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简称“内大”(IMU),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教育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大学建设支持高校、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一所综合性大学,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201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4058.18亩,建筑面积88.42万平方米;校本部设有21个学院,开办83个本科专业;有各类在校生28317人,在编教职工1945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1个学院、交通学院和满洲里学院,开办本科专业83个。
院部设置
学部 | 学院 |
---|---|
蒙古学学部 | 蒙古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人文科学学部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哲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 |
社会科学学部 | 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理工学部 |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交通学院 |
生物化学环境学部 | 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满洲里学院、创业学院 |
专业设置
内蒙古大学本科专业一览表
蒙古语言文学 | 编辑出版学 |
民族学 | 新闻学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历史学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哲学 | 旅游管理 |
经济学 | 工商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管理科学 |
市场营销 | 法学 |
英语 | 日语 |
俄语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行政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土地资源管理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统计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
自动化 | 土木工程 |
交通运输 | 机械工程 |
汽车服务工程 | 工程管理 |
化学 | 应用化学 |
材料化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生物工程 | 生态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园艺 | 环境科学 |
环境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电子商务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绘画 |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
金融工程 | |
运动训练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大气科学 |
环境生态工程 | 考古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数学基础科学 |
物流管理 | |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 车辆工程 |
纪检监察 | —— |
师资力量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94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270人,教授310人、副教授459人;校本部有教学科研人员115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7.64%,教授294人、副教授40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级“四青人才”6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8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2个,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民族技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有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0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42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20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69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9个、教学团队25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23个。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郭晓川(2009年)、吴英喆(2017年)、张德健(2017年)、杜凤莲(2019年)、张军(2019年)等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曹之江(2003年)、梁希侠(2006年)、孙炯(2011年)
全国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达胡白乙拉(2013年)
“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齐木德道尔吉(2014年)等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李光鹏(2016年)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郭仁拥(2016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杨劼(2004年)、苏海全(2004年)、张若芳(2006年)、郭晓川(2006年)、梁成光(2011年)、郭仁拥(2012年)等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齐木德道尔吉、额尔敦白音、张若芳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陈国庆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班士良、赵东海、廉桂萍、那顺巴依尔、白音门德、宝音德力根、阿拉坦仓、孙忠、王迎春、赵志蒙、赵吉、周延林、金海和、宋生贵、赵林平、李玲君、杨联贵、陈贵林
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入选者:陈国庆、王万义、李树新、李笑春、郭晓川、班士良、李前忠、阿拉坦仓、苏海全、博·格日勒图、张若芳、高光来、王迎春、王晓晶、郭维生、胡瑞生、哈斯阿古拉、张军、刘志亮、常菲、李宏、朱保华、白音门德、那顺巴依尔、金海和、照日格图、包庆德、张吉维、秦志宏、马占新、张志忠、任维德、杜凤莲、阿拉坦宝力格、葛根高娃、王绍东、赵东海、陈智、颉茂华、王光文、达胡白乙拉、于存海、李文、侯宏旭等
国家级教学团队:数学分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生态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热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蒙古族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中国史入选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民族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草学、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电子学、应用化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法律、社会工作、翻译、新闻与传播、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旅游管理、应用统计、交通运输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
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态学
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中国史
自治区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史、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学、无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生态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民族学、民商法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艺术学、行政管理、信号与信息处理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30个本科教学实验室、136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现有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金融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蒙古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态学、表演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本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边疆民族地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统计热力学、普通生态学、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蒙古舞、泛函分析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统计热力学、泛函分析、蒙古舞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数学分析选讲、热含妙理、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行星运动与常微分方程、古罗马文明纵横谈、走进稀土材料、神奇的蒙古高原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The Science and Design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精细化学品化学
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实用大学英语语法
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1、泛函分析、统计热力学A、分子生物学、管理会计学
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项目: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虚拟仿真综合实训等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区域新经济的软件工程专业升级探索与实践、面向新工科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与平台构建
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等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蒙古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哲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音乐表演、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汉语言文学、日语、材料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汽车运输技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历史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学、自动化、应用化学、行政管理、艺术设计、表演、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应用物理学、环境科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绘画、电子商务、俄语、旅游管理、民族学、编辑出版学、金融学、交通运输
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哲学、物理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生态学
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日语、历史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生态学、通信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交通运输、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自治区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本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道桥材料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化工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态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学生成绩
2020至2021学年,学校本科生在国际、国内各类大学生课外重要学术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2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2项(含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4项),自治区级奖励228项(含特等奖14项、一等奖66项、二等奖59项)。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另在蒙古学、民族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学科领域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重点研究平台13个(其中,理工科10个、人文社科3个);有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47个(理工科34个、人文社科13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验室:国家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蒙古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
