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是重庆大学的二级学院,2000年学院创办,2001年,学院成立电影学硕士点,2003年,电影学硕士点正式开始招生,2011年,升为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被评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省级)。2012年,学院数字影视研究基地被认定为“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开设14个教学单位,开办8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本科生近1000名,硕士研究生130余名;教职员工9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54人、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9月,学院有教职员工近百名,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授、副教授23人。
专职教授
彭吉象、王志敏、杨尚鸿、田立为、王永福、宋红玲、孙国良、李元秀、黄晟、马欣、罗显勇、范蓓、龚艳、尹迪、张国云、余志为、王琦、张祯兰、黄鹏
硕士生导师
陈宏、陈力、段晓昀、范蓓、韩咏秋、郝鹏寿、黄鹏、黄翔、敬一丹、鞠萍、李刚、李好、刘静、刘毅涛、罗显勇、马建一、马欣、彭吉象、彭逸林、邵鹏、孙丽萍、田川流、田立为、田桑、王琳颖、王琦、鲜佳、杨聪雷、杨尚鸿、余志为、张国立、张国云、张晓陵、赵虎
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3月,学院设有5个系(表演系、导演系、播音主持系、影视美术设计与摄影系、文学系),开办8个本科专业(方向),3个研究生专业。
院系 | 专业 | 学制 |
---|---|---|
表演系 | 四年 | |
播音主持系 | 播音主持艺术 | 四年 |
文学系 | 四年 | |
四年 | ||
导演系 | 四年 | |
影视美术设计与摄影系 | 戏剧影视服装和化妆设计 | 四年 |
戏剧影视舞台美术设计 | 四年 | |
四年 |
信息来源于:2018年11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官网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 | 学制 |
---|---|---|---|
130300 | 戏剧与影视学 | 电影学 | 三年 |
广播电视艺术学 | 三年 | ||
戏剧戏曲学 | 三年 | ||
数字媒体与动画 | 三年 | ||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 | 三年 | ||
135104 | 电影(专硕) | 编剧创作 | 三年 |
电影制作 | 三年 | ||
表演创作 | 三年 | ||
艺术管理(制片) | 三年 | ||
135105 | 广播电视(专硕) | 电视节目编导 | 三年 |
电视纪录片 | 三年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三年 |
信息来源于:2019年3月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官网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9月,学院拥有重庆市特色专业(省级)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重庆市特色专业(省级):戏剧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
国家级精品课程:艺术学概论
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省级):戏剧与影视学
学科建设
学院学科特色鲜明,专业设置齐全。截至2022年7月,有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为重庆市特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为重庆市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电影领域和广播电视领域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科连续被评为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 “十四五” 重点学科,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重庆市特色专业: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
重庆市一流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播音与主持艺术
硕士点:戏剧与影视学、艺术硕士
教学设施
学院专业教学大楼和影视传媒艺术教学实验中心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拥有图书音像资料室、影视摄影棚、电视演播室、多功能小剧场、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录音实验室、高清影视后期编辑实验室、拉片室、排演室、琴房、形体练功房、影视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化妆实验室、服装制作实验室、等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9月,学院本科生在校期间可按规定申请丰富多样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赴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高校留学或访学。
学生成绩
毕业生陈鹏翱执导的电影《香珀》获得第4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竞赛中国电影单元金奖。同时获得2017第九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提名。执导电影《山河谣》获第十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枫叶奖、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女演员。
毕业生应亮执导的短片《九月二十八日‧晴》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奖。
毕业生邢健执导的影片《冬》获得第39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毕业生郭晓敏获得2013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毕业生池清波担任制片人的艺术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入围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提名欧洲电影联盟奖-威尼斯日最佳影片,同时入围第2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单元。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9月,该学院设有“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牵头,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共同建设。经过多年发展,该实验室在数字影视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于2013年1月被重庆市科委认定为市级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设有数字影视实验美学、数字影视特效与数字表演、数字娱乐与交互技术三个方向。探讨虚拟美学、仿真互动技术、数字特效、数字表演、数字娱乐等相关问题,厘清电影电视与游戏、电影电视与数字技术在生产制作、叙事流程、美学体验、消费与发布等方面上的相互影响,打通艺术与技术之间的通道,从而建构新的艺术理论与科学方法。
科研成果
姓名 | 论文 | 署名 | 期刊 | 期次 | 是否CSSCI |
---|---|---|---|---|---|
杨 尚 鸿 |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再定位思考 | 杨尚鸿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年05期 | 否 |
戏曲电视的艺术归途: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 | 杨尚鸿 | 文艺争鸣 | 2011年14期 | 是 | |
民间仪式戏剧的传播学解读——以云南大理石龙村白族乡戏为例 | 杨尚鸿、孙良斌、党超亿 | 人文杂志 | 2011年04期 | 是 | |
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在影视批评中的应用——以解析影片《小武》中主人公形象为例 | 杨尚鸿、党超亿 | 大众文艺 | 2011年06期 | 否 | |
电视遮幅的制作方法探讨 | 杨尚鸿、孙良斌 | 现代电视技术 | 2010年01、03期 | ||
我国公共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初探——以2009国际天文年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为例 | 杨尚鸿 | 人文杂志 | 2010年01期 | 是 | |
黄 琳 | 国际友人与陕北革命根据地新闻纪录片 | 黄琳、张珂 | 电影评介 | 2006年11期 | 否 |
再论陈凯歌的电影创作 | 黄琳 | 社科研究 | 2005年11期 | 否 | |
对女性电影的批评 | 黄琳 | 社科研究 | 2006年03期 | 否 | |
论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 黄琳 | 科学研究 | 2006年04期1 | 否 | |
再读《电影美学》 | 黄琳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2006年04期 | 是 | |
论陈凯歌的电影创作 | 黄琳 | 社科研究 | 2005年11期 | 否 | |
论艺术媒介决定论的思想 | 黄琳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5年03期 | 否 | |
主题的多元诠释——论电影的一种复调叙事结构 | 黄琳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5年03期 | 否 | |
三论陈凯歌的电影创作 | 黄琳 | 社科研究 | 2006年01期 | 否 | |
论“纯电影”理论 | 黄琳 | 云南社会科学 | 2006年06期 | 是 | |
论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 | 黄琳 | 文艺理论 | 2005年08期 | 否 | |
再读电影美学 | 黄琳 | 影视艺术 | 2006年06期 | 否 | |
论特殊文化系统的叙事特征 | 黄琳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4年12期 | 否 | |
国际友人与陕北革命根据地新闻纪录片 | 黄琳、张珂 | 电影评介 | 2006年11期 | 否 | |
再论陈凯歌的电影创作 | 黄琳 | 社科研究 | 2005年11期 | 否 | |
论艺术语言 | 黄琳、梁超 | 电影文学 | 2009年01期 | 否 | |
论蒙太奇的嬗变 | 黄琳、岳莹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年01期 | 是 | |
评爱因汉姆的电影艺术观 | 黄琳 | 云南社会科学 | 2007年02期 | 是 | |
西方电影理论三个标志性时期 | 黄琳、岳莹 | 宁夏社会科学 | 2008年04期 | 是 | |
解析《新拉奥孔》 | 黄琳、陈昕瑜 | 电影评介 | 2007年10期 | 否 | |
论真实影像系统 | 黄琳、贾文萱 | 电影文学 | 2008年02期 | 否 |
学术期刊
《重大美视电影研究》是重庆大学主办、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一份关于电影、艺术、文学研究的校内刊物。