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11计划、2011计划;传统“C9联盟”、“工科七子”成员。电气“二龙四虎”其四虎之一。特色专业有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光线、生态学、信息工程等
  • 院校介绍
  • 院校信息
  • 院校评论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电气“二龙四虎”其四虎之一。曾培养出厉绥之、施承志、束星北、李政道等杰出校友。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截至2024年6月,浙江大学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7390613平方米。设有7个学部、40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直属附属医院。截至2023年12月,浙江大学有本科专业119个;专任教师4605人;全日制在校生67656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7个学部、40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学校开设119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

浙江大学学部一览表(截至2024年7月)
学部
学院(系)
人文学部
历史学院、文学院、哲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
社会科学学部
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光华法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学部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化学系、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工学部
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航天航空学院、海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信息学部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农业生命环境学部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医药学部
医学院、药学院
浙江大学本科专业情况表(截至2023年)
专业名称
学位
学科门类
哲学
哲学
哲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历史学
历史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
历史学
历史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新闻学
文学
文学
传播学
文学
文学
广播电视学
文学
文学
广告学
文学
文学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
财政学
经济学
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经济学
法学
法学
法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体育教育
教育学
教育学
运动训练
教育学
教育学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教育学
教育学
体育经济与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管理学
工商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管理学
会计学
管理学
管理学
财务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物流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旅游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法学
法学
国际政治
法学
法学
社会学
法学
法学
农林经济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行政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管理学
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信息资源管理
管理学
管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理学
统计学
理学
理学
物理学
理学
理学
化学
理学
理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理学
理学
地理信息科学
理学
理学
大气科学
理学
理学
地质学
理学
理学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学
理学
心理学
理学
理学
应用心理学
理学
理学
机械工程
工学
工学
机械电子工程
工学
工学
工业工程
工学
管理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自动化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交通工程
工学
工学
建筑学
建筑学
工学
城乡规划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生物工程
工学
工学
海洋科学
理学
理学
海洋工程与技术
工学
工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工学
工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学
工学
工程力学
工学
工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工学
工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工学
工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工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学
工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工学
工学
信息工程
工学
工学
机器人工程
工学
工学
工业设计
工学
工学
人工智能
工学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工学
信息安全
工学
工学
数字媒体技术
工学
工学
产品设计
艺术学
艺术学
软件工程
工学
工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
工学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工学
生物科学
理学
理学
生物技术
理学
理学
生物信息学
理学
理学
生态学
理学
理学
农业工程
工学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工学
工学
环境工程
工学
工学
环境科学
理学
工学
资源环境科学
理学
工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学
农学
农学
农学
农学
园艺
农学
农学
植物保护
农学
农学
茶学
农学
农学
应用生物科学
农学
农学
园林
农学
农学
动物科学
农学
农学
动物医学
农学
农学
基础医学
医学
医学
生物医学
理学
医学
临床医学
医学
医学
口腔医学
医学
医学
预防医学
医学
医学
药学
理学
医学
药物制剂
理学
医学
汉语言
文学
文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工学
工学
生物信息学
理学
理学
机械工程
工学
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工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工学
工学
土木工程
工学
工学
生物医学
理学
医学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7家直属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名称
医院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中国西医发源地之一、浙江省西医发源地、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国家级平台10余个,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有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科研究中心,拥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搭建重要省部级科研平台20余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医院地处浙中义乌,在2022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77名,国考连续四年A+,排名全国前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浙江省首批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口腔质控中心、浙江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浙江省口腔正畸中心、浙江省口腔种植技术指导中心、浙江省口腔医学会会长单位,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是浙江省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及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工作的指导中心。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妇女保健院)。曾先后获得全国妇幼卫生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爱婴医院、全国母婴友好医院、浙江省市文明医院、浙江省示范文明医院、浙江省计划生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单位,拥有儿科领域全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小儿呼吸、小儿消化、儿科重症、血液肿瘤等多个专科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儿童医院第2。在中国医学科学院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儿童医院第2