国家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转基因高产肉牛新品种培育创新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创新团队、资源型产业与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团队
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内蒙古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内蒙古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基地、蒙古国国情研究中心
自治区民委共建基地:“一带一路”沿线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基地
自治区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创新研究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外语教育创新研究基地
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家畜繁殖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药化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稀土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化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半导体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社会计算与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纳米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精细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细胞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河流与湖泊生态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桥梁监测与维修加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细胞分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地缘经济数据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碳资源小分子催化转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城市交通数据科学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云计算与服务软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分析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稀土材料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半导体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结构检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马铃薯现代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内蒙古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民族地区大数据研究中心、内蒙古土地问题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内蒙古大学草原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蒙古史档案文献研究中心、蒙古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蒙古史研究所、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内蒙古大学《江格尔》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蒙藏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北方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内蒙古翻译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中国系统哲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基地、内蒙古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方向)、内蒙古大学北方民族地区与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贫困与扶贫开发研究中心、呼和哈特社区理论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生物工程中心、内蒙古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内蒙古大学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蒙古高原动物遗传资源研究中心、内蒙古光伏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环境地质研究所
科研成果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完成理工科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607项、新获批立项688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自然科学重大重点项目68项。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科研项目936项、新获批1044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41项;共获准人文社科类项目1299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项、重点项目1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3项、重大委托项目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88项(其中,一等奖19项),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第四届民族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2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三等奖1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印本文献352.66万册(校本部310.7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09个、电子图书74.78万种、全文电子期刊7.61万种。
学术期刊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9年,是内蒙古教育厅主管、内蒙古大学主办的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部门工作人员的一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期刊。学报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生物工程、研究简报等栏目。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递(JICST)、《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万方网络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等收录;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9年,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内蒙古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设有政治学、哲学、蒙古学研究、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编辑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栏目。学报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来源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民族研究、年鉴、日本《东洋史研究》、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转载。
《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创刊于1959年9月,是以反映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合作交流
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中国国(境)外的11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师生国际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和深入。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与日本爱知大学合作设有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与英国华威大学合作设有中英企业数字实验室。学校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呼和浩特中日交流之窗,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有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留学生汉语预科教育基地、国家汉办来华留学生新汉语水平网考考点,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学校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年接收来自亚、欧、美、非四大洲的蒙古国、俄罗斯、韩国、日本、老挝、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美国、西班牙、乌克兰、多哥、津巴布韦、卢旺达、摩洛哥、尼日利亚等27个国家的国际学生近700人。
加拿大萨斯克彻温省印第安联邦学院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商学院 |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 美国波士顿学院社会工作研究生分院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 美国爱达荷大学 |
美国毕力维学院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 |
美国洪堡州立大学 | 美国西华盛顿大学 |
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 | 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 |
美国夏威夷大学希洛分校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
美国特洛伊大学 |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科尼分校 |
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 | 美国西部研究院 |
美国贝利沃大学 |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曼斯菲尔德大学 | 美国南长大学 |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大学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 | 日本阪南大学 |
日本名城大学 | 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 |
日本北海学园 | 日本北海学园北见大学 |
日本关西国际大学 | 日本岐阜大学 |
日本鸟取大学 | 日本国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
日本九州共立大学 | 日本科学协会 |
日本九州女子大学 | 日本北见工业大学 |
日本爱知大学 | 日本冈山大学 |
日本樱美林大学 | 日本长崎外国语大学 |
日本神奈川大学 | 日本富山大学 |
日本大分大学 | 日本教育株式会社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日本东京福祉大学韩国江原大学 |
韩国全南科学大学 | 韩国尚志大学 |
韩国檀国大学 | 韩国极东大学 |
韩国江原大学 | 匈牙利罗兰大学 |
意大利卡美日诺大学 |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 |
澳大利亚商会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
澳大利亚爱恩教育中心 | 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州共同体 |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 | 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 |
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 |
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国立大学 | 俄罗斯叶利钦斯拉夫大学 |
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技术大学 | 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 |
白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 |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 |
蒙古国立大学 | 蒙古国科学院 |
蒙古科技大学 | 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 |
蒙古科布多大学 | 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 |
蒙古国科学院综合和实验生物学研究所 | 蒙古国政府执行机构汽车运输局 |
蒙古国立师范大学 | 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 |
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 |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
吉尔吉斯司克良宾农业大学 | 吉尔吉斯阿拉巴耶夫国家大学 |
吉尔吉斯卡拉萨耶夫人文大学 | 吉尔吉斯共和国外交部外交学院 |
台湾大学 | 台湾清华大学 |
台湾交通大学 | 台湾师范大学进修推广学院 |
台湾铭传大学 |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 |
台湾高雄大学 | 台湾东吴大学 |
台湾台南大学 |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 |
台湾世新大学 |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管理学院 |
台湾逢甲大学 | 台湾义守大学 |
台湾高雄医学大学 | 新西兰梅西大学 |
澳门科技大学 | 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 |
波兰华沙大学 |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