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简称“河海(HHU)”,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优势,经、管、文、理、法、艺、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1924年与国立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西康路、江宁、常州3个校区,占地面积2464亩,下设20个院系,开设71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535名,16个博士后流动站,42个学位授权点;有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55912名。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0个院系,开设71个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名称 |
---|---|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水务工程、地理信息科学 |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水利水电工程 |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 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 |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 | 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 |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农业水利工程、土地整治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 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
河海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
河海大学商学院 | 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工程 |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 |
河海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法语 |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 | 水利土木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徐芝纶班)、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人工智能) |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机器人工程 |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 |
河海大学信息学部人工智能学院 | - |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5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540名,博士生导师596名;有院士5人(其中外籍院士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1人次,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计划培养对象逾600人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级创新团队24个。
专职院士:吴中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超(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钱正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梁应辰(中国工程院院士)、汪集旸(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厚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茆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符淙斌(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丰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疏浚教育和研究教师团队(倪福生)
国家级教学团队:力学教学基地团队(王慧民,2007)、水文与水资源教学团队(芮孝芳,2008)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赵振兴、王慧民、武清玺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武清玺、芮孝芳、陈元芳、黄振平、曹平周、朱昌平、顾冲时
质量工程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水务工程、地理信息科学、交通工程、环境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力学与水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水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水利学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江苏省品牌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
江苏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机械工程、社会学、工程力学、物联网工程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江苏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电力能源实践教育中心、常州移动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江苏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水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测绘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水资源与现代水利、水工建筑物、走进水利、钢结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水力学、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 水资源与现代水利、中华水文化、力学与工程、当今环境热点问题、走近地下水、水利类专业导论、水利史六讲、组织的奥秘、统计与生活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水力学、海岸动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结构力学、水文统计、工程水文学、水电站、水工建筑物、水轮机、电力工程、土力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统计大数据与生活、结构力学、土力学、滑坡堰塞体稳定测试与评价虚拟仿真实验、理论力学B、人机工程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方向)、地下水水文学、海岸动力学、中国水利史、环境概论(英)、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钢结构、水资源与现代水利、水工建筑物、创新工程实践、水资源与现代水利、水工建筑物、走进水利、钢结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水力学 |
教学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3项。2018年,河海大学三项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学校5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5项教育部首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项目名称 | 获奖时间 |
---|---|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 1989年优秀奖 |
“水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 1993年一等奖 |
“结构力学”课程整体改革 | 1993年二等奖 |
《岩石力学》(教材) | 1997年二等奖 |
水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 | 2001年二等奖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05年二等奖 |
标准明确、过程控制、评价合理、持续改进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 2009年二等奖 |
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 2009年二等奖 |
面向行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培养一流水利水电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 2014年二等奖 |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学科的环境类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2014年二等奖 |
服务绿水青山,深化产教融合,水利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2018年二等奖 |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水利类专业认证体系,引领中国特色水利类专业的改革与建设 | 2018年二等奖 |
建‘三优一高’教学资源,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造就工程力学创新人才 | 2018年二等奖 |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等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世界排名前1‰;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6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6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42个学位授权点,其中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农业工程、软件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海洋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力学、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学位授予目录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海洋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 [66]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心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社会工作、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工程管理
学科评估
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水利工程学科获评A+。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位列A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获评B+,力学、农业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社会学5个学科获评B,电气工程等5个学科获评B-。
交叉学科
2021年10月,河海大学自主设置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移民科学与工程”两个交叉学科成功获批备案。截止目前,河海大学共自主设置三个交叉学科,其中“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于2020年完成备案。
获奖荣誉
2021年5月28日,河海大学派驻安康市石泉县帮扶工作组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9月30日,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
2022年2月14日,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8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 澜湄国家区域研究中心 几内亚湾-科特迪瓦研究中心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研究中心 亚洲研究中心 |
水利部重点实验室 | 水利部水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
其他省部级研究机构 | 江苏省交通基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循环经济工程中心 江苏省水灾害监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工程中心 东部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高校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大型工程地基基础稳定性与安全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建筑物裂缝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水工新材料及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配用电与能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淮河研究中心 水利经济研究所 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安全检测中心 水利部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 水利部人力资源研究院 水利政策法制研究与培训中心 江苏省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基地 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水利部水力发电工程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结构力学与水工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机电控制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河口海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节水园区 |
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
国际合作科研机构 | 中德水资源研究所 中港水利建设3S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 中-荷环境岩土工程合作研究中心 中加瞬变流仿真与控制研究中心 中德海岸工程研究所 中美全球变化与水循环联合研究中心 中荷水研究中心 |
市级科研机构 | 南京市土工合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市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常州市输配电及节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常州市传感网与环境感知重点实验室 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 |
校内主要研究机构 | 新材料新能源研究开发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水文预报研究所 工程水文及水文气象研究所 |
项目承担
2018年,学校共有153项申报课题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立项,获得经费资助7987.8万元。其中面上项目7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4项,重点项目5项,其他项目6项。
科研获奖
2015年,由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7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2月,学校获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2019年1月,由河海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的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21年,学校五项成果获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其中河海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4项成果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00余项。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系列化浅水多波束测深声呐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2020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 |
大型水电工程高危边坡多尺度自动化监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20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 |
岩石力学跨尺度分析理论与方法 | 2020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 |
基于激光动力感知的结构损伤诊断理论与方法 | 2020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 |
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演变及响应机理 | 2020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 |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 |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特等奖 |
农田农村退水系统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 |
河谷场地地震动输入方法及工程抗震关键技术 |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
长三角地区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技术与应用 |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中国西部岩浆矿床成因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饮用水超滤净水技术与装备及膜污染控制研究与应用 | 2018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 |
沥青路面低碳施工与废旧材料资源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2018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 |
变化环境下关键水文情势演变过程与机理 | 2018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 |
波流共同作用下海岸演变过程与海工动力响应研究及应用 | 2018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 |
河谷场地土坝地震灾变理论与抗震加固技术 | 2017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一等奖 |
农田退水系统有机农药高效降解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7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一等奖 |
支撑大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的负荷建模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
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
复杂河网多目标水力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
学术期刊
河海大学期刊部是河海大学下设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编辑出版河海大学主办的6种学术期刊:《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机电与信息工程等,入编的数据库和文摘有: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主要栏目有水问题论坛、研究探讨、工程技术、水管理、专题综述、国外动态等,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AD)、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广泛收录。
《水资源保护》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中国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水利经济》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全国农业系统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底,河海大学图书馆由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常州校区3个校区图书馆及各学院资料室组成,图书馆纸质文献馆藏量达340万册(件),各类电子数据库资源116个(含300余万种中外文电子图书、近9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重点收藏有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海洋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纸质及电子类书刊资料,形成了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为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学校与江苏省各高校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省内外多家科研单位签订了共建共享协议。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葡萄牙科林比亚大学等境外院所新签署合作协议共计16份。牵头省内29所高校成立江苏-加拿大合作高校联盟并担任轮值主席单位。加入江苏-英国合作高校联盟、苏港澳合作高校联盟,与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利物浦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开展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共建网络课程等双边合作。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深化与中东欧各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入丝路大学联盟,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与合作院校西澳大学、里尔大学、昆士兰大学和马来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在硕士、博士、博士后和青年教师层次开展合作交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4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开展本科、硕士学历教育,2020年首批招收本科生154人。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合作举办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项目,被评为“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4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备案建设。在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合作框架下,完成金砖国家网络大学网站建设,首批发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