师资队伍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2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5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根据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数据显示,浙江大学在全球排名为第47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大共有39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A+等级学科11个,A等级学科11个,A-等级学科17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截至2023年)
学科名称
授权级别
哲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法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社会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教育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心理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体育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新闻传播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考古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中国史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世界史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数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物理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化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地质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生物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生态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力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机械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光学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电气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建筑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土木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农业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软件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网络空间安全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作物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园艺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植物保护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畜牧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兽医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基础医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临床医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口腔医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药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护理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工商管理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艺术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设计学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人工智能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海洋技术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2023年)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专业领域代码
专业领域名称
教育
045171学校课程与教学
045173教育领导与管理
电子信息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085403集成电路工程
085404计算机技术
085405软件工程
085406控制工程
085407仪器仪表工程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085409生物医学工程
085410人工智能
085411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
机械
085501机械工程
085503航空工程
085504航天工程
085507工业设计工程
085508农机装备工程
085509智能制造技术
085510机器人工程
材料与化工
085601材料工程
085602化学工程
资源与环境
085701环境工程
085703地质工程
能源动力
085801电气工程
085802动力工程
085807清洁能源技术
085808储能技术
土木水利
85900
生物与医药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086002制药工程
086003食品工程
086004发酵工程
交通运输
86100
兽医
95200
临床医学
105101内科学
105102儿科学
105103老年医学
105104神经病学
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
105107急诊医学
105108重症医学
105109全科医学
105110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5111外科学
105112儿外科学
105113骨科学
105114运动医学
105115妇产科学
105116眼科学
105117耳鼻咽喉科学
105118麻醉学
105119临床病理
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
105121肿瘤学
105122放射肿瘤学
105123放射影像学
105124超声医学
105125核医学
105126医学遗传学
口腔医学
105200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2023年)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专业领域代码
专业领域名称
金融
025100
税务
025300
国际商务
002540
法律
035101法律(非法学)
035102法律(法学)
社会工作
035200
教育
045101教育管理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045105学科教学(物理)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045171学校课程与教学
045173教育领导与管理
045174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045300
应用心理
045400
新闻与传播
055200
博物馆
065100
建筑学
085100
城乡规划
085300
电子信息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085403集成电路工程
085404计算机技术
085405软件工程
085406控制工程
085407仪器仪表工程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085409生物医学工程
085410人工智能
085411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
机械
085501机械工程
085503航空工程
085504航天工程
085507工业设计工程
085508农机装备工程
085509智能制造技术
085510机器人工程
材料与化工
085601材料工程
085602化学工程
资源与环境
085701环境工程
085703地质工程
能源动力
085801电气工程
085802动力工程
085807清洁能源技术
085808储能技术
土木水利
085900
生物与医药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086002制药工程
086003食品工程
086004发酵工程
交通运输
086100
农业
095131农艺与种业
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095133畜牧
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
09513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095137农业管理
095138农村发展
兽医
095200
风景园林
086200
临床医学
105101内科学
105102儿科学
105103老年医学
105104神经病学
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
105107急诊医学
105108重症医学
105109全科医学
105110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5111外科学
105112儿外科学
105113骨科学
105114运动医学
105115妇产科学
105116眼科学
105117耳鼻咽喉科学
105118麻醉学
105119临床病理
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
105121肿瘤学
105122放射肿瘤学
105123放射影像学
105124超声医学
105125核医学
105126医学遗传学
口腔医学
105200
公共卫生
105300
护理
105400
药学
105500
工商管理
125101工商管理
125102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125200
会计
125300
工程管理
125600
戏剧与影视
135400
美术与书法
135600
国家重点学科(截至2024年7月)
类别
名称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43]
数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园艺学、化学、电气工程、农业资源利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光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4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凝聚态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作物遗传育种、肿瘤学、教育史、植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应用心理学、生物物理学、化学工程、内科学(传染病)、中国古典文献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儿科学、理论物理、固体力学、环境工程、外科学(普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44]
外国哲学、政治经济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生物化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药物分析学、农业经济管理
浙江大学“十二五”期间省高校重点学科 [146]
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民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等离子体物理、光学、构造地质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系统分析与集成、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飞行器设计、环境科学、食品科学、软件工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预防兽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眼科学、麻醉学、口腔临床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设计学
浙江大学“十三五”期间省一流学科 [145]
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262]、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管理、设计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类别
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73]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考古学、化学、中国史、世界史、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设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年底,浙江大学有教职工7557人,专任教师4605人,其中:正高职称2175人、副高职称1163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浙江省特级专家8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9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12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98人,求是特聘学者592人,高层次人才及优秀青年人才1800余人。

