2位。

2020年8月,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第49位。

2020年8月,2020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全球第15位。

2020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第2位。

2021年8月,2021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全球第15位。

2021年10月,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45位。

2022年5月,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发布,北京大学位列第2位。

2022年8月,位列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4名。

2022年10月,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结果,北京大学全球排名第17名,亚洲排名第2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拥有31个国家级研究机构、93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和19个校地校企共建机构,下面列举具有代表性质的科研机构:

类型
数量
详情
国家级人文社科类机构
13
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教育经济研究所
外国哲学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治理研究院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研究中心
1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
9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分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大分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纤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
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
3
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1、人文社科成果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1998年以来,北大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1999年)特别荣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第二至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8年、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一等奖27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00项、普及奖10项;第五至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2014年)特等奖7项、一等奖87项、二等奖188项;合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15项。

2、自然科学成果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2013年,北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此外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获得一等奖数量为高校并列第一;近十年,北大获得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总数为高校第一。

2013年,北大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5889篇(其中第一作者3360篇)、平均影响因子3.68,其中包括:Science6篇,Nature7篇(Nature子刊38篇),Cell5篇。

2013年,北大共申请专利509项(本部390项、医学部119项),申请国际专利6项、外国专利9项;获权专利383项(本部287项、医学部96项),其中中国专利381项、外国专利2项。

3、科研成果转化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凭借每年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项目、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研究项目,产生出一批适合产业化合作的科技成果,形成了具有北大特色的科技成果项目库,内容涵盖了电子与信息技术、工业制造与机电、能源与环保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与医药、化工与新材料等类别;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移技术咨询、联合成立实验室、共同组建产业化公司等多种形式与企事业单位共同搭建起了科技合作和企业孵化平台;北大每年的科技合作超过500项,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促进行业发展的成果,并且以北大原创技术为基础孵化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1年9月26日下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位于浙江桐乡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北京大学的“超高清视频编解码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入选2021年度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2022年11月3日,由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工程在北京怀柔科学城竣工。

学术资源

学术研究知识库共享设施

1、机构知识库

北大机构知识库作为支撑北大学术研究的基础设施,收集并保存北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与智力成果;为北大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系列服务,包括存档,管理,发布,检索和开放共享。

2、开放研究数据平台

北大开放研究数据平台以“规范产权保护”为基础,以“倡导开放科学(Open Science)”为宗旨,鼓励研究数据的发布(Publish)、发现(Discover)、再利用(Reuse)和再生产(Reproduce),促进研究数据引用(Citation)的实践和计量,并探索数据长期保存(Preservation),培育和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平台已经收录了北京大学中国调查数据资料库(包括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年度调查等)、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中心等跨学科的开放数据。

馆藏资源

1、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截至2017年底,北大图书馆总、分馆纸质藏书近800余万册,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特色,其中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20万件,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及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名人捐赠等特色收藏,如:侯仁之赠书、晚清民国旧报刊等。

2、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该博物馆收藏有数万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还有陶器、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这些藏品始于上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之后陆续汇集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和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的收藏,以及北京大学从田野考古工作地点获得的教学标本,中国各文物、考古机构和博物馆调拨、赠送的标本,还有中国海内外文物收藏家的捐赠。

此外,“中国考古学教学标本陈列展”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七个部分。

3、地质博物馆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该馆荟萃了1955年北大地质学系恢复建系以来的地学教学标本精华和世界各地的典型地学标本2000余件。

学术期刊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拥有社会科学类期刊52种、医学类期刊20种、人文学类期刊29种、理学类期刊8种、综合类期刊4种和信息与工程学类期刊1种,下面列举具有代表性质的学术期刊:

期刊收录概况
期刊名称
级别
收录情况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Scopus、EI Compendex、AJ, Abstracts Journal, VINITI (РЖ)、CA, Chemical Abstracts、GR, GeoRef、JST,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 JST’s Bibliographic Databases、MR, Mathematical Reviews、MSB-S, Mass Spectrometry Bulletin(Supplemental)、SA,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the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Communities (INSPEC)、ZM, Zentrallblatt Math (ZMATH)、ZR, Zoological Record、ProQuest等数据库收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
被美国ISI(科技情报研究所)SCI收录,每篇文章均被SCI网络版(ISI Web of SCIENCE)收录;还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技文献速报》(JICST)、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
大学化学
中文核心
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台湾华艺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地学前缘
EI
被E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收录
经济科学
CSSCI
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

学术论坛

北京论坛

北京论坛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是以学术和文化为中心的世界级学术性论坛。它创办于2004年,每年举办一次,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

贵阳论坛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由中国共产党、国务院批准举办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论坛。 北京大学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最早的发起方与主办方之一,从2009年开始承办,承办分论坛为“生态教育分论坛”。

2014年7月,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美国圣母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等中国国内外十一所大学共同发起的“生态文明国际大学联盟(GAUSF)”在第六届论坛上成立。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已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典型活动有:孔子学院相关事务、世界名校“大学日”、国际文化节、外国驻华大使演讲和诺贝尔奖得主演讲等。

国内合作

内地合作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已经与浙江省等23个省级地区签署了省校合作协议,建立学校与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互动机制并起草相关合作协议。

港澳台交流

北大通过举办“国情研习课程”、“社工培训课程”、“政治经济文化沙龙”等活动,为港澳台各界提供智力支持,以帮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争取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感。

自1995年起,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轮流举办“两岸三校学生运动友谊赛” ,推动大学体育健身活动的持续发展。

2016年,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台湾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华人地区顶尖高校联盟“松联盟”,促进学术交流,盼形成亚洲顶尖学术新势力。

教育基金会

北大教育基金会的主要工作是接受和管理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用于北大的发展建设,奖励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优秀教师,鼓励资助优秀学生。

据2018年12月北大官网信息显示,北大教育基金会每年在学校设立的各类奖教金、奖学金、助学金以及研究基金总数达100多项,受益师生人数达3000余人次。


创办时间
1898年
所属地区
北京市
学校类别
综合类院校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一本/艺术类一本
提档线
400-500分
院校代码
10001
优势专业
哲学/经济学/法学/临床医学/历史学
学校特色
双一流/985/211/教育部/重点
学校官网
http://www.pku.edu.cn
学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北京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简章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