师资队伍(截至2023年)
类别
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
唐孝威沈家骢陈子元路甬祥沈之荃韩祯祥张泽朱位秋杨卫贾承造杨文采麻生明段树民翟明国励建书朱诗尧杜江峰杨树锋陈云敏陈仙辉罗民兴杨经绥杨德仁吴朝晖叶志镇孙斌勇林海青阮勇斌徐世烺常凯包刚贺贤土欧阳颀张宏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
巴德年汪槱生路甬祥孙优贤岑可法董石麟潘云鹤郑树森宫先仪邬江兴刘志红李兰娟许庆瑞谭建荣丁健龚晓南杨华勇陈纯王金南朱利中夏长亮唐纳德·格里尔逊(外籍)、吴汉明任其龙郑津洋高翔喻景权
文科资深教授
王重鸣田正平张涌泉徐岱史晋川姚先国王贵国许钧桑兵倪梁康李实刘海峰黄旦张俊森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
郝志勇蒋建中、吴起、沈志成朱善宽黄俊梁廷波成龙、程翼宁、马建青黄华新陈坤陈昆松、史晋川、俞小莉王云路陈学新黄先海、刘建新、叶恭银、徐之海、徐志康汪以真吴晓波、吴飞、刘大春、郁建兴、蔡秀军、郑强、徐小洲、王建安、杨灿军
教育部教学名师
吴秀明,林正炎,陆国栋,杨启帆,何莲珍,应义斌,吴敏,何勇,刘旭,朱军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陈湘明、阚阅、肖俊、高翔、徐骁、陈刚、钱国栋、白雪莉、陈伟球、黄先海、岑可法、罗仕鉴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吕朝峰、杨景华、阚阅、王俊、应美丹、王本、杨启炜、许贤、林志猛、肖溪、茅锐、陈帅、胡新央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
尹建伟、程军、应颂敏、胡艳、黄飞鹤、张进、陈宝梁、侯廷军、陈瑜、游建强、朱阳
浙江省特级专家
陈积明、方攸同、李武华、谢丽娟、包刚、余慈君、罗明、吴东、岑可法、骆仲泱、刘树生、金建祥、金雪军、张国平、严建华、朱利中、王云路、林建忠、陈学新、杨肖娥、何莲珍、叶志镇、陈耀武、杨树峰、应义斌、陈汉林、何湘宁、陈云敏、陈鹰、庄越挺、韩高荣、钱文荣、李有泉、严密、杨德仁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樊建人、谭建荣、杨卫、冯明光、马利庄、徐世烺、林建华、褚健、肖丰收、林建忠、杨肖娥、鲍虎军、陈湘明、何振立、骆仲泱、苏宏业、邱建荣、李伯耿、郑强、朱利中、周雪平、杨德仁、陈红征、曹一家、陈劲、郑耀、刘维屏、李有泉、许祝安、杨卫军、曾苏、刘建新、郑波、喻景权、方盛国、蒋建中、高长有、徐建明、杨华勇、陈云敏、罗民兴、沈志成、华跃进、童利民、于晓方、宋金宝、杨小平、叶旭东、周俊虎、庄越挺、许宜铭、吴朝晖、章晓波、徐志康、钱国栋、周继勇、陈学新、郑绍建、何赛灵、陈伟球、王平、何建军、陈忠、华中生、申有青、彭金荣、邱利民、周昆、葛根年、方群、应义斌、沈华浩、方向明、林强、林福呈、梁廷波、黄志龙、王晓光、潘远江、汪以真、叶恭银、潘洪革、计剑、罗尧治、肖磊、冯波、黄飞鹤、罗英武、金勇丰、周天华、高翔、何晓飞、欧阳宏伟、吴志英、王鹏、张立新、盛况、陈仁朋、李晓明、王福俤、胡有洪、胡海岚、夏群科、高超、鲁林荣、黄俊、王立忠、居冰峰、仇旻、陈宝梁、张宏、曲绍兴、金仲和、林道辉、吴传德、王靖岱、马忠华、叶升、刘华锋、霍宝锋、胡峻、谢涛、唐睿康、李寒莹、詹良通、陈红胜、吴飞、沈颖、杨波、徐骁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杨坤、杨青、刘永峰、万灵书、段元锋、时尧成、鲍宗必、廖祖维、高云君、李正和、傅杰、赵烨、应颂敏、程磊、沈立、韩晓平、邵勇奇、毕磊、邬介然、何方、杨洋、陈发动、王海鸥、陈红征、汪方炜、郑宁、余超、王志波、赵甲亭
注:名单未列全,仅展示部分名单

学科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学校共建设47个国家级、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3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33个,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和研究团队125个,获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先后获选首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1门,9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质量工程(截至2023年)
类别
名称
国家级文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级工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工程图学、化学、力学、物理学、电工电子
国家级理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数学、化学、心理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国家级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生命科学与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学院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汉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先秦诸子思想、宋词经典、微积分、天气学、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中国蚕丝绸文化、系统解剖学(全英文)、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行政法、重大时政新闻智能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水溶液的介观结构与形成机理虚拟仿真实验、超重力离心模拟虚拟仿真实验、模式植物拟南芥CRISPR/Cas9基因编辑虚拟仿真实验、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的生态系统氮素运转虚拟仿真实验、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英语口译、大学英语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验设计与心理统计、力学导论、工程图学、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过程设备设计、高分子物理、工程热力学(甲)、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与检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大跨空间结构、精细农业、环境化学(甲)、茶文化与茶健康、传染病学、公共管理学(不完全统计)
国家级特色专业
新闻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临床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建筑学、环境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生物系统工程、植物保护、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博弈论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问答的智慧与艺术、唐诗经典、新媒体概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入门——C语言、数据结构、管理概论(不完全统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理论与设计、植物生理学、工程训练(金工)、高分子化学、化工设计、热工实验、工程热力学、3S技术与精细农业、植物保护学、遗传学、外科学、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大学英语、当代科技哲学、电子技术基础、妇产科学、高分子物理、工程图学、机械制图及CAD基础、行政法学、宪法学、环境生物学、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生命科学导论、植物学、生物生产机器人、数学建模、微观经济学、物理学与人类文明、信号分析与处理、药物分析、应用光学、传染病学、生理科学实验(不完全统计)
国家级基地/教育中心(截至2023年)
类别
名称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浙江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生物学、力学、工程训练、机械工程、农业生物学、电工电子、能源与动力、机电类专业、环境与资源、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化工类、土建类、医学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中粮包装有限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台达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亚德诺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网新恒天软件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级教学团队(截至2023年)
工程图学教学团队
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数学建模方法与实践教学团队
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团队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外科学教学团队
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生物系统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教学团队
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生理科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
-
-


教学成果
时间
成果名称
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力学3.0”导向的工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人格、素质、能力、知识”融合一体的本科教育浙大理念、模式与实践
多学科交叉驱动“医学+”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跨界融合、强化关联、激发活力的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的创造性探索与实践
数智驱动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全链路一体化教学支撑体系构建与实践
“四课融通、六措并举”农科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成效
“一本四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面向本科课程提质的“三联动三分类三协同”研究生助教制度改革与实践
基于“工程师学院”破零散、破壁垒、破同质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实践
打造“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全球嵌入式商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全员联动 全过程融通 全方位会聚—厚植家国情怀的机械工程卓越研究生培养
紧扣国家需求、引领交叉前沿——控制学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双循环”驱动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Dry-to-Wet Lab”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基于中国发展与治理的公共管理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浙大MPA教育20年
以优化学科生态为基础,构建卓越博士研究生学位质量保障体系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研究型大学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20年实践
旨在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科学与人类文明”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以“三提升双对接”为抓手,构建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保障体系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多方位全过程培养能源领域一流创新人才
团队铸重器,实践育英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机电工程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大土木”教育理念下土木工程卓越人才“贯通融合”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
立足前沿、接轨国际、强化实践——生物生产机器人课程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激发学习动力,全面创新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全方位育人”的研究生导师育人机制构建与实践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推进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多维模式研究:基于大学课程与教学专业团队探索
以生为本多元融合——依托紧密型团队的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文史哲通识课程建设的精品化与公开化
课内外融合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农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五创新五提升”探索与实践
基于公共精神塑造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公共管理强化班十年建设与拓展
“AGE”整体推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注:仅列举2014-2024年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截至2023年)
岩土工程长期服役性能与调控教师团队
机电液重大装备教师团队
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教师团队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学校获得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在2022年,教学改革创新成果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

合作交流 学校实施全球开放发展战略,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不断深化与全球顶尖大学的合作,推进开放、多元的本科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学校配备专职国际化岗位人员,并设立本科生海外交流资助专项经费,开设了“国际组织与国际发展”辅修专业 [79]。在国内,浙江大学与苏州高新区共建了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等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组建了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57];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多项合作。

截至2023年学校已与全球6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40余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实质性合作。

国内交流


国内交流
项目名称
合作单位
合作内容
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
丽水市人民政府
双方将共建浙江大学-丽水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主要开展生命健康与中医药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工作
浙江大学代表团赴云南省景东县调研考察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技、人才等优势,持续投入研发经费,助力景东县食用菌、乌骨鸡、普洱茶、核桃和肉牛等特色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成效,在战胜脱贫攻坚和接续服务乡村振兴上不懈努力,贡献了浙大力量
浙江大学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双方落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双方进一步深化在科技创新、产业推广、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合作,共同助推各项事业发展
拱墅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同支持建设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
拱墅区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同支持建设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
双方将以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建设为支点,聚焦科技赋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大力引育复合型创新人才,悉心引进孵化创新型科技企业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项目名称
合作单位
合作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一行出访泰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中国驻泰使馆及东方大学等机构
教席一行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举办的亚太地区创业教育未来行动研究咨询会。会谈期间,与会人员对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展开广泛讨论,并商定2023年10月联合举办创业教育国际会议
“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年会暨互联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海内外传播领域著名学者专家
该联盟以“数字平等”为核心要义,旨在推动各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机构与学者间对话合作,深刻剖析全球数字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不平等问题,推进全球数字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可持续发展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人文学院来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格拉斯哥大学人文学院
双方在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影视文化蓬勃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以AnselmHeinrich教授来访传院为契机,范志忠副院长希望切实推进与格拉斯大学的合作交流
浙江大学赵骏副院长、魏立舟老师赴德访问,推进国际交流
意大利费拉拉大学
双方就数字法治、国际环境保护等方向的合作前景进行深入探讨;就现有基础上如何推进双方在博士生联培、加强LLM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友好协商。
浙大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2013年5月15日,浙江大学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就建立联合学院事宜签署了“浙江大学—帝国理工联合学院合作谅解备忘录”,浙大成为中国首个在世界名校建立海外校区的高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自然科学创新单元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自然科学创新机构(截至2023年)
类型
机构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
绿色饲料与健康养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固体废物能源化清洁利用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工业生物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园艺产品冷链物流工艺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药物制剂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智能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先进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病毒性肝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保健和儿童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库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浙江国际纳米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先进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葡萄牙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园艺作物品质调控与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海洋土木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电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肝病和肝移植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出生缺陷诊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
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
脑与脑机融合前沿中心
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
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系统稳态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殖遗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多脏器衰竭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膜与水处理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表面与结构改性无机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图书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病历与智能专家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感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抗肿瘤创新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浙江长兴作物有害生物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浙江舟山群岛海洋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生长发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东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动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处理装备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光谱检测重点实验室
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
卫生健康委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卫生健康委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卫生健康委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计算机辅助中药分析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与毒理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免疫(肾病)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心血管)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胃肠病)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与代谢实验室(三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血液病)实验室(三级)
其他部委
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中央网信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浙江呼吸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实验室
良渚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东海实验室
浙江应用数学中心
浙江应用数学中心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饲料与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信息处理与通信网络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心脑血管检测技术与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电磁及复合暴露健康危害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体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生儿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心血管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疾病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空间结构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腔镜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光电磁传感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重要致盲眼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肾脏疾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网络多媒体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电池新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可再生能源电气装备与系统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抗肿瘤药物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饮用水安全与输配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三维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精神障碍诊疗和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园艺植物整合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型吸附分离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器件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临床体外诊断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岩土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化工高效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先进微纳电子器件智能系统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胰腺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观测-成像试验区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呼吸疾病诊治及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殖障碍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作物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量子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设计智能与数字创意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电机系统智能控制与变流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骨骼肌肉退变与再生修复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免疫与炎症疾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智能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运动系统疾病研究与精准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增龄与理化损伤性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心血管介入与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蚕蜂资源利用与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区块链与网络空间治理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激发态材料合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癌症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遗传缺陷与发育障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角膜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智能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严重创伤与烧伤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清洁能源与碳中和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先进递药系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协同感知与自主无人系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精准检验与监测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神经外科疾病精准诊治及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妇科重大疾病精准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型信息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微量有毒化学物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微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微波毫米波射频技术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无人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脉冲电场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宽禁带功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智能运维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汽车智能热管理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参加)、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电子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认知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网络媒体云处理与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
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电子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认知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网络媒体云处理与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
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长兴作物有害生物浙江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肝胆胰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腹腔脏器微创诊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肾脏与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运动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肝病和肝移植研究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园艺产品品质调控技术研创与应用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海洋土木工程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食品药品安全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出生缺陷诊治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消化道肿瘤研究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微创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先进材料微结构与性能调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心血管疾病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健康食品制造与品质控制国际合作基地、种质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饲料研发与安全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环境污染与生态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化工智能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肿瘤免疫诊断与治疗新技术创新基地、高分子健康材料与应用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电力电子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殖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工程生物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微纳设计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情绪和情感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医学与工程转化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软机器与柔性电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学影像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工业自动化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海洋装备试验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园艺产品冷链物流工艺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工程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药物制剂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制药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低碳烃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移动终端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结构设计与建造工程研究中心、医学人工智能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干细胞与细胞免疫治疗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磁性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微创技术与装备研发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土壤污染协同防治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数字创意智能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数理心理健康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设计工程及数字孪生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智慧交通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微波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先进无人机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口腔生物材料与器械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作物精准设计育种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眼部疾病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电液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氢能装备与安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膀胱肿瘤创新诊治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高可靠高安全软件工程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
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协同创新中心、作物品质与产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智慧东海协同创新中心、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


人文科学创新单元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9个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11个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试点实验室以及其他17个省部级基地。

科研机构(截至2024年7月)
类型
机构名称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
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南湖革命纪念馆——浙江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浙江大学)
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
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浙江大学)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
德国文化研究所、东北亚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亚洲文明研究院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浙江大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研究中心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
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体育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
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浙江大学)
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工作理论研究基地
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浙江大学)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数字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立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低碳城市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基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融合创新研究基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
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

科研成果

自然科学成果

2018年,浙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4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4项,分别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在论文著作方面,截至2019年,SCI收录浙大论文11500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及子刊发表论文49篇,授权发明专利2391项。2023年,浙江大学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自然》《科学》以第一单位且(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6篇。

人文科学成果

2020年以来,浙江大学文科重大项目立项总数达8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含专项及单列学科)7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重大项目12项。根据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公示,学校共47项成果获奖,含一等奖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5项、普及读物奖1项和青年成果奖6项。2021年,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2022年,3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23年获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5项,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65项、青年奖20项,获奖总数及各等级获奖数均取得好成绩。

学术资源

档案馆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馆实体馆藏总量已达684.6万册(不含之江、舟山、海宁及院系资料室),包括线装古籍18.7万余册。浙江大学图书馆还大力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引进的中外文数据库已覆盖学校所有学科范围,共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含子库)829个,中外文电子图书254.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805.4万册,中外文学位论文1607.8万册等。

基础馆馆藏主要面向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院系,重点收藏语言、文字、建筑等学科的文献资源,同时注重特色馆藏建设,设有日韩文献特藏室、民国文献阅览室及浙大文库;农医馆馆藏面向医药学科、农业生命环境学科,收藏相关专业文献;古籍馆是图书馆与人文学科各学院合作共建的专业分馆,以收藏传统古籍、新线装书、影印古籍及人文文献资源为特色;方闻馆是收藏艺术与考古文献的专业图书馆。

玉泉分馆主要服务对象为计算机、光电、信息、控制、电气、航空航天等9个院系,收藏相关专业文献,在资源上主要承载信息科技类文献的一、二线藏书,教育部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心设在玉泉分馆。

西溪分馆藏书文理兼收,将与主图书馆形成人文社科资源上的补充性配置,重点在二线、三线藏书的服务和存储管理上,通过预约和点对点快速物流服务,连接两个校区师生对人文社科学科文献资源的需求。

华家池分馆主要面向高年级医学院学生、继续教育学院师生、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学员提供服务,集中存储整个图书馆体系内利用率较低的三线书刊多余副本,通过预约系统、激活响应机制和快速物流提供服务。

档案馆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底,馆藏8个全宗,即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之江大学、国立英士大学、杭州工学院、浙江省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档案计234520卷,987731件,数档系统案卷级目录23.56万条、文件级目录618.9万条;馆藏总容量达到80T。

馆藏档案反映了学校百余年来创建、变迁、发展的真实历史,珍品泛举:周恩来、刘少奇、陈云、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照片、题词;3000转/分双水内冷发电机、马丁一侯状态方程的发展和应用、全集成新一代工业自动化系统、新一代控制系统高性能现场总线--EPA等134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状与材料;夏衍、都锦生、胡乔木、李政道、谷超豪、潘家铮等历届学生的学籍档案,1931年浙江大学土字第一号毕业证书,竺可桢文稿簿原稿,陈鸿逵1934年在美博士论文原稿,王淦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路甬祥与李政道、吴健雄等来往信件,苏步青、贝时璋、王淦昌、谈家桢就“四校合并”给江泽民的签名信;马寅初、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顾毓琇、赵朴初、刘海粟、常书鸿、启功、沙孟海、陆抑非、马一浮、马世晓等名家的书画作品; 浙大各个历史时期校徽、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册《见证辉煌》(编号1897);陈香梅女士1万余件中文史料及照片;蒋百里《国防论》手稿;李岚清书法作品和篆刻印章;路甬祥的照片、证书聘书及资料等1万余件;谈家桢、陈子元、鲍亦兴、李浩培、周有光、李辅燿、舒鸿、严文兴等名人手稿、实物、档案史料;沈德绪教授个人档案等;馆藏《竺可桢日记》手稿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学术期刊

截至2017年5月,浙大共出版18种学术期刊,包括浙大学报人文社科版、工学版、理学版、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医学版,工程设计学报,地基处理,浙大学报英文版A辑、B辑,FITEE,WJP,HBPD-INT,FQS,WJEM,VI,Laparoscopic、LERS,BDM,WJPS等7种中文期刊和11种英文期刊,另有多种加盟刊,包括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M-JCU、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等。下面列举代表性质期刊收录情况: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被SCI-E,EiCompendex,INSPEC,CA,SA,JST,AJ,ZM,CABI,ZR,CSA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1.214(2016JCR),位于JCR“工程综合”分库2区。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被SCI-E,MEDLINE,PMC,BA,BIOSISPreviews,JST,ZR,CA,SA,AJ,ZM,CABI,CSA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1.676(2016JCR)。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被SCI-E,EiCompendex,DBLP,IC,Scopus,JST,CSA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获2016-2018年“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C类),影响因子0.622(2016JCR)。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是中国肝胆胰疾病领域唯一、全球该领域SCI收录的重要专业学术期刊之一。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和教育部“名刊工程”,并获得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各类核心期刊,先后被美国等15个重要数据库的著名索引收录。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和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多次获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和优秀科技期刊奖,获清华知网“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已被CA、SA、MR、ZB1、ZR、CSA、AJ、IC、CABI(A+GH)、Scopus、国际期刊指南等多家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是美国《工程索引》(EI),《科学文摘》(SA)等和中国核心数据检索库来源期刊,入选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为北大图书馆和CSCD核心学术期刊,被CA、CABI、AGRIS等中国国内外16家重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期刊等多项荣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是IM/Medline、CA、EMBAS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来源期刊,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收录,获2016年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和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等荣誉。

《工程设计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Scopus、CSA(NS)、DOAJ、IC、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中国国内外多家核心数据库的收录刊源,多次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荣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被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工程文摘》、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机构收录。

《管理工程学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同时也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认定为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2012-2017年,该刊连续六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实用肿瘤杂志》为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浙江大学中国一级期刊。期刊为EMBASE、Scopus、AJ,VINITI、CA、Ulrich’sIPD、IC、CSACABI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同时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中国国内数据库收录。

合作交流

社会服务

2018年,浙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签横向技术合同3493项,合同经费18.75 亿元,横向到款科研经费15.31亿元。转化科技成果287项,知识产权收益1.19亿元。继续教育办学总收入超10.52亿元。

浙大7家附属医院完成门急诊1887.66 万人次,住院70.08万人次,住院手术29.95万人次,业务总收入218.25亿元。

浙大教育基金会规模达到27.78亿元。全年社会捐赠签约金额4.13亿元,到款4.55亿元,获中央捐赠配比1.14亿元。

浙大控股集团实现收入25.98亿元、净利润1.32亿元、上交税费1.20亿元。创新技术研究院投资的科技型公司,出资孵化成立项目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增入园企业86家,培育毕业企业10家,入选杭州市培育计划企业6家,大学生创业企业52家。出版社总收入2.30亿元。建筑设计研究院签订设计合同1247项,合同总金额7.83亿元。

国际合作

2018年,浙大接待海外访问团组1252人次,新签和续签校际合作协议及学生交换协议56项,全校师生海外学习交流总数达到13146人次,其中本科生赴海外学习交流4416人次,研究生公派出国(境)3312人次,博士研究生海外交流率达90.18%。

所获荣誉

荣誉奖项(部分)
时间
奖项名称
2009年12月
荣获“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十五周年突出贡献奖”
2010年12月
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5年10月
荣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2016年1月
荣获“教育系统新媒体综合力十强”
2016年10月
荣获“第二届浙江省工业大奖特别贡献奖”
2017年9月
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集体总分和金奖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一,同时荣获“先进集体奖”
2019年5月
荣获首届“泰晤士亚洲大奖”五大奖项之一的“年度国际战略奖”
2020年10月
浙江大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荣获2020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集体
2021年9月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浙江大学入选特色基地(教育)
2021年9月
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授予“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称号
2022年2月
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8月
入围中国大学官微十强
获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入选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高校名单
2023年3月
浙江大学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
反食品浪费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大学生竞赛2022年度全国总决赛成功举办,浙江大学代表队获得亚军
2023年4月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23年8月
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浙江大学排名第33


创办时间
1897年5月21日
所属地区
浙江省
学校类别
综合类院校
学校属性
公办大学
学校层次
一本/艺术类一本
提档线
300-400分
院校代码
10335
优势专业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光线/生态学/信息工程
学校特色
双一流/985/211/教育部/重点
学校官网
http://www.zju.edu.cn
学校地址
紫金港校区: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玉泉校区: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西溪校区: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  华家池校区: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路268号  之江校区: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51号  舟山校区:舟山市定海区浙大路1号  海宁校区:海宁市海州东路718号
推荐画室
我要出现在这里
首页
客服
机构入驻
在线咨询
浙江大学历年高考信息汇总
资讯
章程
计划
原则
成绩
合格线
录取线
考点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